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佳 - 雲南昆明鄧麗君香逝20周年紀念演唱會 HD 720p [2015/05]
- 陈佳-翻唱邓丽君经典《云河》 [2014/08]
- 陳佳 翻唱邓丽君的经典歌曲《小城故事》 [2014/04]
- 最新录制的邓丽君经典歌曲《伊人何处》 [2014/04]
- 陈佳翻唱邓丽君的歌曲《一年又一年》 [2014/04]
- 陈佳《忘记他》 [2014/04]
- 陈佳《挥别》 [2014/04]
- 陈佳翻唱谷村新词的作品《三国志- 风姿花传》 [2014/05]
- 陈佳 翻唱邓丽君的经典歌曲《船歌》 [2014/04]
- 陳佳《BTV 非常記憶》未播出過的部分!紀念鄧麗君誕辰60週年 [2014/09]
- 陳佳弹唱邓丽君的经典歌曲《 但願人長久》 LIVE (鄧麗君紀念音樂會 廣州大劇院) [2014/04]
- (陈佳台北之行)十五年后 (下) [2014/04]
- 陳佳翻唱鄧麗君 - 青色的回憶 (高音質) [2014/04]
- 陈佳翻唱邓丽君的经典歌曲《独上西楼》 [2014/04]
- 陈佳翻唱邓丽君的闽南语歌曲 《卖肉粽》 [2014/06]
- 陳佳 翻唱鄧麗君歌曲 - 《雪地上的回憶》 [2014/05]
- 我参加北京卫视的《我家有明星》节目录制 2014.1 [2014/04]
- 陈佳翻唱邓丽君的经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2014/05]
- 【陳佳】翻唱鄧麗君《往事如昨》 [2014/08]
- 陳佳演唱視頻特輯第二季(下)- 中國風韻 HD 1080p [2015/02]
- 一年又一年 [2014/04]
- 陈佳倾情翻唱邓丽君经典歌曲《娘心》 [2014/05]
这过去的2013,从何说起?(2014-02-13 23:03:19)
前几天去重庆,T2出发。空姐在换登机牌的时候告诉我,我是南航银卡会员,可以去他们的VIP休息厅。好久没坐过飞机的我当时一愣,然后就立刻为上一份工作依然给我留下的这跨年福利而心里微笑了一下。拜证券公司的工作性质所赐,我不到一年就飞成了南航银卡,又一年就飞成了厦航银卡。而由于长期飞的泉州和沈阳都没有合适的国航航班,我到最后也没成为国航金卡,为此,同事们都颇为惊讶。因为,他们最先成为的都是国航金卡。
那样的飞行生活,结束在了2012年底。当2013年5月的首体演唱会在电视上播出的时候,我的同事们才将信将疑纷纷发来短信确认,同时也打消了有人曾以为我在其他公司发大财了的猜测。我在原来的工作中没有热心的透露过唱歌的事,这在宿命论里可以归结为天蝎座的神秘,在现实中则可归结为一直走“正轨“的我早就不认为我还会在唱歌上有什么发展。当然,多次因为在飞机上看日语书而被“提醒”过与工作无关之后,我还哪儿会那么不懂事的暴露这没用的业余爱好呢?悄悄的,每周出差我都带着麦克风和两个笔记本电脑,Lenovo是工作用,IBM可以练歌或者录音。出差的时候,为节省时间,所有人的行李都不托运,两套电脑和唱歌设备总是让我的手提行李死沉,让我的双肩包压得自己想吐……
在搜狐的那个“寻找邓丽君传人”(一开始听着神圣现在觉得好笑)的网络比赛之前,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唱过邓丽君了,听得都很少。那种感觉就好比对待终于远去的初恋,再独一无二也要懂得收敛自己的感情,然后把往事从书架上取下、擦净、摆好在箱子里、封存在安全地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后来面对强大的网络资源却再也不去主动挖掘珍贵资料的原因,因为如果我再想把新东西放进去的时候,我必须打开箱子,这一瞬间,旧时的气息扑面而来,恐怕免不了伤感。
我记得,邓丽君去世后的一段时间之后,电视里突然有了关于她的节目。经历过敏感时代的家里人和赶上过敏感时代残余气息的我都异常惊讶,他们都觉得我看到电视里有邓丽君肯定会特别高兴,但是我真的没有,我大概狠狠的瞪一眼电视就回自己屋了,同时对那个节目心里只有一句台词:“早干嘛去了!”
