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我婆婆 [2015/10]
- 汤姐一家 [2015/10]
- 一张超速罚单 [2014/08]
- 难取难舎 [2016/11]
- 攀登 [2015/10]
- 在美国体验“看病难” [2014/08]
- 到底是谁懒 (回国见闻) [2015/10]
- 面对痴呆症患者的困惑 [2015/04]
- 在英国牛津生活的日子里 (上) [2014/08]
- 我以真诚打动了她 [2015/04]
- 三家中国人 [2014/07]
- 怎样保持文章发表后的格式不变 [2015/04]
-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2015/04]
- 儿子失踪十二天 [2014/07]
- 一个行为怪异的痴呆病人 [2015/10]
- 和Betty 在一起的日子 [2014/07]
- 在美国做志愿者 [2014/08]
- 美国人是怎样对待疾病的 [2016/11]
- 音乐让我更热爱生活 [2015/10]
- 我的美国老板-----琼 (五) [2014/08]
- 我的同事们 [2014/07]
- 魅力诵学苑---光芒四射 [2018/08]
给我们授课的教员各有特色,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中医学教员,他看样子四十来岁,瘦瘦高高的个子,脸上架着一
副深度近视眼镜。一进教室,面对起立的学员鞠一躬,然后就开始上课了。
他站在讲台上,背对着我们,用粉笔在黑板上一字一句地写着他的讲课内容,字体工整,他没有携带讲课教材,好
像一切早已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
教室里除了他那刷刷地写字声,安静的出奇,同学们紧跟他的“步伐”认真地抄着笔记,生怕拉下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当黑板写满的时候,他会侧转过身来,眼睛看着大家,然后挥一下正在高举的右臂,指着黑板的上半部分,意思
是“大家抄完了吗?”
同学们点点头,以心领神会的形式回应他。
接着他拿起黑板擦,敏捷的擦去黑板的上半部,继续着他的书写……
终于,他放下了粉笔,双手轻轻的拍下满手的粉笔末,开始了他的讲演……
他从我们伟大中医科学的基础理论到中医的现今发展, 又简单概括了中医的五行学说和运气学说, 最后把脏腑与经
络学说以及中药的配伍统统向我们陈述了一遍, 一个学期下来,平时工作上只知道从药房取回熬好的中药,发给病人就
了事的我们,对中药的认识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祖国的医学竟是这么神奇…….
化学和药理课由一姓张的老师兼任,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老师的长相颇有点像本山大叔, 欲笑却未笑的表情, 说话
略带东北口音,站在讲台上, 先是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同学, 然后打开他的教课书,:“同学们:这两门课比较枯燥,但在临床上应
用比较广泛,”他说。同学们的神经顿时绷紧了,神色也紧张起来。又重要,又枯燥,这可怎么学呀!他稍停顿了一下,
缓缓地说:“不过,重要的内容及必须掌握的部分,我会提醒你们的。”
这”安民告示”给了我们极大的安慰, 同学们的紧张情绪很快得到了缓解。
化学课和药理学着实乏味难懂, 药物作用以及副作用,还有计算药物剂量,稍一疏忽,都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还有那“折磨“学生的考试,学校要求的是标准化试题, 考试范围大, 内容广泛,这重重压力迫使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对待
每一个挑战我们的学科。
护理课是由我们的副队长兼任。她那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就像人们喜欢听一首歌曲是因
为那歌声优美,她还不时地穿插些她工作中一些有趣的经历和同学们分享,她充分利用同学们各有千秋的特点,把护理
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放在桌面,让大家集思广益。虽然学习的内容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我们对护理课并没感到乏
味,那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再体验。
这位领导在学习上对我们严格要求,生活中又像一位老大姐,对我们这些离乡背井为了学习而把幼小的孩子寄放在
家乡由家人照顾的学生妈妈们深表同情和理解,业余时间她常常像知心姐姐那样和同学们拉拉家常,询问家中孩子的情
况,她以那颗慈母的心温暖着我们,同学们的情绪由浮躁到稳定,尔后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中。
有一次,我不明原因的感到腰痛,痛的直不起身来,她立即带我去看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嘱咐,让同学们帮我换上
了硬板床,我的疼痛在大家的关照下得到了缓解。要知道,同学们所用的床都是塌了架的钢丝床,人躺在床上,那床就
陷下去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