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测十九大的政治局常委名单(最新2017年7月) [2015/02]
- 传说华山景点杀游客 以赚取捞尸费 [2021/07]
- 孙政才落马,可能是抓出温家宝的先期准备 [2017/07]
- 习近平阉割周强,胡春华入常可能变为零 [2017/09]
- 习近平反腐就是要打破垂帘听政 [2015/01]
- 令完成绝密曝光将毁中共现体制并引发大灾难 [2015/08]
- 推特流传中共政变 可能性有多大? [2018/07]
- 20大常委新方案 江曾习团派一个不能少 [2022/05]
- 习近平“禅让”李克强 似乎不是空穴来风 [2022/05]
- 李克强凸显成熟理智 [2018/07]
- 王岐山做江派新掌门,成为中共权力巨兽 [2018/03]
- 江泽民露面为挺习近平 说明习处境不妙 [2017/12]
- 习近平将被迫做第二个胡锦涛 [2015/06]
- 习近平口误 因为没有令计划这样的贴心大秘 [2016/09]
- 习大为何不动用国家力量,出手相救被捕中国教授? [2015/05]
- 面对波澜壮阔的民主大潮,王岐山胆怯了? [2017/10]
- 蔡英文当选将为习近平开创宏伟大业搭建舞台 [2016/01]
- 驾车美南两千里 从Arizona到Georgia [2016/02]
- 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 赞dwqdaniel网友 [2014/12]
- 七律 新韵 ---- 和老叶子任飘零 《步韵和法道济【七律】竹怨》 [2015/03]
- 瘦笔无言,衔一缕青丝入眠 [2015/05]
- 少年夫妻老来伴 [2015/04]
在十八大召开之前的2012年上半年,名义上执政的团派势力,与垂帘听政的太上皇江泽民之间,爆发了严重的冲突。以令计划为首的团派少壮势力,不满江泽民长期以来大权独揽,玩弄第四代领导人于股掌之上的跋扈作为,采取特殊手段,秘密行动,收集制作江泽民等垂帘听政主要人物的生活工作内幕,以及个人隐私的视屏影像资料,妄图在适当时候公布于众,一举扳倒江的垂帘势力。事情败露后,正在等待机会的江泽民闪电出手,采取清君侧的方法,于七月份首先调离胡的大秘,中办主任令计划,同时调开胡的办公室主任陈世炬、军事秘书吴志铭少将,使胡锦涛变成光杆司令,坐困愁城,身陷不测。此举势同政变,江泽民实际已接管政权,胡锦涛大势已去,裸退自保,退出政治舞台,除此别无他途。
这时离十八大召开仅有三个多月时间,新总书记人选习近平即将扶正,而处于中枢地位的中办日理万机,不可一日无人,经习近平提名,江泽民批准,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走马上任中共新的大内总管---中办主任。
栗战书之所以得到习近平的青睐,皆因两人三十年前同在河北省工作的渊源。习近平1982-1985年曾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栗战书当时是无极县委书记。正定和无极是石家庄地区相邻的两个县。习近平启用栗战书任中办主任,毫无疑问是将其视为自己的亲信知己,加以重用。在十八大上,栗战书不仅坐稳中办主任,而且成为政治局委员,此举打破了前几任中办主任从未直接进入政治局的惯例。
随后时间里,栗战书协助习近平处理党政事务工作中,日渐吃重,主要标志一是曾作为习近平特使,于今年3月19日赴俄罗斯会见普京,先期安排习近平访俄事宜,开中办主任出国会见外国元首的先例。二是主持召开“中央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第一次会议,而这一会议本应由主管党建的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作为召集人。此举显示了栗战书的身后习近平的强大支持。
作为习近平的首席助手,栗战书已然成为中共最高层管理日常事务的少数参与人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今年八月份北戴河会议上,习近平、江泽民与退休常委研究中共十九大常委人选草案的讨论中,习近平提出栗战书“入常”,在下届接替王岐山的中纪委书记的建议,受到了部分退休元老的议论。他们认为栗战书长年在基层工作,中央工作经验欠缺,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元老看好现任中组部部长赵乐际接任中纪委。(详情请参考《预测十九大的政治局常委名单》)。
这段插曲看似栗战书本人仕途上的挫折,实际上反映了习近平执政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受制于人,地位不稳,权利与地位的不确定性。说白了 ,就是还没有掌控党政军根本权力。
这时离十八大召开仅有三个多月时间,新总书记人选习近平即将扶正,而处于中枢地位的中办日理万机,不可一日无人,经习近平提名,江泽民批准,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走马上任中共新的大内总管---中办主任。
栗战书之所以得到习近平的青睐,皆因两人三十年前同在河北省工作的渊源。习近平1982-1985年曾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栗战书当时是无极县委书记。正定和无极是石家庄地区相邻的两个县。习近平启用栗战书任中办主任,毫无疑问是将其视为自己的亲信知己,加以重用。在十八大上,栗战书不仅坐稳中办主任,而且成为政治局委员,此举打破了前几任中办主任从未直接进入政治局的惯例。
随后时间里,栗战书协助习近平处理党政事务工作中,日渐吃重,主要标志一是曾作为习近平特使,于今年3月19日赴俄罗斯会见普京,先期安排习近平访俄事宜,开中办主任出国会见外国元首的先例。二是主持召开“中央党内法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第一次会议,而这一会议本应由主管党建的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作为召集人。此举显示了栗战书的身后习近平的强大支持。
