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赖德胜:人工智能是就业“杀手”还是“助手” [2017/05]
- 转:邓小平文革受“迫害”住地曝光 网民表“惊诧”,纷纷求迫害(图) [2017/04]
- 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2018/06]
- 中国高铁负债超5万亿! [2019/05]
- 我为什么不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此推前至9000多年 [2019/10]
- 回国随记4-1:几个小故事 [2016/08]
- 阿里巴巴陷入滑铁卢,并非意外 [2020/12]
- 2017,阿里巴巴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2016/11]
- 這是不是真的?牛彈琴說…… [2020/05]
- 中国新(警察法)出台,与西方国家警察法靠近?(转) [2018/12]
- 萨德实质性部署了,《观察者》又赢了! [2017/04]
- 深度解读国际油价跳水的背后原因 [2014/12]
- 救市第四日 证监会终于酒醒了 [2015/07]
- 评《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 [2017/02]
- 現在高喊統一是過嘴癮而已 [2020/01]
- 比特币瘪了吧?! [2018/01]
- 中藥治療瘟疫的統計實例 [2020/05]
- 走吧,回家吧,底(低)端的父老乡亲 [2017/11]
- 回国随记2:消失了的童年世界 [2015/12]
- 和平時期美國敢實施反人類的生化攻擊? [2020/02]
- 短评《没有民主和自由 国家强大是人民的灾难》 [2016/11]
- 读尹胜先生《缺乏自由意志与独立思想的中国群体》后留记 [2017/02]
- 郭松民: 朝鲜确实被美国摧毁过 [2017/09]
- 从TikTok案看民主幼稚病 [2024/03]
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建筑、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平安保险、中国移动分列前10位。
(500家上榜企业的总营业收入约为30.77万亿元,较去年增长1.2%;净利润达2.74万亿元,增长约1.5%;营业收入和利润增幅较去年(分别为5%和6%)均出现明显下滑。今年企业上榜的年营收门槛为96.08亿元。)
对比世界500强:入围数量连续10年增长,排名不断上升。中国两岸三地上榜世界500强的企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16年达到110家,比上年度增加4家。这已经是自2006世界500强以来中国企业数量连续第10年增加。2015年国家电网实现营业收入3296亿美元,跻身2016世界500强榜单第二位,仅次于跨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国家电网首次超过两桶油成为中国营业收入最多的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居2016世界500强第三位、第四位。这也是世界500强中首次有3家中国企业进入前五名。2016世界500强榜单中前50强的中国企业共有12家,比上一年增加了3家,其中内地企业11家。中国内地企业进入前50和前100强的数量再次创下了最好入围成绩。
央企民企:央企主要经济指标仍占半壁江山,民企持续发展中央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仍占半壁江山,地位特殊,贡献突出。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从上年的297家减至295家,营业收入占比75.94%,净利润占比76.76%,居于主导地位。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从上年的203家增至205家,营业收入占比24.06%,净利润占比23.24%;虽然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占比仍明显低于数量占比,但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了提升态势,在500强中的地位与贡献持续增强。其中,进入2016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达到16家,比上年增加5家,分别是万科、京东、万达、美的和恒大。
结构优化:重化工特征持续减弱,产业结构趋于改善中国企业500强的重化工特征持续减弱,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2016中国500强中有服务业企业157家,比上年增加了6家;制造业企业为261家,比上年减少了5家。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上升至40.53%,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下降至39.17%,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首次超过制造业,这与国民经济中服务业超越第二产业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的总体特征相吻合。
最大变化:中国企业500强营收首现负增长2016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59.46万亿元,同口径相比下降了0.98%;与2015中国企业500强相比,下降了0.07%,首次出现营收规模负增长现象。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依然较快增长,营业收入总额为27.1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35%,增速提升0.18个百分点。201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为26.52万亿元,较上年下降1.54%,增速下降4.79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上首次超过制造业企业500强。
大企业的挑战:仍然面临四大问题从榜单分析,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盈利水平偏低;其二,国际化经营水平仍然较低;其三,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其四,制造服务化趋势对服务业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造成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内生动力的不足。总体而言,从这次的榜单看:成绩与问题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并存,升级中国制造,擦亮中国品牌,打造中国企业,还要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