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赖德胜:人工智能是就业“杀手”还是“助手” [2017/05]
- 转:邓小平文革受“迫害”住地曝光 网民表“惊诧”,纷纷求迫害(图) [2017/04]
- 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2018/06]
- 中国高铁负债超5万亿! [2019/05]
- 我为什么不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此推前至9000多年 [2019/10]
- 回国随记4-1:几个小故事 [2016/08]
- 阿里巴巴陷入滑铁卢,并非意外 [2020/12]
- 2017,阿里巴巴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2016/11]
- 這是不是真的?牛彈琴說…… [2020/05]
- 中国新(警察法)出台,与西方国家警察法靠近?(转) [2018/12]
- 萨德实质性部署了,《观察者》又赢了! [2017/04]
- 深度解读国际油价跳水的背后原因 [2014/12]
- 救市第四日 证监会终于酒醒了 [2015/07]
- 评《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 [2017/02]
- 現在高喊統一是過嘴癮而已 [2020/01]
- 比特币瘪了吧?! [2018/01]
- 中藥治療瘟疫的統計實例 [2020/05]
- 走吧,回家吧,底(低)端的父老乡亲 [2017/11]
- 回国随记2:消失了的童年世界 [2015/12]
- 和平時期美國敢實施反人類的生化攻擊? [2020/02]
- 短评《没有民主和自由 国家强大是人民的灾难》 [2016/11]
- 读尹胜先生《缺乏自由意志与独立思想的中国群体》后留记 [2017/02]
- 郭松民: 朝鲜确实被美国摧毁过 [2017/09]
- 从TikTok案看民主幼稚病 [2024/03]
股市政治学,也是对救市第二周的总体概括。当代社会生活,无论个人与整体,也无论中国还是外国,离开政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政治观念和社会政治生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明显,而且不容忽视。这是个大的题目,只要你对这个论断有个人的判断,你就是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就是进行政治思考了的。
政治对中国人来讲几乎更是须臾不能离开的。那么中国特色的股市讲政治,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本来国人做事都是讲政治的,在过去年代讲究一切都要‘’政治挂帅‘’,后来讲究‘’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挂帅‘’论,推出来典型的‘’黑白猫‘’论,经济建设就成了一种挖空心思的抢老鼠运动。当任何的社会行为形成整体的运动趋势时,从政治学角度看,这就是政治,因为它必定影响和改变原有的社会政治生态和格局,推动社会变革,和改变社会运行轨迹。所以说,把改革开放作为旗帜和口号的经济建设,仍然是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经济运动。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建设实践,实际上就是在不停的经济运动当中实现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最初的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摸石头‘’,到全民经商运动;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经济理论和模式全面西化,只讲GDP不顾一切代价的经济模式;等等,处处保留和发扬着‘’全民运动‘’的思维和行为。我们暂且不谈这种运动式经济模式的优劣,但是有一点必须得预防的是,运动式经济模式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因为这种形式必须不断的找到或者制造新的经济热点或新的规划,用新的运动推动完成或替代旧的热点,无论从社会学还是从经济学,即使从政治学和心理学方面看,都不是长久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比如说全国‘’农业学大寨‘ ’,‘’工业学大庆‘’,‘’上山下乡,接受工农再教育‘’等等,实践证明,这只能是局部的短期的速效的社会行为,不仅不能延续,而且必须得迅速矫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新的熱焦点代替它,让人们迅速淡忘它。
可惜的是,政治经济学科在中国已经式微衰落,越来越不被重视,以致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以矢速的方式前进,但总找不到准确的方向和定位,总是在运动式经济模式中重复运行,不断寻找新的热点来刺激经济神经,把实践中的问题转移或置后,使问题越来越重叠交叉复杂化,成为深化改革道路上难以逾越的深层障碍。这是拜谁所赐呢?为了突出经济第一的主题,我们其实可以创新这个学科,叫做:经济政治学,应该符合当代思维潮流吧。
