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测十九大的政治局常委名单(最新2017年7月) [2015/02]
- 传说华山景点杀游客 以赚取捞尸费 [2021/07]
- 孙政才落马,可能是抓出温家宝的先期准备 [2017/07]
- 习近平阉割周强,胡春华入常可能变为零 [2017/09]
- 习近平反腐就是要打破垂帘听政 [2015/01]
- 令完成绝密曝光将毁中共现体制并引发大灾难 [2015/08]
- 推特流传中共政变 可能性有多大? [2018/07]
- 20大常委新方案 江曾习团派一个不能少 [2022/05]
- 习近平“禅让”李克强 似乎不是空穴来风 [2022/05]
- 李克强凸显成熟理智 [2018/07]
- 王岐山做江派新掌门,成为中共权力巨兽 [2018/03]
- 江泽民露面为挺习近平 说明习处境不妙 [2017/12]
- 习近平将被迫做第二个胡锦涛 [2015/06]
- 习近平口误 因为没有令计划这样的贴心大秘 [2016/09]
- 习大为何不动用国家力量,出手相救被捕中国教授? [2015/05]
- 面对波澜壮阔的民主大潮,王岐山胆怯了? [2017/10]
- 蔡英文当选将为习近平开创宏伟大业搭建舞台 [2016/01]
- 驾车美南两千里 从Arizona到Georgia [2016/02]
- 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 赞dwqdaniel网友 [2014/12]
- 七律 新韵 ---- 和老叶子任飘零 《步韵和法道济【七律】竹怨》 [2015/03]
- 瘦笔无言,衔一缕青丝入眠 [2015/05]
- 少年夫妻老来伴 [2015/04]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今天已然召开。在此之前,大陆媒体展开了密集炒作,声称六中全会将重新制定严厉的党内规矩;出台一批重要人事任免;习近平将在此会上一举确立核心地位,真正做到黄袍加身,坐稳天下,等等。从目前的局势分析,上述事项无非是媒体人的自我高潮,六中全会是又一次文宣自嗨大汇,又一次忽悠而已,既不能解决任何实际政经难题,也不会暴露未来十九大人事总体布局,十九大关键人选仍然要保持黑箱状态,直到换届完成之后。
最近几年,中共面临的发展问题日益尖锐复杂,矛盾日益突出,而中共似乎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措施乏力,消极应对,听之任之,以忽悠哄骗手法应付舆论,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雾霾污染、教育医疗、辅助社会弱势群体等方面的问题,不仅没有好转,而且愈演愈烈,不断挑战人们的神经与价值底线。而利用每次中央级会议,中共宣传部门把人们对解决问题的企盼,转化为猜谜猎奇,画饼充饥的游戏;把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质疑监督,变为制造悬念,忽悠吹牛的魔术戏法高潮,创造话题,制造舆论,歌功颂德,转移视线,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固定戏码,新时代中国梦的重要特色,中国模式不可或缺的润滑剂。这一次六中全会,正是在这种媒体炒作迭起,自嗨不断的背景下召开。
反腐方面,所谓习近平的“两把刀”,即《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无非是一直奉行的反腐既定政策,即刀尖向下,重点在省以下党政机关反腐的延伸与细化,反腐矛头直指基层。自抓出周徐令郭之后,政治局以上反腐早已停止,刑不上大夫,罚不过三品,法不治公侯,面临的依然是选择性反腐,权贵逍遥于法律之外的共党传统格局。而御用媒体还煞有介事地宣称,这“两把刀”是习近平约束政敌,争夺权力的利器,登上核心宝座的法宝。这种说法只能是离题太远,搞不清状况。最高领导人制约政敌,靠的是党政军核心权力,靠的是能令对方肉体消失的生杀大权,而不是几篇党内规定,党章手册。没掌握根本权力,再好的规定、法条也是摆设,纸上谈兵;有了权力,不愁没有法律依据寻找罪状。所以,习近平制定“两把刀”,不过是表面文章,嘴上功夫而已,中共“不许这,不许那”的各种文件规定多如牛毛,实在没有太多实质意义。
分析中共目前的最大中心工作,就是明年的十九大。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十九大将决定未来中共高层领导班子的具体人选。中共的领导人的核心权力,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在高层领导职位中,其亲信人数的多寡;领导人的权力大小,与这个人数成正比;占据的人数越多,份量越重,领导人自身的权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以此来衡量领导人的权力大小,往往是十分精确,丝毫不差的事。
基于这一点,我们来分析,当前习近平在现有政治格局中,亲信不多,份量也不重。除了王岐山、栗战书以外,很难在政治局中再找出第三个习近平的铁杆亲信,相反常委中的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以及所有军委委员,中央警卫局的实际掌门由喜贵,以及中央政法委书记、公安部长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等关键人物,都是有迹可循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的铁杆亲信。以此线索,我们可以断定习近平还没有最终掌握党政军根本核心权力,大局仍然在江泽民手里,这应该是顺理成章,铁证如山的事。有人认为习近平大权天授,可以不按常规,不按牌理出牌,不需安插亲信,也照样掌牢大权。这种说法只能是一种异想天开的神话,脱离了政治现实,没有人能够逃脱客观规律的制约,即使习近平也不例外。
