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爷真是舒服死了 [2016/02]
- 中国土豪太霸道 美国人民受不了了 [2015/06]
- 中国人骗同胞 一骗一个准 [2015/10]
- 满脑子商业思维的总裁被美国拒绝入境 [2016/07]
- 邓卓棣不选美国总统 太可惜了 [2014/09]
- 春晚已经臭了街了 [2015/02]
- 芮成钢的朋友 没一个帮他 [2016/04]
- 骗你没商量 张馨月骗到加拿大来了 [2017/11]
- 贪官潜伏到美国也容易暴露 [2015/03]
- 消灭贫困?美国都没做到! [2015/10]
- 虾贵的启示——买个吃饭结帐争议险吧 [2015/10]
- 拿孙海英说事 环球时报又在吓唬老百姓 [2014/12]
- 其实你不懂猪的心 [2015/02]
- 倪萍海外买豪宅 背叛了无产阶级 [2016/07]
- 北美崔哥,挺你的人大有人在! [2014/10]
- 周小平vs方舟子 两个超级大忽悠 [2014/10]
- 华人窝里斗是传统 世界闻名 [2015/08]
- “淘宝网”卖假货是正常的 [2015/02]
- 中国应该制定战后重建台湾计划 [2016/12]
-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美国人做得更绝 [2014/07]
- 二奶村?误会了!村里全是大奶! [2015/01]
- 美国警察似猛虎 香港警察像保姆 [2014/10]
- 马英九张志军说的都不对 [2017/03]
- 僑領,您少講兩句不行嗎? [2014/12]
- 沾上点洋味儿,咱就算“高大上”了 [2014/12]
- 压根儿就别指望政治人物说实话 [2015/09]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咱家孩子要是学画画,学了半天画成马云那样,回家他不得挨揍呀?但是,这个世界变化的就是这么邪兴,别瞧人家马云画的不如咱家孩子,不夸张地说,可以叫“惨不忍睹”,可人家照样能吼喽吼喽地呼风唤雨,拍出个天价来。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怪!
马云的“书法”在拍卖现场。(网络图片)
中国的艺术界以及艺术品市场毫无准备猝不及防地被马云和曾梵志这两个大祸害一下子横冲直撞地搅和得昏天黑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马云和曾梵志这么一闹腾,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艺术的观感,什么是美的概念从此被颠覆,而且什么是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名头名气和铜臭,再裹上层漂亮的公益外衣,就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了。
马云的画。(网络图片)
曾梵志的画。(网络图片)
马三立在“偏方”这个段子里说:“偏方治大病啊!‘萝卜就热茶’啊!‘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
马云的马体“书法”一亮相,可也能气得书画家满街爬。不仅书画家满街爬,就连教课的美术老师也得在家长们脚下转着圈地爬,没法向家长们交待呀!今后这课还怎么上?要不要教孩子们画画的技法?要不要教孩子们书法的技法?
靠着名气而不是靠着实实在在的硬件东西走南闯北,还真不是马云曾梵志这些人的发明。连续剧《大宅门》反映的是老北京的故事,白七爷愣是能拿他自己的一脬屎装在盒子里不叫人打开,说是祖上的传家宝,用这么个见不得人的东西到银号抵押贷款。这说明“国人”更看重名头不看重实货是有迹可循的。只不过现代人把这种心态发扬光大,又把这种技法挥洒运用自如,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这件事代表着当今中国内地的一种现象,收藏家收藏的东西,或者叫藏品,其内在的艺术价值已经无关紧要,甚至毫无艺术价值都可以,因为收藏家看重的不是物件本身,而是名人身价曝光率和市场风向。今天花钱买下来的东西,未必是个可以传世的宝贝,买来的目的也不是永久收藏,而是揣摩市场走势,见利就走,该出手时就出手,甩掉套现。
毁掉一件东西容易,比如前些年有个鉴宝电视节目,最惹眼球的部分就是拿“护宝锤”砸宝;毁掉一个市场也容易,比如马云曾梵志混进艺术品拍卖市场,把艺术品市场搅扰得呼儿嗨哟不亦乐乎;毁掉一个观念更容易,比如像这次起哄架秧子似的拍卖,让艺术品、收藏品和文物的概念瞬间崩溃。
英文的中国是China,发音就是“拆呢”。我们干什么呢?拆呢!
曾梵志和马云以及他们合作的“作品”。(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