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 明朝家书《了凡四训》(3)

作者:清静一然  于 2015-1-21 01:32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关键词:了凡四训

 

袁了凡先生(1533-1606年),本名袁黄,字坤仪,生于浙江嘉善(后也居于江苏吴江)。明末举人和进士,作过河北宝坻县知县,后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并任军前赞画(参谋长),和提督李如松入朝对日作战,后罢职归乡嘉善。朝廷追述其征讨日寇功绩,赠封为“尚宝司少卿”官衔。袁黄是明朝卓越的思想家,他对文学、禅学、军事、水利、医农、教育、屯田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是一位全才,著书三十余部,其中几部收入《四库全书》。作者以其毕生学问和修养,融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用自己亲身改造命运的经历,写给儿子这篇“戒子文”,改变了传统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观点。曾国藩将该书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胡适称它为研究中国中古思想史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云谷禅师接着说:古圣先贤著作里面所说的,的的确确、明明白白的教训,我们要相信,而且,佛教经典里面讲,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云谷禅师讲到有求必应时,特别加强语气说,妄语是佛门大戒,诸佛菩萨怎么会欺骗人呢?这些话都是帮助了凡增进信心。

 

   我们凡夫不能无求,我早年心里也是有希求。章嘉大师看出来了,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是他老人家教我求的方法。袁了凡是云谷禅师传他求的方法。章嘉大师告诉我:你在真心祈求的时候,没有感应,求的时候没有感应,这是什么原因?你自己有业障。障碍在自己本身,本身有业障,不在外面。只要把业障除掉,感应就现前,有求必应。我向老师请教说:业障怎么除掉?他跟我说:忏悔,忏除业障。怎么忏除?老师说:以后不再做。譬如,我们起了不好的念头,说了不好的话,做了不好的事情,现在知道这是罪过,这是错了,从此以后,我不再错了,这叫做真正忏悔,这样才能消除业障。我们需要耐心、需要时间来消除。了凡先生用十几年的时间,我也用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时间,你没有这么长的时间不行。不是说断就断,哪有那么容易!毛病习气自己一定要克服,常常提醒自己。

 

  了凡听了之后,心里还有疑问,进一步向云谷禅师请教:孟子曾经说过,凡是求起来可以得到的,都是自己心里面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道德仁义,这是我可以求得的;功名富贵,身外之物,如何能够求得?云谷禅师毕竟是老修行,而且是一个真正修行得道之人,也就是我们中国俗话称,真正开悟、真正契入佛菩萨境界的人。他告诉了凡:孟子的话没有错,你错解了。禅宗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就是指我们的心地。祸福吉凶都是念头变现出来的,不离方寸。我们求感应,从真心里面去求,所以,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你要懂得求的道理,你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哪有求不到的?

 

  我们今天求,最重要的是通。什么叫通?通就是贯通空间维次;我这样说,现代人比较容易理解。用什么方法来贯通?用真诚心。什么叫诚?什么叫真?真就是没有妄,不是虚妄,一丝毫的虚妄都没有。什么叫诚?清朝晚年,曾国藩先生说得好,他在《读书笔记》给“诚”这个字下一个定义,“一念不生是谓诚”,这个定义下得非常正确,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叫真诚。真诚心就是自己的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真心本性里头变出来的,你把真心本性找到了,哪有求不到的道理?

 

   大师这些开示,句句话都非常重要。云谷禅师接着说:我们想求,不论是求内在的德行,或者求外在的资生之具,就是我们生活所必需的,如果你不反躬内省;这个求是反躬,回头,你要向内心里面去反省。向内求,你能求得到。如果你不能够反省,不能够充实你的德行,只是向外面攀缘,你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道”就是你求的方法,你求的理论。譬如,像现在我们在许多资讯里面看到、书店里面看到,世间有些商业巨子他们成功了,写出他们自己奋斗成功的经验教训,提供一般人做参考。你用他们这些理论方法去求,你要是求得,得到了,那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你还是得不到。为什么?你不是向真心里头求,你不是向心性里面去求,这种求法,必然是内外双失,故无益。我们看今天社会,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这一段是大师提醒了我们。

 

  云谷禅师问了凡:孔道长算你的命,你这一生的流年怎么样?了凡老老实实向云谷禅师报告。云谷禅师说:你回过头来自己想想,你应不应该得科第?你应不应该有儿子?了凡听了云谷禅师的话,想了很久,说:不应该。了凡是个读书人、聪明人,他想一想,想出了不少的理由。了凡一回头、一反省,就把自己的毛病找出来,这个难得。所以,平常很少说话的云谷禅师,禅师是不太跟人说话的,有的时候一天一句话都不说,他能跟了凡说这么多的话,不容易。这也是古人所谓,真正遇到知己,才说了这么多话。

 

   了凡说:我不是官场当中的人物,我自己福太薄,没有福,怎么能够去考中科第?再加上缺点很多,不能够积功累行,从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福德,自己做不到。太繁琐的事情,又不愿意做。还不能容人,心胸狭小,容不了人。喜欢出锋头,喜欢压别人,把别人压下去。心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轻言妄谈,说话不通过大脑,随随便便妄说。像这些都是薄福之相,我这么一大堆的毛病,天天在造业,当然没有办法考中功名。

 

