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赖德胜:人工智能是就业“杀手”还是“助手” [2017/05]
- 转:邓小平文革受“迫害”住地曝光 网民表“惊诧”,纷纷求迫害(图) [2017/04]
- 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2018/06]
- 中国高铁负债超5万亿! [2019/05]
- 我为什么不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此推前至9000多年 [2019/10]
- 回国随记4-1:几个小故事 [2016/08]
- 阿里巴巴陷入滑铁卢,并非意外 [2020/12]
- 2017,阿里巴巴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2016/11]
- 這是不是真的?牛彈琴說…… [2020/05]
- 中国新(警察法)出台,与西方国家警察法靠近?(转) [2018/12]
- 萨德实质性部署了,《观察者》又赢了! [2017/04]
- 深度解读国际油价跳水的背后原因 [2014/12]
- 救市第四日 证监会终于酒醒了 [2015/07]
- 评《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 [2017/02]
- 現在高喊統一是過嘴癮而已 [2020/01]
- 比特币瘪了吧?! [2018/01]
- 中藥治療瘟疫的統計實例 [2020/05]
- 走吧,回家吧,底(低)端的父老乡亲 [2017/11]
- 回国随记2:消失了的童年世界 [2015/12]
- 和平時期美國敢實施反人類的生化攻擊? [2020/02]
- 短评《没有民主和自由 国家强大是人民的灾难》 [2016/11]
- 读尹胜先生《缺乏自由意志与独立思想的中国群体》后留记 [2017/02]
- 郭松民: 朝鲜确实被美国摧毁过 [2017/09]
- 从TikTok案看民主幼稚病 [2024/03]
这几天关注这次外交活动的媒体不断的刊发大量的分析文章,探讨事件的进展和走向。《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称,日本政府矢口否定11月7日有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与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官古内正太郎签订的中日四点共识,‘’ 这不禁让人怀疑,日方并没有把四点共识作为推动中日关系走向改善的重要条件,而只是将其作为实现首脑会见的“踏脚石”。‘’领导人不能“为了见面而见面”。见面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两国关系转好的开端,相反,没有任何成效的领导人会晤反而会对两国关系产生副作用。近几个月来,双方通过外交渠道就克服中日关系政治障碍进行了多轮磋商,付出了巨大努力。日本需要想清楚,是否能随意挥霍来之不易的成果以及承受中日关系恶化的严重后果‘’。并称‘’日本否认共识,将会失信于国际社会‘’。
其实,认真分析整个事件过程,并结合两年来安培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外交努力,无不以突破对中国的外交困局为中心展开。因为自中日由于钓鱼岛争端以来,中国表现出强硬捍卫领海主权的姿态,并且迅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实现了巡航钓岛常态化,大大出乎日本和美国所料。两年来事态的发展,更使得日本外交陷入困境,特别是对周边存在领海争端,二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国家的外交基本被冻结,三国首脑例行年会被中国叫停,韩国上下一致几乎到了与日本清算旧仇新怨的地步,安倍亲自出马大甩金钱的东南亚外交也并未取得预想成果,这一切都与中国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有直接的关系,在强大的中国经济盘活亚太经济的能力驱动下,和中国竭力整合亚太金融和地区经济而推出的亚投行,一路一带前景极具光明的的吸引力下,日本政治经济在亚太被边缘化的趋向已经显现出来了,这也反映在日本国内民众对安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创新低的态度上。总之,安培政府内外交困几乎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了。
如果中国政府能够继续保持两年来的高压态势,其结果会进一步压缩日本的战略空间,综合战略优势会进一步向中国倾斜,极其有利于推动中国的亚太国际战略走向纵深,可惜的是临门一脚,有可能被蹩脚的外交运作毁于一旦。
