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言碎语漫谈王沪宁 [2018/07]
- 孙政才做错了什么? [2017/07]
- 中美会不会在台海“硬对抗”? [2021/03]
- 薄熙来在重庆(1)打黑的由来 [2017/08]
- 中南海野蛮外交导致“一个中国”开始崩盘 [2020/01]
- 金融反腐:红二代与红色贵族的决战 [2017/06]
- 误国误民的中共智库 [2018/07]
- 徐才厚的倒掉意味着,习近平要打仗! [2014/06]
- 中共为什么突然向海外华人宣战? [2020/04]
- 再来闲说王沪宁:是幕府不是帝师 [2018/08]
- 两岸最大的风险是台湾低估了习近平的行动力 [2017/08]
- 习近平为什么要让中国经济“死给你看”? [2020/01]
- 中国股灾:谁在和李克强过不去? [2015/07]
- 中美贸易战:中国已经无法止损 [2020/01]
- 坏事变好事,中南海成功完成反“颜色革命”压力测试 [2020/03]
- 闲谈余茂春:只不过混口饭吃,不算是大汉奸 [2020/08]
- 军国主义才是中共当前的首要风险 [2020/04]
- 六十年一甲子:中共正在重排当年中苏破裂的剧本? [2018/07]
- 中美南海冲突的方式和结局 [2015/05]
- 台湾是美国对付中共的杀手锏 [2020/08]
- 挺川普和反川普的华人都没有弄清楚状况 [2020/11]
- 中美关系恶化的后果是台独趁机得逞 [2020/05]
- 立陶宛逼中共在台湾问题上摊牌 [2021/08]
- 俄乌之战后的台海局势走向 [2022/03]
- 1977-1978:我的高考 [2017/06]
毛主席诗词
毛主席的书,《毛主席诗词》是我的最爱,因为这是当年可以公开捧在手里读的唯一一本文学类图书!想起来,对文学的爱好大约是人之天性,而“文革之初”横扫“四旧”,痛批《海瑞罢官》、“三家村”之后,文学活动,包括文学阅读,基本上就停止了,可供阅读消遣的,除了贴在墙上的大字报,就是外地红卫兵和群众组织油印的各式小报、传单,而真正的正式出版物,就只有《毛主席诗词》,所以特别钟情。
“文革”初期流传的《毛主席诗词》版本众多,有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也有各群众组织自行印刷的。我读书成绩历来很好,尤其认字认得多,深得语文老师喜爱,单独从老师那里得到了一本人民出版社的《毛主席诗词》,64开本,红色封面,封面有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手迹,扉页是毛主席标准相,目录前插页有毛主席手书“诗言志”和几幅诗词手迹,那个时候似懂非懂,还不知道“诗言志”三个字有典故存焉,只把它当毛主席语录了。
读诗的人,大约都是把自己的胸中块垒带进了对作品的理解,我那个时候第一喜欢的就是《毛主席诗词》的第一首《沁园春·长沙》,尤其是读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简直就是胸中豪情万丈。那个时候电台也经常朗诵这首词,我每次都要跟着播音员抑扬顿挫的读,然后反复背诵,我现在说的比唱的好听,就要归功于当时背诵毛主席诗词。
群众组织印行的民间版本收录的《毛主席诗词》篇目不一,但是正式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只收录了37首,《沁园春•长沙》开篇,《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压轴。对于我来说,37首诗词的体量很小,拿到手里没几天就全都背下来了,以后没事就背,后来所有的毛主席诗词又都谱了曲,广为传唱,又强化了记忆,所以直到现在都一首不拉的能够全文背诵。
到了“文革” 中期,上面已经根据形势的需要完成对毛主席著作的修订,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民间称为“三合一”的红宝书,即《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的五篇著作》(老五篇)、《毛主席诗词》的合订本。那个时候刘少奇已经作为“叛徒、内奸、工贼”被永远开除出党,他的党建理论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也被称为为“黑修养”,所以《毛主席语录》里面“思想意识修养”一节改成了“纠正错误思想”,还删掉了一段语录中“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有一种人的手特别长,很会替自己个人打算,至于别人的利益和全党的利益,那是不大关心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一段话。毛主席经常根据形势需要修订自己以前的著作,使之更贴合当前实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务实态度。“三合一”是“文革”中供大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官方版本,当时人手一册,学校早读课“天天读”就以这个版本为准。语文课本也每册都有收录毛主席诗词当课文,由于我早就能背,其实也为语文成绩加了不少分。
1976年元旦,《人民日报》刊登了毛主席两首新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那时候我已经流落江湖,不过一如既往喜欢诗词,所以很关注。那时凡是发表毛主席最新最高指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会用记录速度广播,以便听众抄录,我当天晚上就记了下来,并且背了下来。随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两首词的单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补录这两首词以后又出版了新版《毛主席诗词》,可惜那个时候我已经是社会人,没有“单位”给我发红宝书,而我也没钱买,所以只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翻了翻。粉碎“四人帮”后,人民日报又发表了毛主席早期的两首词《贺新郎•读史》和《贺新郎•别友》,其中“别友”是写给杨开慧的,“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伉俪情深非江青可同日而语,因为党要派他到外地革命,只好挥别娇妻,“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不过不久《毛主席语录》禁止发行,《毛主席诗词》也就相应没有更新版本。
读《毛主席诗词》曾经是我一段少年时期唯一的文化生活,也是当时全部生活的唯一亮色,印象特别深,也记得特别牢。有一回重庆的书记薄熙来召集座谈读经典,谈到毛主席诗词,问还有没有人能背得出啊?我当然背得出,但是我没接茬,而且散会后书记依次握手接见的时候,我也趁乱早早溜走了,这不是我有什么先见之明,只是见多识广之后,已经看淡,不想在江湖上混了。此是后话,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