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4) [2016/02]
- 北京该不该邀请台湾部队参加抗战阅兵? [2015/08]
- 游中国东极-抚远 -1 [2015/04]
- 老虎和蚊子 [2015/05]
- 游中国东极-抚远 -3 [2015/04]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3) [2016/01]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2) [2016/01]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7) [2016/02]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1) [2016/01]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5) [2016/02]
- 游中国东极-抚远 -2 [2015/04]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8) 完 [2016/03]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6) [2016/02]
- Outlets血拼少出点血 [2015/06]
- 游中国东极-抚远 -4 (完) [2015/04]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1) [2016/01]
3. 意大利-佛罗伦萨和比萨
船在那不勒斯和罗马停靠后, 来到利沃诺港 (Livirno)。 这里是意大利西海岸中北部的货运大港。也是游轮客去比萨和佛罗伦萨的门户。附近还有美军的大型军事基地。事先在Avis租好了车。在码头上取。 这天到港时天刚蒙蒙亮。 下船后,船尾处已放着一张小木桌。Avis的标志旁两个人准备好了接待散客。咱拔得头筹。没有5分钟就办好了手续拿到钥匙。车就在旁边。吸取了上次在土尔其的教训。这次船还没靠岸就打开GPS找信号。输入了事先查好的地址。这样万一GPS还是不工作,也好从Avis租一个。 意外的是,开机后很快找到了信号。GPS工作正常。
船边,一溜几十辆大客车准备好了拉游轮团。 从这里,大多数游客要去佛罗伦萨或比萨。 也有一些两地都去。 每个车上有编号和目的地标识。 导游司机都准备好了。 在等客人。 船尾处的那个小黑点就是租车的临时办公桌。
有GPS指路,从利沃诺沿佛比利高速路(Fi-Pi-Li)开到佛罗伦萨不过一个多小时。 Fi-Pi-Li分别取佛罗伦萨,比萨和利沃诺意大利语的前两个字母来代表连接三地的公路。 可能因为这段路不收费, 路上车不少。 但一路很顺畅。 到达佛罗伦萨后,马上通知全车的眼睛看路标。以免误入ZTL区。再小心地开到火车站附近事先看好的停车场停车。 随后步行进入市中心的老城区游览。
ZTL(Zona traffico limitato)是外地车限行区。 是意大利许多城市限制交通的高招。也是损招。 一般都是把市中心最繁忙的老城区画地为牢。非居民车白天不得入内。外地车只有订了区内的旅馆才能进入。进ZTL的每个大小路口都设了标识牌和摄像头。进去的车辆统统拍下来。和北京上海限行车一天只罚一次的规定不同, 在这里,不该进的车进一次罚一次。没有罚款次数的限制。许多不知就里的外国人在ZTL开进开出。事后被罚得很惨。进出一次的代价在100欧左右。仅此一项,佛罗伦萨一年就有五千多万的进帐。 当地警局工作效率低下,罚单开出时,多是六个月以后了。另一种说法是,被罚的人太多。 警局开单开到手软。 忙不过来。 躺枪的大多是外国人。 难以招架。 很多人花钱消灾认罚了事。 网上倒苦水的人不计其数。
圣母百花大教堂 - 佛罗伦萨的地标之一。 除拱顶外,为全大理石建筑。 使用意大利盛产的绿,奶白,和粉色大理石。 圆拱顶是砖结构的。
市政府前的大卫像复制品 - 真品在学院美术馆。 另一个铜质的复制品在米开朗基罗广场。
古老的廊桥
廊桥两边多是卖画和金饰的商家。 游客人来人往。
从广场可以把佛罗伦萨全市尽收眼底 - 圆顶是圣母百花大教堂,中为乌菲兹美术馆,左为老桥。另一处可以看佛罗伦萨全景的地点是大教堂的圆顶上。
佛罗伦萨的文化底蕴深厚。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半天的时间只能走马看花蜻蜓点水式地看个大概。
下午再沿着Fi-Pi-Li去比萨。同样小心翼翼地避开比萨市区的ZTL。 事先看好的停车场离斜塔只需步行几分钟。
比萨斜塔。 上塔的票很抢手。 一般买票后要等好几个小时才能上。 时间确定的话,可以事先网上定票。 碧绿的草地衬托着白色的大理石,使圈里的四个建筑更加醒目。
现在数码相机的广角镜头可以把建筑照得东倒西歪。 斜塔这里不能用广角。 不然很可能把斜塔照得更歪。 像这样。 怪吓人的。
打太极拳,挥手检阅和指点江山是这里照相的标准动作。
看完斜塔,我们跟着GPS指的路回港口。 这段路是条清静的快速路。 路边十几公里都是美军军营。有交通信号灯。没有居民。大白天的,每个路口都有年轻女孩在“站岗”。有的是和交警在同一个街口值班。 也是当地的一个特色。
到了港口。小桌子早就摆好了。交了钥匙。上船。晚上心情大好。不禁感慨近几天两次租车的鲜明对比。有了GPS就象有了眼睛。 省心省力。 让人没想到的是,我们还是高兴得太早了。。。
回马枪。 回美一个月后,看信用卡账单。豁然发现Avis多扣了一笔几十欧的款。也没有说明。 打电话去问。要我和意大利的分公司联系。联系后两周被告之这是一笔额外的车险。 马上翻出合同看,里面并没有这项保险。 再去理论时,迟迟没有答复。 又几星期过去了才又被告诉说这是因为还车的时间晚了。要扣钱。没想到租车公司还能编出不同的理由捞钱。这招可是够阴的。旅途中与碰到的司机和本地人聊天时听到了不少对当地经济和就业形势的抱怨。但经济不好也不能出这样的阴招吧。当即,拿起电话和信用卡公司联系。送去了证据。又过了约一个月,信用卡公司来信说问题解决了。退回了被多扣的款。没有其它细节。也许,他们从租车公司找回了多收的费。 但我更倾向于认为,可能是他们代付了。对信用卡公司来说,向租车公司追讨这样的小钱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去封信要到了固然好。 要不到很可能也就作罢了。去深究反而会有更多的花费。特别是这种跨国的纠纷。
在利沃诺码头上能租车取车的只有Avis一家。其它公司都要在港口外很远的地点(火车站附近)取车。当然Avis也不傻。收的费用比其它公司高一倍以上。 很可能他们要交昂贵的场地费。大概是我们人多的关系,能选用的车型有限。 这次租到的竟是同款奔驰面包车。取车时Avis还特别提示了倒车的操作要领。心想在这上面咱是吃过这大亏的。 Avis这么专门提醒,看来咱也不是吃亏的第一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