后来的几年,任何一次我看到大陆媒体讲邓丽君,我都是这个反应。我那时不懂政治,我只骂他们在人活着的时候禁播禁放禁听,人没了又在这儿放马后屁,悼念纪念怀念想念的,假惺惺!况且,你们懂吗?弄一堆我吃手的时候就看过的东西还当新闻似的放,不排除各种错误信息和主观臆断的出现,没劲…… 这种出发点的怨恨一直持续到众多模仿秀的开始,随即我的台词不再是“早干嘛去了”,而是“我的天那……”
我躲着一切关于邓丽君的消息,因为我脆弱的小心脏受不了那刺激。
我们一家,包括小家和大家,都不是喜欢出风头的人。当很多次电视台的人问我:“你们家人什么时候突然发现你像邓丽君的?”的时候,我顿时像一口吞了一个稻香村的蜂蜜蛋糕一般,嗓子眼儿是大口喝水都顺不下去的一种噎(没吃过的可以去试一下,我爱吃,就是特别噎)。平复一下心情,我回答说:“我们家人什么时候也没发现。” 或者说,从小就唱,也没觉得就怎么了。所以当我爸看到关于搜狐邓丽君传人活动的消息的时候,鼓励我放歌上去,也没想能干嘛。放了我就没怎么再管,那时候上班还挺忙,倒是俺爹,的确关注了一阵投票的变化情况,甚至还统计了几天,于是理性的人都会发现,暴涨的名次造假太明显。当刷票公司频繁联系我之后,我们就没人再去关注这闹剧了。
我想说的不是比赛的事儿,也不是刷票的事儿,而是为了那次放歌到网上,我终于重操旧业,用我20块钱的留学时给爸妈打网络电话用的麦克风和IBM笔记本,开始录歌。长年的疏于练习,我非常惊讶于自己的退步能如此之大!《偿还》这种被我忽略的简单歌都已经快唱不上去了,《原乡人》唱一遍嗓子都哑,《何日君再来》上不去下不来,《问自己》都能唱出破音来。我郁闷地在酒店房间来回溜达,怎么努力也做不到想象的那些处理。我终于感叹,邓丽君果然太难唱了,一阵不练,就唱不了了。
我基本上不怎么听自己录过的歌,因为一听就想重录,更别提那时候用那么不敬业的设备录的歌了。虽然现在还是笔记本,但是至少pc改mac了,麦克也上层次了~ 是那天俺娘让我看网友给我做的《初次尝到寂寞》的时候,我才攥着拳头听完了那首古老的录音。如果有好的伴奏,我真想重录那首歌,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而且一定会比那时候唱的好多了。这种自信,算是2013最大的收获之一吧。不说唱的有多好,至少恢复到能做出来想做的细节表现了。
另一个大收获,就是在过去的一年,网上有了越来越多的虽素不相识却对我关爱有加的朋友,默默地在为我做着很多事,很感激。我说过,作为一个喜欢邓丽君的人,我是不会主动的听任何第二个人唱她的歌的,无论是大腕儿小腕儿还是没腕儿。但是同为歌迷,却有人为我贡献出他们聆听的权利,并且听得下去,真的很感谢。
那天也是我妈,让我看一个网友给我做的《ジェルソミーナの歩いた道》(《风儿雨儿》日文原曲)的视频,就是我唱的声音配上邓丽君NHK画面的视频,我真的惊讶来着。我都忘了那是我什么时候的录音了,而且我也没想过那个能和演唱会的口型对上。关键是我用的伴奏和脑海中的原唱都是录音室版本,但是NHK的画面完全是现场。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感叹哪个环节了,是人家现场乐队和录音室版本演奏的节奏都丝毫不差,还是做视频的这位朋友用了什么高超的切换调速技巧,还是什么其他的,我也不懂。尤其是最后那个自由速度的字儿,我有时乍一遍都不一定能完全和伴奏对上,但是视频里居然也和现场画面对上了。总之让我看出了制作的用心吧,很是感动。
为此,我也总在想着我还能带给大家一些什么,总在想着……
其实当我刚刚公开演唱的时候,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我的心态都极端的紧张。越想做好就越紧张,尤其是当很多人把“一张嘴就要怎么怎么样”这种符号压在你身上的时候,就基本上快不敢张嘴了。再加上有的报幕在演唱前就好往极端了说,嘴一瓢就差说“转世”了那种,更是被其先把思路带跑了。这是一种需要锻炼的免疫功能,这种功能在2013训练的也大有长进。
记得第一次参加电视节目的时候,直接差点儿被一位宝岛化妆师损哭了。一坐下,问我说:“你是要学邓丽君哦?”
带着怯生生的卑微感,我说:“嗯……”
“你自己觉得你哪个角度比较像她?”
“啊?我也不知道……没想过……”
化妆师看着镜子里的我不可思议的说:“你不知道?那你有没有模仿她的定妆照啊?”
“没有……”
“那你要我怎么画?!”
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就像一个挨训的小学生。
“你有没有带她的照片啊?”