写到这里,有人会说你啰嗦这么多,跟你的题目有什么关系?当然有,一是因为政治的问题,必须从宏观角度去探讨才能解释明白,如果就个体着手,那就会陷入一目障叶,不见森林的境地,很可能滑入人为的斗争漩涡中。其二,对照股市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从上文里是不是能很清楚认识到其政治特征呢?我想是的。
且不论过去,就此次股市股灾的发生和这两周的政府救市行动,体现出股市的政治性再分明不过了。
其一,在政治大节日(7.1)和国际重大事件(6.30亚投行北京签字仪式)发生前,各方全力打造股市的繁荣鼎盛局面,应该是被默许的,发明“改革牛”和“全民改革红利市”的政治性股市新词汇,年初就急迫的推出沪港通,及QFII外资合格帐户入市, 人为地带有政治和经济目地操作手法极其明显。
其二,由于监管部门长期监管不力,及对全面政治经济形势的错误判断,和应对突发股市异变的预案措施缺失,致使在股市断崖式下跳发生时,不能及时反应,造成世界股市史上多项罕见的灾难记录,几乎引发政治性动荡事件,逼迫政府不得不采取强力措施,以防发生全面系统性风险。此时股市完全被迫抬高到政治层面了。
其三,在各项救市举措里,人们看到的是政策性的,强制性的指令,与正常的政府指导性,引导市场走向措施并不相同。以救市稳市为目地的,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无可非议。我们探讨的是其典型的政策市的外显,政策市当然就是政治市。
其四,中国股市是非专业市,就是说不是以债券经纪人和职业经纪人为主的市场,而是以众多小投资人为主的非专业性,散户市。据《信息时报》记者刚刚发布的股民人数调查显示,直接入市股民超过9000万,这个数字是中国总人口的近十五分之一!而且这里边有许多人,是变卖或抵押了个人或全家的财产,甚至把命运(如借助杠杆入市)都押注了的,如此规模的股民的民意趋向,当然就是不折不扣的政治指标。股市的风吹草动,所涉及和受直接影响的国民何止9000万?这就成了大政治了。这次股市风波,实际上就是直接管理部门,不讲政治或者说政治失准而失控的。说明二十多年来股市监管部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亟待提高。这不是玩笑。因为如果出于为国为民大局着想的高度政治觉悟,完善的股市法律法规不可能二十多年完不成,也不可能给所谓的‘’恶意‘’做空可乘之机,要知道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就出如此状况,如果发生在放开之后呢?如果有人说在此讲政治可笑,那什么时候讲?此时不讲政治的观点,才是有真正政治目的政治观点,为什么?因为在引导你不讲政治的时候,它们却悄悄的达到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目标!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文讲的政治是较单纯的政治学意义上的政治,是中性的,不带有阶级的,斗争的含义。有意思的是,有人预测并坐等17,18日多空大会战,并认定近将会是最后决定股市走向的总决战,理由是期货交割期,这实际上就是股市政治学研究的不透彻,只讲经济不讲政治的表现,事实上也证明在政治稳定压倒一切的当下是不可能发生的。这里的道理在于:资本是逐利的,嗜血的,但是它是嗜别人的血和命的,如果让它的主人出血或搭上小命是不可能的。
从救市第二周股市的综合表现来看,其救市特征依然显著,这表现在每天的交易总量依旧低迷,新入市资金流仍然来自救市通道,场外游离资本入市积极性并不高,处于观望状态的多。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本文旨在披露股市和一切经济领域中存在的政治性因素,有时甚至会主导经济,这是一种客观性,资本主义的美国也一样。不表明作者赞成或反对这种现象,因为一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是人为定制的,不同于自然界的规律,一切的功过应当因事,因时,因地而定。比如这次中国股灾的政治性救市行动,完全避免了一次不可想象系统性风险的发生,不能说是失策的,虽然股市愈后有很多棘手的事情要弥补。
有趣的是,在中国股市上下讲政治的时候,诸如高盛,《金融时报》等多个外资机构和媒体,也转而支持中国股市向好利多的观点,抛弃了仅仅一个多月前的“空论”,也讲起政治了。这里有很多隐藏的东西值得探讨,但是继续保持对中国的舆论影响力,及继续保持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盈利能力,恐怕是最大的原因,毕竟没有谁愿意步GOOGLE的后尘,放弃世界最具盈利潜力的中国市场。因此,笔者还可以大胆的‘’预测‘’:今后国际股市,尤其是美、日股市,将不再可能爆发如此大规模的股灾了,因为我们的股市政治学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它们的管理行为,如果它们任由股灾发生,将会影响到其资本和社会运行模式的信誉,在与中国争霸中落于下风。
救市第三周会发生什么?虽然分析股市各种指标和曲线能推论一些,但我更愿意从股市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大盘仍然会稳中现小幅震荡,偶有破4000点,但资金依然低量流动,再谈空多毫无意义,因为大盘是最终指向指标点位4500的,不管多么难解释,这是个既定的政治坐标。入市的求利的机会不会太多,个股选择要靠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