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购买了股票后,不仅每年都能获得分红,而且股票还一直在,似乎股票是永不枯竭的源泉,那么分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得说说资本收益是什么了。
首先,企业用资本购买生产需要的设备、租赁厂房,同时为雇佣劳动力、购买原材料垫支,在产品销售后再收回垫支的资金。后者不是资本是因为这些支出只有生产才会有支出,是不需要积累的(如果协调得当,甚至不需要垫支都行),只能算作产品本身的固有成本。即不可随生产控制的成本才算资本。
其次,厂房设备需要维护,根据生产需要设备必须更新换代,这导致最初投下的资本不断损耗,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不断追加资本投入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即资本随时间不断损耗,不是永不枯竭的。
再次,从利益归属看,产品价格必然可分为员工工资、原材料成本、税费、资本利润、补充资本投入几个部分,其中资本利润和补充资本投入均归资本所有者,统称为资本收益。
最后,如果资本所有者选择拿走全部资本收益,生产将无法继续,只能引入新的资本家提供资本,如此经过几年时间,最早的资本所有者在企业资本存量中占的比重越来越低,直到为0。
所以,我们买了股票后能一直持有股票是由于企业一直在将属于股东的部分资本收益作为补充资本投入到企业中,使得持有的股票一直存在,而资本利润则是资本除去损耗后净赚的钱。工人的工资不是也有部分用于购买维持劳动能力的必需品(即补充劳动资本投入)吗?同样是补充资本投入,企业的补充资本投入却一直是免税的,这有违社会公平,不过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穷人事实上得到了富人的补贴,而企业却没有负税补贴,也算是对社会公平的一点矫正吧。
SHAPE
\* MERGEFORMAT













基于资本收益的构成,在一些必须由政府或本国资本控制的企业,既可以通过谈判一次性收购,也可以由法令规定只能由政府或指定企业进行补充资本投入,待原企业所有者的资本损耗完毕后企业自动变更所有权,这样也不担心卖方漫天要价了(即要求资本方每年拿走归属于它的全部资本收益,等它的资本全部耗光了就直接滚蛋)。这一方法可以用于解决收费公路、外资水务公司等领域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允许企业向消费者漫天要价,如要求水务公司支付水成本等以制约其水价(惹火了直接向居民提供矿泉水,新建供水公司,让它分文不得还必须出钱拆除废弃的供水设施)。
附一个现象有助于理解。
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时候会把耕地委托给他人,在自己不打工时再收回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打工者离开时机具有一定的突然性,所以在走时耕地是得到正常保养的,但回来却往往要提前很久告诉对方。于是对方在最后一季种植时,不少人会大幅降低肥料的用量,这对当季的粮食收成会有些影响,但考虑到肥料的节省反而赚了,可是下一年(甚至几年)的种植者需要更多的肥料才能确保收成。前者正是通过降低本年度的补充资本投入(耕地的资本存量降低了),赚了更多钱,这影响了生产的可持续性(这种事情在企业转让的过程中同样存在)。
插图放不上来,只能自己去看电子书了^_^。
全书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7961590.html或http://pan.baidu.com/s/1sjjPfFf
国外分享地址:http://www.slideshare.net/clouda2013/ss-31813872(要登录账号才能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