有人问,如果只说十九大,习近平是否已掌握了未来的人事主导权哪?我们只能说,直到目前,还没看出来,没有发现这一趋势的任何证据;习近平的人马,即之江新军,只在各省地方趋于活跃,但没有全面接管政治局的丝毫迹象。相反,太上皇的人马却相继站在起跑位置上,明显胜之江新军许多。如李鸿忠、陈全国(是江泽民大秘贾廷安的河南发小,曾任平顶山市委组织部长)、丁薛祥、屠光绍、杨雄、王勇、郭声琨、王东明、王安顺、苗圩、杨传堂、李小鹏、彭清华,以及韩正、赵乐际、张春贤、孙政才等入常热门人选。
而习近平的之江新军,李希、李强、夏宝龙、陈敏尔、陈希、黄坤明及刘鹤等人虽然都已晋升正部级,但不论资历还是分量上都与江系人马有很大差距,所在省份都不属于直辖市及重要省区,或者虽身处枢要,但身任副职,听命于人,缺乏晋升政治局委员的跳板与天然条件。王岐山留任的机会几乎是零。因为王岐山留任,将引发连锁事件,影响许多人的升迁与调动,可能造成接班拥堵,等等,总之此举将打破平衡,破坏换届的大局,影响巨大,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微乎其微。而习近平身边具备晋升常委条件的亲信只有栗战书一人而已,但也并无十分把握。特别是李鸿忠借黄兴国落马,就势接任天津,占据了这个最佳“入局”机遇与位置,此事件充分说明江系人马仍然具有优先权;年逾九十的江泽民,仍然掌握高层人事主导权,依然掌握着最高权力。
江泽民在人事方面,向来采取保密低调,闷声发大财的行事方法,黑箱操作,不容外界置啄。而十九大政治局以上人选的底牌,现在就端出来的可能性极小,这一方面是因为方案往往从自身私利出发,私心自用,人选上不得台面,即使在中共一言堂的极端环境下,也依然经不住舆论评说,过不了党内民意关。提前暴露出来,唯恐见光死,给方案的执行带来许多障碍。另一方面,从党内斗争的角度看,保住底牌,不露声色,往往不给对手可乘之机,使对手高深莫测,保持主动,进退自如,在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一些媒体预测习近平利用六中全会,将亮明一些重要人事底牌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此次大会不会透露重要人事布局,海内外人士对中共十九大的人事猜谜活动还将持续下去,直到十九大开完。
关于习近平在此会议上能否加冕“核心”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江泽民依然把持大权情况下,对总书记习近平的定位;虽然是总书记,但不是核心;虽然是中央领导人,但只是总书记,代表的是领导集体。这一番拗口的解释实际上就是反映了习近平的尴尬地位,把唯一的核心称号保留给依然大权在握的江泽民的政治现实。
目前“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样,区别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后者突出个人,回避集体领导;前者则是强调集体领导,抹杀总书记核心地位的含糊说法,因为核心 只有一个,领导人可以有无数个。而目前从栗战书、李鸿忠嘴里出来的核心,其说法更加曲折复杂: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是我们的领导核心,我们要坚决忠于拥护这一核心。拗口、曲折,怎么说都行,就是不能直接称习近平为核心,以表示对老核心太上皇江泽民的尊重。这番说辞绝非无聊废话,而是对现实政治的描述与表态,是尊重当前江泽民垂帘听政法统的正式描述。如同明朝末年魏忠贤当政,权势熏天,但再厉害也是“九千九百九十九岁”,绝不能是万岁。只有皇上是万岁,任谁也不能僭越。江核心在那里活的挺好,习近平就不能被称为核心,除非江核心死掉。
美国之音在“十八届六中全会揭幕,试水“习核心”,护航十九大?”的专题节目中,邀请专家座谈“核心”问题,从座谈情况来看,整体上学术界绝大部分人还没有搞清“核心”问题的产生、由来,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根本没有搞懂这一政治现象。只是单纯从习近平权力角度,认为争取核心是习近平迫切想集权的表现。所有人不明白,正是由于江泽民垂帘听政的存在,才使“核心”本身成为问题;核心的问题,是在江泽民掌握党内最高权力的情况下,如何定位习近平的地位作用。如果习近平掌握了根本大权,他早就是核心了,这只是个名号而已,是权力的副产品,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兜圈子,他想要什么都会有,别说核心,更高尚的称号,比如伟大核心,英明领袖,人民救星,国父,集大成者,伟大导师等等。但是问题是习近平还没有掌握最根本权力,前一代核心太上皇还在行使职权,而这种情况下,习近平要求核心称号,就有点不自量力,所求过奢。目前所有正式表述,对习近平作用,都在试图描绘习近平的老二地位,只不过不能明说而已。
总之,外界所断言的习近平在此会议上确立“核心”地位的预测,是伪命题,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而我们最终见到听到的仍然会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核心”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