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让读宪法成为民众的习惯

作者:智园行方  于 2014-12-13 16: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时论杂谈|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12月而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这一天,在微博、微信圈里悄然兴起一件流行事,就是倡导公民读一遍宪法。通读长达万字以上的宪法原文,对于法律工作者以外的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但这件事在“短、平、快”特征十分明显的新媒体平台流行起来,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也值得引起思考。

    宪法与我们关系如此之近,但在我们日常见到的文字中,很少会有宪法的条款出现。没见到并不说明它不存在,相反,却是宪法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我们时刻在呼吸着空气,每时每刻都不能没有空气。如果失去了空气,我们就会窒息;如果污染了空气,我们就容易生病。作为现行所有法律的母法,宪法的每一条规定,都与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阐明公民义务、规范国家运行、界定社会秩序的基础,宪法的这种地位是否稳固、作用是否发挥、实施是否有力,直接决定了我们国家发展进程能否顺畅。实践证明,宪法执行得好、维护得好,就能使国家这艘巨型航船劈波斩浪、平稳前行。

    现今的人们很难体会没有宪法的日子,也无法穿越回溯到历史的某个片段去感受一番。因为没有感同身受,看问题往往就容易缺乏厚度,评价也容易缺乏辩证客观。我们需要站到时间的纵轴高处,用探底视角去观察中国法治史,从不同的历史刻度,看到中国法治进程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也需要站在世界地图的经线东侧,用平扫视角去观察世界各国的法治现状,从不同的经纬度,看到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立法、司法、执法的曲折艰难。

    这一切,能让我们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到,拥有一部长期稳定、执行有力的国家宪法是多么弥足珍贵。也许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也许还有历史阶段的局限,随着新形势发展和新情况出现,宪法还会进行第五次、第六次甚至更多次修正,但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大声地说,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宪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它能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它能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它让我们的国家不再折腾,它让我们的社会不再动荡,它让中国老百姓安居乐业。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对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起点,作为一种纪念和宣传载体,维护宪法、宣传法治有了标志性事件。国家宪法日的度过,对公民来说同样是一个重要起点,在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通读宪法、尊崇宪法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正如一篇“转、评、点赞”较多的微帖中说的那样:“它(宪法)很长,字数很多,读起来也会有些枯燥,但读完它有助于我们更加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发展,更加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更加懂得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休戚相关,更加尊重宪法、爱护宪法、在各自身份岗位上都自觉执行宪法。”

    当通读宪法成为新媒体平台的流行时尚,建设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法治社会就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希望。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8 20: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