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言碎语漫谈王沪宁 [2018/07]
- 孙政才做错了什么? [2017/07]
- 中美会不会在台海“硬对抗”? [2021/03]
- 薄熙来在重庆(1)打黑的由来 [2017/08]
- 中南海野蛮外交导致“一个中国”开始崩盘 [2020/01]
- 金融反腐:红二代与红色贵族的决战 [2017/06]
- 误国误民的中共智库 [2018/07]
- 徐才厚的倒掉意味着,习近平要打仗! [2014/06]
- 中共为什么突然向海外华人宣战? [2020/04]
- 再来闲说王沪宁:是幕府不是帝师 [2018/08]
- 两岸最大的风险是台湾低估了习近平的行动力 [2017/08]
- 习近平为什么要让中国经济“死给你看”? [2020/01]
- 中国股灾:谁在和李克强过不去? [2015/07]
- 中美贸易战:中国已经无法止损 [2020/01]
- 坏事变好事,中南海成功完成反“颜色革命”压力测试 [2020/03]
- 闲谈余茂春:只不过混口饭吃,不算是大汉奸 [2020/08]
- 军国主义才是中共当前的首要风险 [2020/04]
- 六十年一甲子:中共正在重排当年中苏破裂的剧本? [2018/07]
- 中美南海冲突的方式和结局 [2015/05]
- 台湾是美国对付中共的杀手锏 [2020/08]
- 挺川普和反川普的华人都没有弄清楚状况 [2020/11]
- 中美关系恶化的后果是台独趁机得逞 [2020/05]
- 立陶宛逼中共在台湾问题上摊牌 [2021/08]
- 俄乌之战后的台海局势走向 [2022/03]
- 1977-1978:我的高考 [2017/06]
中共以会治国,领导人要讲很多话,其中大部分是官话,真正的干货,就是他三言两语抛的那个“纲”,这是他治国理政的关键词。所以要观察一个领导人,不要去纠缠他说过些什么,这些无非就是他在念别人的稿子,其中很多还是起草者塞进去的私货,他懒得去较真而已,真正值得挖掘的,是带有他个人风格的关键词,这才是他所思、欲行之事。
习近平是一个有浓厚个人风格的领导人,他执政以来,有哪些关键词值得我们关注?闲来无事,给大伙儿掰掰。
第一个关键词,是“自信”。
我把“自信”作为习近平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基于对他个人成长轨迹和执政风格的选择。
研究习近平,一定要从他的知青生涯入手。脱离成长环境、生存艰难、完全看不到前途所在的知青生涯,是对人的品格、毅力和价值观最好的检验和锤炼。和一般的知青不一样,习近平是作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被发配到深山当知青的,其浓厚的绝望和无助只有我们这种同类型的过来人才能体会。我常常对小屁孩说,不要把“知青一代”和“红卫兵一代”混为一谈,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众所周知的标本就是习近平和薄熙来。当然这是题外话,可以另说。
知青生涯给习近平带来什么?务实、坚韧?当然都有,但最为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知识青年”,在没文化的乡亲们中间,找到了自信。这一点,习近平本人也并不忌讳,他在自传中坦言,上山下乡“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习近平把自信视为自身人格优点和成功秘诀,当然也会把这种个人风格作为他治国理政的关键词。
习近平对“自信”这个词的重视是非同一般的。他在十八大的首秀中就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三个自信”。一般来讲,党代会政治报告中的新提法,都是经过放风试水、反复切磋、字斟句酌,相对成熟才会面世,但是习近平的“三个自信”没有经过这些工序就直接面世了,而且,刚刚提出不久,他又在中共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加上“文化自信”,把党代会法定的“三个自信”变成了“四个自信”。党代会的提法被动议增添,这在中共的理论史上是罕见的,当然也旁证了习近平确实非常自信,觉得自己可以说了算,没必要走那么多程序。
习近平提出“四个自信”,应该是基于国际和国内意识形态形势所做出的应对,尤其是表达了对胡锦涛在意识形态领域节节败退、一再失守的不满,我在《习近平评话:正能量》中已经指出过这一点。胡锦涛在意识形态领域僵化刻板却又无所作为,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他软弱可欺的个人风格导致。自信的习近平当然要收复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失地,而自信的习近平当然也不会信邪,真敢动手,任你舆情汹汹,毫不在意。把刘晓波关到死也绝不放逐,体现的也是习近平的自信。
知道了习近平“自信”这个关键词,就不要寄希望用什么爆料啊、差评啊去影响习近平,别说影响他的决策,甚至影响他的心情都办不到。没成为政治人物的人,完全不了解政治人物看舆论人物的眼光。在他们眼里,再风光的政论家都不过是一只会叫唤的狗,要么是自家豢养的,要么是别家豢养的,他可以丢给你骨头,也可以拿走你的骨头,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动手。
习近平的自信,当然不限于意识形态,处置具体事务也一样自信满满。香港闹腾半天,习近平睬都不睬;同是“红二代”的财富俱乐部叫板“新常态”,搞经济政变,一锅端了就是;军头又咋样?前常委又咋样?隔代指定的候任相爷又咋样?撸了就是。所以不要揣测谁谁还在幕后控制着局面,没有的事!敢在没上任的时候就“不顾国际国内影响”神隐半个月的习近平,自信着呢。
理解了习近平的自信,就不要用一般牌理去推测他怎样叫牌、出牌,而要根据他的个人风格去推测,因为他不是一个愿意被束缚的领导人。为什么我对习近平的节奏把握得准?因为我了解他这个人,而不仅仅是了解他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