- 胡舒立想干什么? [2015/04]
- 明镜抛出令完成 海航起诉郭文贵说明了什么? [2017/08]
- 从蓬佩奥在尼克松图书馆的讲话说起 [2020/07]
- 中兴的问题不是芯片 是中国外交的一次误判! [2018/04]
- 轮到美国出牌了 [2020/07]
- 为什么电影“长津湖”让某些人难受? [2021/10]
- 马航空难:乌反政府军最终是替罪羊 [2014/07]
- 围而不打 中国统一台湾的模式? [2022/08]
- 关于郭文贵的“爆料” [2017/07]
- 周一选举团人投票对特朗普和拜登意味着什么? [2020/12]
- 马航事件5解 [2014/03]
- “一国两制”解决不了问题 那么就一国一制 [2019/08]
- 加州承认中国年就意味着公共假期吗? [2015/02]
- 让法律确认大选结果 华人不应参与分裂美国社会的活动 [2020/11]
- “Mug Shot” 足以让刘强东背负一生的污点 [2018/09]
- 也谈柴静的《穹顶之下》 [2015/03]
- 闲话春晚 [2016/02]
- 吃“皇粮” 就要说“官话” [2015/04]
- 对于刘晓波的记忆 [2017/07]
- 谣言何时了? [2020/11]
- 特朗普距Covid-19有多近? [2020/05]
- 64和戒严令 [2014/06]
- 游戏结束:联邦最高法院驳回德州检察长的诉讼 [2020/12]
- 特朗普染病 对总统大选影响几何? [2020/10]
美国华人的有点尴尬,因为在目前席卷全美、波及世界的因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所引发的抗议浪潮中的处境因诸多因素制约,立场难以选择。
当然,美国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支持、反对以及默不作声,都是符合宪政的选项。问题在于,在一个处于政治激荡的时代,一个族群若是默不作声,可以被视作放弃了维护自己权益的机会。
在美国的亚裔族群中,来自南亚地区的一些团体及民众,旗帜鲜明的参加了抗议示威活动。在华裔群体中,也并非是所有的社团都默不作声,洛杉矶的华美博物馆,就发出了声援美国非裔的声明。声明中写道:
“作为美籍华人,我们深切明了基于肤色、语言或外观而成为被攻击对象的痛苦。诸如此类的事件充斥在我们的历史当中,例如1871年的洛杉矶华埠大屠杀,1882年的《排华法案》,1982年6月28日对陈果仁(Vincent Chin)谋杀案的判决,以及不断将外国出生的美籍华人当作是间谍和罪犯。我们与美国非裔同受因种族主义而成为攻击目标的历史。”
华美博物馆的声明,应该是有说服力的。
不过,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中,一些华人朋友指出,弗洛伊德的死亡确实是警察执法暴力所致,而长期以来黑人成为美国警察暴力执法目标的比例也高于其他族裔;但是在另一方面,黑人族群的犯罪率高也是有目共睹的,弗洛伊德生前也有一些犯罪记录;再有,我们的华人同胞,经常是黑人暴力犯罪的受害者。
这些因素,应该是一些华人朋友身处抗议浪潮中难以做出选择的原因。
很多华人朋友大概不会忘记疫情之初以及特朗普总统的“Chinese Virus”給华裔社区带来的歧视及威胁,那么在全美反对种族歧视、反对警察暴力、要求社会正义的抗议中缺少华人的身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有些华人“川粉”认为,此次抗议浪潮似乎为民主党操纵,目的在11月份大选拿下特朗普。没错,肯定有这方面的因素,拜登将参加弗洛伊德的悼念活动或可成为例证,但这不能成为华人不发声的理由,只能说特朗普时运不济,一个疫情还不够,还要有弗洛伊德致死阻挡其连任之路;特朗普也要为其不时流露出的种族主义言行买单。
小布什、奥巴马、克林顿、卡特这4位美国前总统都对弗洛伊德之死发声,这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如果不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美国的未来相当危险,而现实的情况是美国的失败,同时也指出了美国存在制度性的种族歧视。我们要重视这些美国前总统的警告。
华裔遭到种族歧视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在美国社会处于一个变革的时刻,华人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特别是不能被总统大选所绑架,不能被美国两党政治所绑架,即便你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也应该让特朗普知道华裔是反对种族歧视的。
在洛杉矶华裔豪宅集中的核桃市、钻石吧和阿凯迪亚等城市,都发生了抗议示威活动,参加者有本地其他族裔的居民、也有外来的示威者,有些华人朋友担心遭到抢劫,其实更应该担心的是未来的权益,仅是买枪保家保命是不够的,应该在政治上有所警醒。
全美的抗议浪潮什么时间能结束还不确定,但是如果华裔在这次抗争缺席,会被其他族裔“另眼看待”是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