  了凡接着说,他也不应该有儿子。他有洁癖,好洁,变成了洁癖,这怎么能有儿子?这是第一个不应该生子的原因。和气非常重要,他没有和气,常常喜欢发脾气。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讲的贡高我慢、狂妄自大,没有把别人看在眼睛里头。这是第二个不应该生子的原因。慈爱是生生之本。他没有爱心,心地很残忍,残忍是不育之根。他对自己的名节非常爱惜,因为爱惜自己的名节,就不能够舍己救人。这是不应该生子的第三个原因。他喜欢说话,喜欢发牢骚,喜欢讽刺人,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别人下不了台,也就是喜欢捉弄别人。这是不应该有儿子第四个因素。欢喜喝酒,常常喝醉,伤害自己的精神体力。这也是不应该生子的因素。喜欢彻夜长坐,晚上不睡觉,不知道保养元神,这些都不应该有儿子。纵然生育,那个儿子也短命。反省反省自己的毛病,实在是太多了。

 

    下面这段话是至理名言,我们要细心去玩味。了凡先生这样一反省之后,云谷教导了凡,他说:岂独是考功名而已!世间大富大贵之人,家里有千万财产的人,定是千金人物;拥有百万财产的人,定是享有百金福报的人。他要有这个福分才行;他过去生中没有修福,他怎么能够得福报?过去生中修积得厚,这一生中得大福报;过去生中修积得薄,他就得小福报。没有修福,应该饿死的,也是过去造的罪业深重。这个报应是自己作自己受,与老天爷、与鬼神、与佛菩萨毫无关系。所以,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换句话说,老天爷对于一切众生确实是公平的。此地这个老天爷,实在讲就是自然的果报。确确实实没有加丝毫成见、没有加丝毫意思在里。

 

   接下来,云谷禅师藉着一般人的知见,告诉了凡积功德的重要。他举例说:就像生孩子,也要看这个种子怎么样。百世之德;积了一百代的功德,定有百代子孙来保他的福。十世之德;定有十代子孙保它。积了两代、三代的功德,就有两、三代子孙来享福。那些只有一代福报,绝后的人,定是功德极薄。“百世之德”,我们在历史上所看到的夏、商、周,夏享国四百年,商享国六百年,周享国八百年,这中国历史上是长的,祖宗有德。周朝能享国那么久,文王、武王、周公,他们所累积的功德。不在王位的,孔子是教学,以大公无私,真诚爱心,有教无类,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他积的功德大。我们今天看到孔家的子孙,大概是传了七十多代,受到国人的尊敬。像中国历朝的帝王,明朝太祖以及他的先人,累积的大功大德,所以,能传十七代,能够享国二百七十多年。我们再看看世间人,一般富贵人家,传三代的、传二代的,这个社会已经不多,但是,还能见到。一代就完了,甚至于自己晚年的时候破产,我们常常看到。这是什么情况?德至薄。他没有积功累德,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自私自利;纵然做一点好事,也不舍弃名闻利养。他做好事,没有条件的好事他不做。他做的这些好事,在社会上做一点慈善事业,他必须要有代价,要以得到大众的褒奖、政府的奖励,他才肯干;他为这个干的,不是真心。这是假善,不是真善,这是德至薄。

 

   举出这些例子之后,教他针对自己缺点,彻底改过自新。云谷说:你今天既然晓得你的过失,你已经说了这么多,你很清楚,为什么考不取功名?你把你考不取功名的这些过失统统改过来。为什么你没有儿子?现在你一反省,你也知道,你要把这些过错统统改正过来,彻底刷新改正。一定要积德。过去你做的缺德的事情太多了,贡高我慢,常常以自己的才智去压别人,处处好强、好胜,不能容人,这都是缺德,要改过来。你的心量太狭小,要能包容一切,一定要拓开心量,拓开心量的人有福。一定要和爱,一定要修养。喜欢喝酒,喜欢熬夜,这都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精神,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云谷禅师提出这几个重点教他,改毛病,要认真去修学,修善积德。以前已经过去,不要再去想它。此后的一切,譬如今天刚刚出生。人只要能够改过自新,就能够超越命数,命数拘他不住。书经太甲篇上说,自然的灾害,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挽回的。个人所造作的罪业,遭受恶报这是无法避免的。自然环境也是随著人心来转,如果这个社会人心善良、淳朴,我们居住的环境它就转好,所谓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共业是大家共同来造作的,这就变成自然灾害。社会大众共同造的业,个人有办法避免。这是真理,这是事实的真相。自己所造作的,那就变成个人的吉凶祸福,这是无法避免的。云谷禅师又引用《诗经》上面的话说:天心是爱心,无私的爱心;天心是公平的爱心,平等的爱心。我们自己能够修养,把自己的心愿提升到大公无私,平等的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当然,福在其中;不求,福报也现前。

 

   云谷禅师说:古大德太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孔先生算你不能考中科第,命中没有儿子,这是你前世、你过去生中造的,你造的这些不善业,算是上天注定,因而这还可以避免,可以改变。只要你改过自新,全力去做善事,多积阴德。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你的德愈积愈厚。这是你自己造的福,别人抢也抢不走,当然自己会得到果报。《易经》上也说,趋吉避凶。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这一句话就讲不通了。《易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经常行善的家庭,必定有多余的福报传给子孙。这些话你相信吗?

- 根据净空法师讲解增删选编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9 00: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