“没有……”
化妆师彻底崩溃了,扔下手里的海绵说:“你到底是不是要来学她啊?”
我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我……原来没在电视上唱过。”然后又圆场的说:“中国的观众比较熟悉她十亿个掌声的造型,要不就按那个吧。”
化妆师说:“十亿个掌声是什么?没听说过。我们那边她的标志是辫子头诶!”(就是NHK造型)
我再一次陷入不知如何回答中。
化妆师继续没好气的说:“你要模仿她什么呢?你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像她,他们找你来干嘛呢?”
我蚊子声道:“可能……是唱歌吧……”
“哈?那整个人都不像,就唱歌一模一样在台上不是吓死人!”
终于开始化妆。当我看着自己的面容5岁5岁的往下老的时候我好像是对眼影还是眼线提出了一点点小建议,这一下,又激怒了化妆师,“你还那么多事,那么多要求!我现在画的就是复古造型呐!”
从此我就闭嘴了。
那次唱的两首歌分别都有一个音唱的不准。下台来我都笑不出来,一直觉得嗓子眼儿发堵。在后台换衣服,吃东西的时候,始终想着那两个音怎么办。这时候主持人过来说了句:“唱的真好,原来没见过你啊~~”这一说不要紧,我的眼泪直接就下来了。大家都慌了,看怎么居然这儿还哭了一个,都问我怎么了。我说:“有两个音没唱好……”顿时大家都笑了,说嗨,这还至于哭啊!这时候,刚才的化妆师也在,说:“你再唱坏一百次就无所谓啦!”然后立刻举出很多歌星的例子,都是在台上忘词儿或者跑调儿,下来一笑了之的那些事。别人越劝我我越难受,不过心里“对不起邓丽君”这句迂腐的话倒是没说出口,说出来估计人家都觉得我有病。这时化妆师用她的宝岛腔说:“你滋道吗,刚才我去看你表演了,我都在那后面哭诶!”这么一说,我更哭了。我当时就想,无论到哪天,我都不能成为下台来一笑了之的那种人。
不过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回想起那件事觉得无比久远似的。那应该是因为心态变化了许多。曾经总觉得听歌的人都是专家,总觉得如果把《丝丝小雨》里面“问你、想你、愿你”三段的顺序唱错了的话,臭鸡蛋就立刻飞上来了似的;总觉得把“黄昏有画意”的“昏”要唱的有一点偏“辉”,大家就会明白你不是现学现卖的。然而,我错了。后来,当总有人频繁的在“邓丽君”科目下点出《绿岛小夜曲》这首歌的时候,当我发现你更多的作用就是唱着《甜蜜蜜》让下面人可以跟着互动“是你,是你”的时候,我慢慢的悟出了我要做的。那就是,与其总想用细节说服底下的什么人,还不如好好的唱自己,至于像还是不像,随便。现在,还是会为没唱好的地方觉得嗓子眼儿发堵,还是会对自己制造的声音很有所谓。不过,不哭了。
我是一个对选择很纠结的人,一定要给自己罗列出极其充足的理由,才能拍板儿。当犹豫了许久许久终于决定来唱歌的那个晚上,我趴床上大哭了半天。我也不知道我到底在哭什么。这种行为可以总结为:放弃坐等退休的屋檐,搬进风雨飘摇的茅屋。还不止这些。我还在想,多少年寒窗苦读的争高分儿,它们以后都会去哪儿呢?多少年划清界限的“模仿”大家庭,我会不会最终也身陷其中呢?
另一面,我又沐浴着许多人对我神奇缘分造就这段经历的极端羡慕。我不是为了别人的羡慕而活,我是因为曾经觉得我要去做一件、或多件有意义的事了。无论如何的风雨飘摇,那都是可以为人生留下点儿什么的事。
而现实在一点一点的吞噬着你把持了很久的小骄傲,“计划”也可以因为一万个合理的变化而偃旗息鼓。在雾霾里,你原地踏步或夺命狂奔,恐怕看到的都是同样的风景。
为了不让喜欢你的人失望,应该是很多人做事的理由吧。也许有一天,我不再直观的每天塑造《月亮代表我的心》,请相信那不是因为它不能代表我的心,而是因为月亮太多,反而找不到了心。
潮水退去后,依然还会留下的,是儿时起就建立的无可替代的一份情谊,这份情谊始于一个人,终于一个人,无关他人。张扬或缄默,都不打扰灵魂。
此外呢,过去的一年,有好多历史遗留事件终于在无数个省略号后画了个句点。彻底放下的感觉无比轻松,无论是背包还是感情。而对飘然而至的每一段缘分,或长或短,我都会全心珍惜。去年最开心的事儿——有了小Hachi~~~~
(很高兴来到贝壳村,谢谢村民们能耐着性子听我唱歌,更谢谢编辑部对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