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爷真是舒服死了 [2016/02]
- 中国土豪太霸道 美国人民受不了了 [2015/06]
- 中国人骗同胞 一骗一个准 [2015/10]
- 满脑子商业思维的总裁被美国拒绝入境 [2016/07]
- 邓卓棣不选美国总统 太可惜了 [2014/09]
- 春晚已经臭了街了 [2015/02]
- 芮成钢的朋友 没一个帮他 [2016/04]
- 骗你没商量 张馨月骗到加拿大来了 [2017/11]
- 贪官潜伏到美国也容易暴露 [2015/03]
- 消灭贫困?美国都没做到! [2015/10]
- 虾贵的启示——买个吃饭结帐争议险吧 [2015/10]
- 拿孙海英说事 环球时报又在吓唬老百姓 [2014/12]
- 其实你不懂猪的心 [2015/02]
- 倪萍海外买豪宅 背叛了无产阶级 [2016/07]
- 北美崔哥,挺你的人大有人在! [2014/10]
- 周小平vs方舟子 两个超级大忽悠 [2014/10]
- 华人窝里斗是传统 世界闻名 [2015/08]
- “淘宝网”卖假货是正常的 [2015/02]
- 中国应该制定战后重建台湾计划 [2016/12]
-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美国人做得更绝 [2014/07]
- 二奶村?误会了!村里全是大奶! [2015/01]
- 美国警察似猛虎 香港警察像保姆 [2014/10]
- 马英九张志军说的都不对 [2017/03]
- 僑領,您少講兩句不行嗎? [2014/12]
- 沾上点洋味儿,咱就算“高大上”了 [2014/12]
- 压根儿就别指望政治人物说实话 [2015/09]
古有洛阳纸贵,今有青岛虾贵,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天翻地覆,换了人间。
从洛阳纸贵的成语故事中,我们知道,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中国人的老祖宗们就已经把市场经济玩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了。市场经济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价格随着供求关系波动,或者说白了就是高价卖缺“宰”一把,低价甩卖“割”一块。
如今的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千锤百炼,不论是白骨还是蜘蛛,早已成精,更何况鸡贼得比鸡还贼的小商贩呢。而这,就有了38元人民币一只大虾的绝世美谈。食客觉得被路边摊贩“宰”了,心想不能就这么被轻易地“宰”了,要不然就太“栽”了。于是乎,告状、晒图片,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生活在时不常被问一句“你幸福吗?”的中国的平民百姓的无产阶级如何在一瞬间变成了冤大头的大款。
这件事后续的结果不出人之意外,食客得到退赔,商贩被罚,但是深深烙在人心中的一个观念不是短时间可以淡化的。这件事提醒我们大家,买东西消费掏钱之前,必须弄清楚计价单位,问清楚了再下定决心吃顿饭,毕竟咱是来吃饭消费的,不是来惹事约架的,比如,面条不是按一根一根卖的,米饭不是按一粒一粒卖的,健康食品油不是按一滴一滴卖的。商家说清楚,买家问清楚,没歧义没误导没暗中藏楔子了,皆大欢喜。至于在酒店里请人按摩,那就更要问清楚了再上床,按摩一次收费多少?一次的概念不会是一下吧?
有很多事情,发生的多了,摊上事儿的人多了,时间久了,再不合理也习惯性地忍受了。在美国生活久的人都知道,油价贵,房价贵,保险费贵,药价贵。为了应付这么多的“贵”,最实际的办法就是拼命挣钱,挣够了钱才好让人“宰割”。另一个大胆和够刺激的办法就是搞一个骗局设一个套,引诱那些整天想发财的人上当。“美国富豪集团”的珍宝币和“路凯能源集团”的“油田”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美国,贵的东西很多,有争议的事情也不少。有争议,就打官司,就请律师,就得挨律师“宰一刀”;生病了,看医生住医院吃药,就得挨医院医生和卖药的“宰几刀”。人的一生,活的幸福,免不了挨宰。但是,突如其来能改变人生的“挨宰”是可以避免的,这就要买保险。如果没医疗保险而生重病,上半生的辉煌就只能是美好的回忆了。
鉴于保险的运行体系和规律,倒是不妨向中国内地的朋友们提个建议,促请保险公司在新的形势下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意识地设立一个保险类别——吃饭结帐争议险。以后再发生类似于大虾到底是38元一只还是一盘的理解上的分歧的时候,由保险公司出面付账,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能保证商家能收到钱。这种保险要由那些欠抽的商家来买,而且必须买,不买算违法,违法就坐牢。不过,保险公司也绝对不是冤大头,或许先判断商家的38元大虾的标价发生争议的几率有多大。如果估计这种争议几率100%,就收他每只预售大虾76元的保险费。
看明白美妞(menu)很重要。不懂的地方事先问清楚。(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