作为习近平的首席助手,栗战书已然成为中共最高层管理日常事务的少数参与人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今年八月份北戴河会议上,习近平、江泽民与退休常委研究中共十九大常委人选草案的讨论中,习近平提出栗战书“入常”,在下届接替王岐山的中纪委书记的建议,受到了部分退休元老的议论。他们认为栗战书长年在基层工作,中央工作经验欠缺,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元老看好现任中组部部长赵乐际接任中纪委。(详情请参考《预测十九大的政治局常委名单》)。
这段插曲看似栗战书本人仕途上的挫折,实际上反映了习近平执政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受制于人,地位不稳,权利与地位的不确定性。说白了 ,就是还没有掌控党政军根本权力。
(版权所有,转发翻印必究)
1). 严格说来中国自从2002年胡温上台以后,中国政治就进入了新老交替的时代。众所周知,江泽民当时名义上退休,但实际上反而变本加厉,十几年来不断强化自己的军事及政治权力,派亲信占据所有关键性军政职位。习近平上台之前,江泽民的权力已经达到新高峰;所有潜在的反对势力都已被消弭,天下已成了清一色的江家天下。在这种背景下,十八大上形成的中共政治军事班底,和胡温时代一样,必然成为江泽民再一次垂帘听政的工具。
习近平接手之后,党政军领导班子的所有成员,均为江泽民的亲信党羽,习近平除了王岐山掌握反腐权,栗战书掌握中枢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亲信助手。所有军权、人权、财权、党权、政法权以及外交权等根本性权力,均掌握在江泽民的亲信手里。习总天下江家兵,形象说明了习总的尴尬境地。
习大就任以来,力行反腐,铁腕治贪,得罪了一大批实权人物及利益集团,他们不敢当面反对习近平,但在习的亲信部下的提升问题上,必将倾全力予以反对与阻挠。而这将给栗战书的政治前途,带来根本性的障碍与困难。
(版权所有,转发翻印必究)
2). 自江泽民掌握中共大权以来,对自己的嫡系人马,关照提拔不遗余力;而对于其他领导人的亲信助手,为防其结党营私,对自己不利,则百般刁难,使用各种手段,予以贬斥、边缘化。比如,朱镕基的得力助手戴相龙,担任央行行长九年,协助朱管理金融,汗马功劳,但卸任之后,贬到天津做市长,远离中央事务,永远失去提升副国级的希望。朱镕基另一得力助手朱小华,被江以受贿罪名判刑。
而对于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的下属,贬斥打压则更为明显。令计划的被抓,在很大程度上是延续了江削弱团派势力的传统思路。除了令以外,在胡锦涛任期还有半年的情况下,其贴身秘书,胡办主任陈世炬被贬全国政协专职委员;其军事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兼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主任吴志铭少将被贬总装备部人才管理学院政委,二人均已到新单位履行新职。直到习近平上台后,看不过去,和江说了句公道话,这才加以重新安排,陈世炬调回中办,任中办副主任,吴志铭少将升中将,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而江泽民对团派其他干将,除李克强收为己用以外,均采取了边缘化的处理,使其孤悬客位,可有可无,晋升无望。
如团派大将汪洋,2007年就已经是政治局委员,十八大后虽任副总理,并未获得实质提升,且副总理排名排在刘延东之后,主管扶贫、民政、水利、环保等边缘化部门;问题突出,矛盾复杂尖锐的三峡工程烂摊子,别人嫌头疼不愿管的差事,都派给了汪洋,一叶知秋,内行人都看出来,汪洋失宠的迹象十分明显。
除非意外等偶然因素,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江泽民都将是掌握中共最高权力的太上皇。而栗战书与上海帮素无渊源,很难取得江的最终赏识。
(版权所有,转发翻印必究)
3). 令计划在中办主任期间,不声不响,但对江泽民心怀不满,暗中策划,利用中办主任接近领导人的这一特殊优势,招降纳叛,收买反间,试图对江泽民及其党羽不利。特别是令计划得知儿子惨死,仍然面带笑容,如常工作,并策划自己的弟弟令完成,携带大量敏感资料,潜逃美国,埋下开辟第二战场的伏笔,可以看出令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誓与江泽民势力死磕的拼命心态。这种情况一定给江泽民很强的心理震撼,我们可以从中纪委随后对山西全省挖地三尺,彻底根除令计划势力的大动作来看出这一点。作为习大旧友,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栗战书在这种非常时期接手令计划,担任中办主任,其工作难度之大、敏感程度之高是可想而知的,受到的猜疑与防范也是可以想象的。
随着令计划事件的进一步查处,更多内幕被发现,似乎江泽民对中办失控的担心,日益严重,最终从上海调来一忠诚可靠的心腹丁薛祥到中办任副主任,分栗战书的权,并为最终替代其中办主任的职务创造条件。
目前,丁薛祥兼任习近平总书记办公室主任,成为习的首席大秘。对江泽民来讲,这种安排既平衡栗战书的中办权力,使江与习大的沟通更为便利,同时也是监视习大与栗战书的最好眼线,将风险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段时间来,媒体传言,栗战书将卸任中办主任,接替郭金龙的北京市委书记的职务,丁薛祥将接替栗战书任中办主任。这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官方释放出来的信息。据分析,这番调动,应该在十九大换届同步进行,不大可能提前,以防动作过大,给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
实际上对于栗战书来说,中办主任已是高危行业,不如到省市去当个一把手来得轻松自在,免得被人当眼中钉,战战兢兢过日子。
(版权所有,转发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