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问题
医患矛盾不是因医生的医德所致,他是社会体制造成的。鉴于当前社会的医患矛盾特别突出,故对此做特别说明。
1.医生的职业特性
整个社会的薪资体系是以“奖勤罚懒”为基础的效率制度,这一制度意味着,以社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速度为基准线,高于此线的行业产品价格会降低,但降低幅度会低于其效率提升幅度(幅度的差值是对从业人员的奖励);同理,低于此线的行业产品价格将上升,但上升幅度会低于其与平均速度的差距。产品价格的调整幅度差异导致各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薪资差异,并以此激励低效率行业。
但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工作效率难以依托科技发展提升(效率刚性),以任何一个起始时刻计算,无论开始时医生的待遇多么让人羡慕,随着时间推移,医生的收入与高收入者的差距会逐步拉大(在政府的预算以货币而不是人均收入水平衡量的情况下,政府一定会限制医疗领域的预算扩张)。
另一方面,医生需要对病人的生命负责,责任重大,“权责相宜”(或者风险收益合理)要求其收入水平应该长期、稳定的处于社会优势阶层,而这与整个社会的薪资体系相违背。
因此,就职业特性而言,医患矛盾是全社会实行效率工资制度与“权责相宜”原则相背离的体现。
2.医院的独立性
医院的各项服务价格由政府核定,他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单元;医院必须自负盈亏,他又是一个市场单位。这种半独立状态严重扭曲了市场。
以×××医院(三级甲等)为例,主任医生每个半天的诊断数量30-50人,挂号费6-7元,即使每周五天工作,算下来每个月为医院带来的挂号费收入不超过1.5万元。在支出方面,每个主任医生配有一个助手,几个科室共有一个负责排序的前台,这1.5万用来给他们发完工资就所剩无几了,但医院的办公场所、水电费、管理费呢?把这些费用一扣,医生的收入水平就低了许多,更大的问题在于,医生每周工作时间没有五天。所以,仅凭挂号费收入支付的医生薪资水平与其责任严重不相符。
要注意的是,半天诊治50个人的水平,已经和流水线作业无太大区别。全国医院的总体水平应该低于30个人。
3.医院的盈利要求
公立医院本应是非盈利的,但现实并非如此,纵是神医华佗,也未必能保证永远不会误诊,面对医疗事故中的巨额赔偿,如果医院是非盈利的,拿什么来赔?汽车还有个第三者责任险,医院有吗?一切都得自己扛!
正是在这三个层面的原因,决定了医院必须赚钱,任何试图杜绝其灰色收入的行为都不可能成功,医院只有一个选择——要么昧着良心赚钱,要么关门大吉。
西医发展方向问题
在前述各问题的综合作用下,西医的发展方向明显走向了工业化道路。诊断程序化,对医生的经验要求逐步降低。相应的越来越依赖各种检查手段,也可以这么认为,原来应该由一个医生完成的诊断任务,进行了流程分解,由多种检查科室分别完成。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三个:①社会体制对效率的要求;②程序化、标准化可以尽可能避免误诊,医生赔不起;③挂号费是政府定死了的,分解成多个流程后,各种检查费用可以为医院赚钱。
但是这一发展方向对全社会而言是祸非福。其一,它大幅增加了病人的医疗支出,即使医生能够确认的病症,依然进行各种检查,造成了总体国民财富的浪费,或者说医院的效率化造成了全社会的非效率;其二,医院以利己为目的的大量检查,损害病人的健康,比如,医生动辄让病人做拍片检查,而放射性检查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三,病人的医疗支出被大量医疗设备占去了,而这些原本可以用于提高医生的收入水平;其四,中国的科技水平大大落后于欧美,对医疗设备的巨大需求,肥了欧美制造商。
全书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7961590.html或http://pan.baidu.com/s/1sjjPfFf
国外分享地址:http://www.slideshare.net/clouda2013/ss-31813872(要登录账号才能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