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常态” 正取代克强经济学

作者:jessica雪桐  于 2014-12-12 10:4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政经军事

关键词:经济学

中国大陆对于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铺陈已有半年,随著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适应经济「新常态」讨论热度骤升,渐有取代「李克强经济学」之势,成为分析大陆经济热门新词。

  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10日在手机客户端(App)刊文「适应经济新常态七旧心态要改」指出,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9日起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新常态」后,召开的首次会。

  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可称为经济工作会议的「预备会」,会中多次提及「新常态」一词。包括:「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会议要求明年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人民日报文章指出,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的中国大陆改革蓝图上,「新常态」将占据重要位置。

  文章提出迎接大陆经济「新常态」的7项应变心理准备:

  一、经济增速这次恐怕回不去了。二、国内生产毛额(GDP)成长快不再与政绩划等号。三、「跑部钱进」(指地方争取中央财政资金)这条路会愈来愈难走。

  四、寅吃卯粮的畸形发展路径行不通了。五、经济成长不能光靠投资、房地产支撑了。六、指望大陆政府推出大规模刺激政策不可能了。七、在「新常态」面前偷懒耍滑过不了关。

  其中,对于「跑部钱进」现象,文章批评,过去的现象是,「比起招商引资,跑部委要项目资金来得干脆,没有风险,何乐而不跑?」为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地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文章说,「这种发展『靠部长』的思路,反映出对市场过度干预的畸形心态,同时也助长了恶性寻钱路的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日前分析,当下描述大陆经济绕不过去的词汇就是「新常态」,这也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区别往年的最大特点。

  整理大陆官方媒体报导和官方公布的新闻资料显示,「新常态」一词是习近平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于考察判断大陆当下的经济状况。

  习近平7月29日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再提「新常态」。

  在今年11月北京亚太经济合作(APEC)会议上,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的含义:速度—从高速成长转为中高速成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说,新常态将给大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2月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5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正式提出大陆「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备受外界关注。

  回顾201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习近平出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于习近平已党、政、军大权在握,又将经济权力握在手中,外媒华尔街日报和大陆公共知识份子姚监复等都曾评论,习近平大权集于一身,李克强角色弱化。

  如今,连对大陆经济的论述,习近平「新常态」似乎已逐渐取代「李克强经济学」,成为大陆官方分析和解释中国大陆经济的新代表词。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5 22: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