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爷真是舒服死了 [2016/02]
- 中国土豪太霸道 美国人民受不了了 [2015/06]
- 中国人骗同胞 一骗一个准 [2015/10]
- 满脑子商业思维的总裁被美国拒绝入境 [2016/07]
- 邓卓棣不选美国总统 太可惜了 [2014/09]
- 春晚已经臭了街了 [2015/02]
- 芮成钢的朋友 没一个帮他 [2016/04]
- 骗你没商量 张馨月骗到加拿大来了 [2017/11]
- 贪官潜伏到美国也容易暴露 [2015/03]
- 消灭贫困?美国都没做到! [2015/10]
- 虾贵的启示——买个吃饭结帐争议险吧 [2015/10]
- 拿孙海英说事 环球时报又在吓唬老百姓 [2014/12]
- 其实你不懂猪的心 [2015/02]
- 倪萍海外买豪宅 背叛了无产阶级 [2016/07]
- 北美崔哥,挺你的人大有人在! [2014/10]
- 周小平vs方舟子 两个超级大忽悠 [2014/10]
- 华人窝里斗是传统 世界闻名 [2015/08]
- “淘宝网”卖假货是正常的 [2015/02]
- 中国应该制定战后重建台湾计划 [2016/12]
-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美国人做得更绝 [2014/07]
- 二奶村?误会了!村里全是大奶! [2015/01]
- 美国警察似猛虎 香港警察像保姆 [2014/10]
- 马英九张志军说的都不对 [2017/03]
- 僑領,您少講兩句不行嗎? [2014/12]
- 沾上点洋味儿,咱就算“高大上”了 [2014/12]
- 压根儿就别指望政治人物说实话 [2015/09]
对于文革时期样板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说法,本人一贯不同意,反而觉得是“千锤白炼”了。这是因为随便拿出一场样板戏的剧情来,就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以及很多违背历史事实的地方。
《沙家浜》谬误之五,就是沙家浜镇子上的人们被编剧弄得辈分乱了,乱到胡叫乱叫没大没小没礼貌的程度。
剧中重要角色之一是沙奶奶。沙奶奶,随夫姓沙,镇上人尊称奶奶。奶奶,就是奶奶辈儿的,辈分挺高。奶奶的儿子,沙四龙,按辈分论,镇上人应该称他“沙四叔”。阿庆嫂既然能叫出“沙奶奶”来,也应该入乡随俗地跟着镇上的人称沙四龙为“沙四叔”,而不是开口闭口叫他“这孩子”。
我在我们家族中辈分就很大,我的儿子回村子里,很多白胡子老头都要叫他“爷爷”,叫我“老爷爷”,虽然我还不怎么老。没办法,萝卜虽小,长在背(辈)上。
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以“军民鱼水情”的观念推理,指导员也跟着镇上的人叫“沙奶奶”,那么他带的兵,自然也顺口沙奶奶长沙奶奶短的。但是他们似乎只尊沙奶奶,而把沙奶奶的儿子沙四龙归到自己这一辈上。例如,伤员小战士“小王”说:“赶明儿让小玲留下,让四龙跟我们走。我们拿姑娘换您个小子。”
这就不对了。新四军小战士不能只尊奶奶而不尊四叔,把沙四叔叫成“小子”就显着太没礼貌了。
指导员郭建光比小战士们年龄大,有时候可以随战士们叫“沙奶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年龄和辈分叫“沙妈妈”。郭建光在唱词里也是这样,一会说“沙奶奶”,一会说“沙妈妈”,就像股票价格那样上上下下颠颠簸簸,一会儿涨上去,一会儿落下来,没个准谱儿。但是这都无关大局,基本上不是问题。
但是,作为镇子上的居民,在彼此间的称谓上应该遵循中国传统习俗,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不能没大没小的。而《沙家浜》的剧中人物之间的称谓,就没有体现长幼有序的习俗,太随意,太随便,随便得长幼不分,没大没小。
封锁了芦苇荡之后,阿庆嫂想要弄条船去接应藏在芦苇荡里的新四军,急中生智就让沙四龙装病,想走刘副官的后门儿,批个条子弄条船,但是刘副官做不了主,没批。这个时候,常熟县委书记程谦明化妆成三代祖传郎中到镇上来“游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阿庆嫂一听就知道是县委书记的嗓音,赶紧喊着说:“哦,大夫来了,可该着这孩子的病好。可别叫大夫走呀!”“刘副官,就叫那位大夫给孩子看看吧?”后又经过一番口舌,再加上阿庆嫂在胡传魁面前的花言巧语,终于可以让“大夫”过来了。阿庆嫂说:“我替孩子谢谢司令。”
讲辈分是中国传统习俗。虽然北方和南方的习惯叫法不同,但意思一样。阿庆嫂这么没大没小地把她应该称呼的“四叔”连叫好几声“这孩子”,我真替沙四龙叫屈。
沙四龙好像也不在乎,任凭大家胡叫乱叫,自己也装小辈,也跟着镇上的人叫“阿庆嫂”。其实,按照他的辈分,他应该把“阿庆嫂”叫做“阿庆媳妇”,或者“阿庆家的”。
既然沙四龙没有按辈分叫她“阿庆媳妇”,或者“阿庆家的”,那么“阿庆嫂”肯定就是个官称,镇上人无论大小,不论什么辈分的,都叫她“阿庆嫂”,沙奶奶这么叫,沙四龙也这么叫,胡传魁这么叫,刁德一也这么叫,“阿庆嫂”就这么固定在大家的平辈上了。所以,剧中的“阿庆嫂”就是官称,这一点可以理解,就像现在的中国无论长幼,一说“习大大”,都知道说的是谁。
一个人如果混到有官称了,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起码说明人缘好到有一定的威信。《沙家浜》剧中的阿庆嫂就有这种社会地位。阿庆嫂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官称,应该是因为她开的那个春来茶馆在镇子上名声很好,而且知名度很高,老板娘服务不错,童叟无欺,热心助人,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和点赞。有官称的人,其他人尽可以称呼这个官称。
但是,沙奶奶是官称吗?我觉得沙奶奶不是官称,而是靠年龄和辈分才得了“奶奶”的尊位。既然“奶奶”有年龄和辈分的关系,那么她的儿子也应该有相应的辈分。镇上人能叫出“沙奶奶”的,都应该叫沙四龙为“四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