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婆婆 [2015/10]
- 汤姐一家 [2015/10]
- 一张超速罚单 [2014/08]
- 难取难舎 [2016/11]
- 攀登 [2015/10]
- 在美国体验“看病难” [2014/08]
- 到底是谁懒 (回国见闻) [2015/10]
- 面对痴呆症患者的困惑 [2015/04]
- 在英国牛津生活的日子里 (上) [2014/08]
- 我以真诚打动了她 [2015/04]
- 三家中国人 [2014/07]
- 怎样保持文章发表后的格式不变 [2015/04]
-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2015/04]
- 儿子失踪十二天 [2014/07]
- 一个行为怪异的痴呆病人 [2015/10]
- 和Betty 在一起的日子 [2014/07]
- 在美国做志愿者 [2014/08]
- 美国人是怎样对待疾病的 [2016/11]
- 音乐让我更热爱生活 [2015/10]
- 我的美国老板-----琼 (五) [2014/08]
- 我的同事们 [2014/07]
- 魅力诵学苑---光芒四射 [2018/08]
奔赴青藏线
(上)
当襄渝铁路的竣工接近尾声,我们部队又接受了新的任务。
19 73年的10月,上级命令铁道兵几个师的部队由内地移防青海,去修建一条由青海到西藏的青藏铁路。(现今的天路)那天的战前动员至今我仍记忆犹新:“青藏线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最关心、最寄予希望的一条线路,他老人家说了,青藏线不通,我死不瞑目。我们的铁路要从内地修到西藏,并连接尼泊尔的首都-加达马满都”。
1971年9月13日的林彪事件爆炸,为此后部队的各项工作增添了更多的实战准备。部队的战前教育还严肃地强调,这次移防是绝对的军事秘密,任何人不许通知家里的人。
那时的我们经过两年多的部队锻炼,虽然成熟了不少,但接到这种“真枪实弹”的命令,我们的神情尤其地紧张,那种恐惧的感觉像是我们正走上一条不归的路,想留遗嘱的心都曾有过。
战前鼓动,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战士们情绪激昂的写了请战书。一个军人,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从刚进入这个解放军大学校,我们就接受了这个天职。
从此,我们日以继夜的整理医疗用品,紧张有序的做着移防前的工作。手术室的医疗器械多而复杂,有的器械要卸成零件分开包装,每个零件要用包装纸裹起,防止相互间的碰撞,箱子的外面还要用草绳一排排绕紧。这是一个艰辛而困苦的任务,我们常常因为蹲的时间过久而腰酸背痛,每次站起来需要几分钟的工夫才能挺直腰板。还有那些病房的床垫,统统集中起来,和医疗器械一起,由集装箱运往火车站的军用专车。
那天,满载物品的军用卡车上路了,卡车上装满了病房的床垫,每辆卡车的床垫的顶层坐着几个准备装卸的战士,卡车往火车站的方向开进。我们几个女兵坐在那忽忽悠悠的床垫上,卡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缓缓爬行,我们眺望着远方,看着这我们即将离去的山城,突然发现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是那么美,美得让我们舍不得离开。在这里工作了几年时间,居然没有时间去欣赏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卡车随着公路的高低不平而颠簸着,我们的身体也随着卡车左右摇摆着……那时的我们,没有为这极不安全的运输而胆怯。感谢上天,让我们一路平安的到达了集装箱车站。
开往青海的“闷罐子”军用火车从陕西旬阳出发了。我们一所的女兵集中在一个车厢,大家将睡在铺有几层厚的床垫上。一进“门罐子”车厢,那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使我们忘记了多天来备战移防的疲劳,年轻的战士们在床垫上蹦啊,跳啊,开心的打闹,有人还尽兴的翻起了跟斗……
军用火车车厢的上端留有一不大的窗户,日光从外面映进,喜欢打牌的战友聚在一起尽情的玩“拱猪”,其他的人看书睡觉各行其事。火车行至一段时间就停下来,大家就像那些监狱里临时放风的“囚犯”到外面活动活动筋骨,见见日光,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路上的伙食简单而没有营养,开饭时间一到,我们就聚在一起,围着盛满食物的饭盆,每人打上一碗,然后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当兵几年,只有这个时候吃饭是那么轻松,尽管吃的不那么惬意,但不会有紧急集合的命令,更不会有急诊抢救的通知....
记得那天,闷罐子军车停到了一个雷达兵站前,我们就此下车参观了他们的兵站外围。那里海拔2000多米,所处的偏僻环境几乎看不到人烟,那里的战士在平庸而枯燥中生活着,他们毫无怨言地坚守在那个重地,为祖国的国防建设默默地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