各种迹象表明,外交部门安排习安会没有和韩国作深入的解释和沟通,以至韩国总统突兀的提出恢复三国首脑例会,使中国对日外交立即陷入被动,就像作者在《 APEC习安会的意义和影响 》里所讲的,无论中国作出什么响应,都会对内外产生消极影响,最坏的可能是摧毁两年来建立的对日外交舆论制高点,和对内业已形成的民族凝聚力,进而丧失外交上形成的政治和经济对日优势,只剩下宣示主权的海巡和军事的手段,延续目前的常态。
另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是,外交部门为什么一定要促成这次会面。从有关信息分析,基本上可以肯定的原因有:
1,为了把这次APEC开成一个圆满的会议,对世界宣示亚太地区经合组织的团结,发展的愿望和形象,从而给世界经济振兴以强烈的信心。问题是亚太地区的地缘冲突和个层次的矛盾对立是可以通过一次会议掩盖和解决得了的么?这些问题的存在难道不是正常的吗?放眼世界那个地区没有矛盾和冲突?其实应该以平常心态看待,让矛盾和冲突摆在世界面前共同应对,才能以静制动,掌握主动权。
2,通过这次会晤宣示泱泱中国的和谐国际,和平发展理念,给周边和世界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的国家和地区以互信和信心。这里仍然存有的经济问题是,欢迎中国崛起的并意愿共同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并不需要被过度灌输此理念,而不希望中国壮大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无论中国如何作出努力,它们依然不欢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这是需要彻底明了的,在对外政策上必须一以贯之体现出来的,只有等中国强大到足以够的地步,这些国家才能正视现实,改变观念,不是强求更不可能是让步可以换来的互信和谅解,因为这是国际事务,不是国内事务。正在澳洲里斯本举行的G20,会议一样是国际经济性质的会议,由于乌克兰事件,普京总统得到西方国家的起码尊重了吗,看看英国首相,加拿大总理,澳大利亚总理的毫不掩饰的粗鲁言语和行为,再看看普京总统受到的待遇,中国外交部门是否能从中体悟到点什么。自二战后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以来,日本就一直奉行脱亚入欧的理念,直到近年来积极配合美国的重返亚太政策,才意识到日本是东亚离岛国家。但是其政治外交已经渗透了西方的弱肉强食的理念,中国对日外交策略似应参考西方国家对俄的手段,以及美国对日外交政策。
由此看来,有关方面非常有必要总结此次外交行为的得失,中国虽然一贯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但是建立起一套即时有效的与紧密友好国家的沟通机制,并在重大问题上协调相关立场,将会有助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落实和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猜疑和冲突。
冷静的分析一下,如果这次中国政府一如既往的置日本要求不理,仅以外交部门出面接待安培一行,把两国的争端摆到桌面上,中国又能有什么损失呢,以作者来看近长远利益远远大于尴尬的会面带来的后期负面后果,毕竟现在世界上谁不知道中日争端,而且由于美国的施压,日本也不得不遵从美国的指令,远离中国复兴亚洲经济的宏伟计划,仍然把自己与亚洲主流经济割裂开来。
正在进行的G20峰会才是西方重视的近期高密度的国际会议,美日澳三国会议达成的进一步加强亚太军事合作,安培的脸笑成一朵大樱花了。普京借口国内事务想早早离开冰冷的会场。热闹过后,中国外交对日本的舆论战不得不隆重上演,不过,如《人民日报.海外版 》所警告日本的‘’失信于国际社会‘’,并需要对‘’后果负责‘’的言论最好还是不要使用了,因为日本从开始策划此次行动,就没有把承诺和责任承担起来,极力邀约的双方最高领袖会谈,只是不想被中国和亚洲进一步边缘化罢了。以后日本依然会故伎重演,不会到此而终。
最后,作者想提出一个深度的问题,以结束本文。这个问题就是,以中日一衣带水如此相近的地缘关系,并且分别占居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的位置,加以数千年来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恩恩怨怨,有多大的机率两国 可以摈弃前嫌,在政治经济上携手合作,共创亚太及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远景,又有多少几率美国会坐视其从属国日本走向中国而袖手旁观?答案应该在每个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