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4) [2016/02]
- 北京该不该邀请台湾部队参加抗战阅兵? [2015/08]
- 游中国东极-抚远 -1 [2015/04]
- 老虎和蚊子 [2015/05]
- 游中国东极-抚远 -3 [2015/04]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3) [2016/01]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2) [2016/01]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7) [2016/02]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1) [2016/01]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5) [2016/02]
- 游中国东极-抚远 -2 [2015/04]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8) 完 [2016/03]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6) [2016/02]
- Outlets血拼少出点血 [2015/06]
- 游中国东极-抚远 -4 (完) [2015/04]
- 在欧洲开车的那些事 (1) [2016/01]
4)游瑞士周边国家 - 法瑞列奥德意摩
再次去欧洲是到西欧几国。此行从巴黎进出。在那里游览几日后,去瑞士,过列支敦士登,到奥地利,德国南部,意大利北部,再转回法国南部黄金海岸,然后回巴黎。行程四千多公里。
巴黎。 巴黎市区停车不方便,在城里玩不宜开车。 很多人在市区游玩时不租车,离开时才拿车。 我们在巴黎机场共租过两次车,每次都以很便宜的价格拿到车。 因这次的住处可以免费停车。就在到达时从机场取车。 这样飞离巴黎时也顺当。 每天从住处开五分钟到附近的超市停车场。再乘旁边的地铁去各处。十分方便。 巴黎的地铁四通八达。 有人说, 在市里,不出200米,你总能找到一个地铁站口。 期间我们开车去凡尔赛宫。 那里的停车费超贵。 每小时六欧。 另一次是去香街和凯旋门逛车河。也体验一把在鹅卵石路上开车的颠颇。 上几张巴黎的照片。
荷枪实弹。戒备森严。
这家店的门前总有人排队。 风雨无阻。
有钱任性。 这车就停路边。
罗浮宫里的临摹者。 一直没琢磨出临摹画的用处。
凡尔赛宫后花园里的雕像 - 和自由女神是姐俩?
这个地铁站叫斯大林格勒 - 后来才知道,确实与二战有关。
巴黎万神庙(The Pantheon)的地下室里有许多法国名人的墓葬。 雨果和大仲马葬在同一个墓室。 都是搞写作的,还可以继续切磋。居里夫人葬在附近。
大堂的正中央, 用几十米的钢索从圆顶吊下一个大金属坠子。 在很大的刻度盘上来回游荡。 据介绍,这是用来显示 / 证明地球自转的装置。
在那儿看了好一会,没看出啥名堂。 这时,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发生了。 只见一个女工作人员,走进围栏,抓住正在摆动的球,看着手表,把球放在时间刻度上, 松手放开,让球又摆了起来。 这一幕发生的太快,太意外。没抓拍下来。 当时对这个装置好失望。 回来查看才知道,这个实验其实还是有道理的。 叫傅科摆(Foucault pendulum)。 大概有时还需要人工校对吧。 网上也可以看到这个摆锤的录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Bvh8XgyvA
法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路上的交警很少。但没多远就有摄像头监控。快到监控的位置,会有明显的告示牌提前警告司机。用明枪不用暗箭是个很人性化的设置。 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也实际控制了公路上的车速。 比美国警察千方百计地躲起来, 搞突然袭击好多了。
高速公路分收费和不收费两种。从巴黎经里昂开到日内瓦约六小时的路程,收费约60欧。和汽油的花费相当。
法国散落在乡间的古堡不计其数。大小公路上没多远就能看到古堡的告示牌。或大或小,造型各异的城堡大多建在悬崖峭壁上。如果有时间,一路慢慢地看过去,也是不错的安排。
瑞士。 从日内瓦郊区进人瑞士,边检查看的不是护照签证,而是有没有在瑞士开车的许可证(Vignette)。 如果没有,不管你在瑞士呆多久,必须马上买一张全年的许可贴在车玻璃上(约40欧)。 估计也不是每个入境口岸都有警察把守。避开主要的交通要道,应该没有检查。但如果被查出没有许可证在高速上开车,罚款约为买证的三倍。加油站也卖许可证。
日内瓦的交通实在是不敢恭维。特别是在火车站附近。多条道路汇聚在这里。站前既没有信号灯,也没有交警维持秩序。乱不可言。我们到达时接近下班时间。好像整个城市的交通都是处于瘫痪状态的。从火车站到河对岸,两三公里的路,走了近一个小时。和北京的交通也有得一比。可能是当地有豁免权的外交官太多了吧。不过其它瑞士城市也好不了哪儿去。上下班时,洛桑的交通也极差。
火车站前,在这里被叉住了20多分钟,动弹不得。 大家都往一条道上挤。 公交车也不例外。
联合国欧洲总部前的广场上从欧洲各国来的斯里兰卡人正在举行集会,抗议斯里兰卡政府的“罪行”。当天,总部内正在讨论斯里兰卡问题。
瑞士多山。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来形容她的高速路是再恰当不过了。 山区几公里, 十几公里长的隧道没多远就一个。公路的等级很高。保养得极好。开车颠颇感小。
瑞士以银行,钟表,雪山和药厂闻名。 游客要注意的是瑞士不用欧元。只用瑞士法郎。第一次在一个加油站加油,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加完油,拿出一个整张的欧元想破开。加油站的人没说什么就按一比一的比例找回了瑞士法郎。等我回过味来,问能不能改用信用卡时,她坚持说不能重新收款(这点她是对的)。 并建议我找个银行换回欧元。当时瑞士法郎比欧元低10%左右。待碰到银行换回欧元时,除汇率的差价,又加收5%的手续费。 感觉被雁过拔毛。 前后一共被宰了两刀。
公路还是很地道的。
瑞士有欧洲屋脊之称的雪山。 上山要看运气。云遮雾绕的时候,上去了也什么都看不见。 我们就运气不佳。没上。 后来去德国最高峰时( Zugspitze,2,962 m),又连续两天是这样的烟雨天气。 只能望(不着)山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