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赖德胜:人工智能是就业“杀手”还是“助手” [2017/05]
- 转:邓小平文革受“迫害”住地曝光 网民表“惊诧”,纷纷求迫害(图) [2017/04]
- 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2018/06]
- 中国高铁负债超5万亿! [2019/05]
- 我为什么不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此推前至9000多年 [2019/10]
- 回国随记4-1:几个小故事 [2016/08]
- 阿里巴巴陷入滑铁卢,并非意外 [2020/12]
- 2017,阿里巴巴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2016/11]
- 這是不是真的?牛彈琴說…… [2020/05]
- 中国新(警察法)出台,与西方国家警察法靠近?(转) [2018/12]
- 深度解读国际油价跳水的背后原因 [2014/12]
- 救市第四日 证监会终于酒醒了 [2015/07]
- 评《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 [2017/02]
- 萨德实质性部署了,《观察者》又赢了! [2017/04]
- 現在高喊統一是過嘴癮而已 [2020/01]
- 比特币瘪了吧?! [2018/01]
- 中藥治療瘟疫的統計實例 [2020/05]
- 走吧,回家吧,底(低)端的父老乡亲 [2017/11]
- 回国随记2:消失了的童年世界 [2015/12]
- 和平時期美國敢實施反人類的生化攻擊? [2020/02]
- 短评《没有民主和自由 国家强大是人民的灾难》 [2016/11]
- 读尹胜先生《缺乏自由意志与独立思想的中国群体》后留记 [2017/02]
- 郭松民: 朝鲜确实被美国摧毁过 [2017/09]
- 从TikTok案看民主幼稚病 [2024/03]
宋朝很富,富得流油。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如此描述宋朝:“历史进入了宋朝就好像从古代进到了现代” 。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用其他的数字比较一下就清楚了。明隆庆5年(1571年)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28年(1600),岁入400万两。明末天下大乱,在后金和农民起义的两面夹击下,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那么这种为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万两左右。
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500万两白银左右。 按照1两白银=1贯铜钱的兑换率,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年)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年前后),岁入约为3000-4000万两。数量仍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
可以说,宋朝的岁入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没有之一。
宋朝的官员的福利待遇也高。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 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宋真宗时外任官员不得携带家属,而家属的赡养费则由官府财政供应,月供米、面、羊等生活用品。此外,还有“公用钱”(即招待费),如节度使兼使相公用钱可高达二万贯,而且上不封顶,“用尽续给,不限年月”。公用钱之外,又有“职田”。诸路职官,各有职田,两京、大藩府四十顷,次藩镇三十五顷,直至边远的小县,尚有七顷。且“外官占田,多逾往制”,由佃户租种,官员坐享其成。
老百姓也很幸福。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从宋代开始,宋代大城市人口集中,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临安都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洲一样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极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宋朝的城市是灿烂的光明之城。因为宋朝不像唐朝一样实行宵禁,宋人有夜生活。一到夜里,宋人就自己的房间里、在家门口、庭院门口都点上了灯,因而到处都有灯光。在夜晚赶路游玩的人们都拿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因此在夜晚整个城市都在闪烁。在夜晚城市里灯火通明,叫卖声到天明。在“瓦子”、“勾栏”等固定娱乐场所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夜间饮食店铺生意兴隆,直到太阳升起街上一样挤满了人。冬月虽大雨雪,亦如此。游人不止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等少数的宋人,而是城里的广大的市民、大多数的宋人。《清明上河图》足以描述宋朝当时的富庶繁华了。
经济的发达造就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宋朝时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宋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始大量应用,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中晚唐的“金刚经”卷子;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记载是在晚唐;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在西方这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
但是,就是这样富裕幸福的国度,军事力量却很弱,弱得要命,最终丧失在外族的铁蹄下。
宋朝为什么军事力量弱呢?。首先是体制问题,以文制武。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后,为了防止五代十国割据混乱局面的重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起由皇帝直接控制的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他解除了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的兵权,提拔一些资历浅、易驾驭的年轻人充任禁军将领,并由文官主持的枢密院掌管军队的调动、招募、供给、训练、屯戍、拣选、迁补等军政,实行以文制武。
其次是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战斗力弱。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兵变得的政权,他很怕他的手下也这样做,所以将兵将分离,防止他们形成自己的势力,到了战争前夕才派遣大将领兵,搞得兵与将不熟悉,临时的组合,战斗力自然很差。而且宋朝规定禁军几年一换,各地禁军都会随时调动,防止势力坐大,这样反而使得士兵疲于奔命,战斗力大减。宋太祖还把一半禁军部署在京城附近,另一半屯驻外地,使内外相隔,互相制约。并经常调换军队的将领、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不致军队威胁皇权。
三是大量募兵,冗兵不精。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阶级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在宋朝竟成了阶级矛盾的释放阀。每当一个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如此就形成了 “冗兵”。庆历年间,宋军总人数竟然达到了125万之巨,考虑到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1亿人左右,这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要命的是这125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多得泛滥,自然不精,如此庞大的军队,成了就业的主要载体,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富而弱,自然引来垂涎和贪婪者。自1235年到1279年,长达44年间,蒙古帝国一直对宋朝发动战争,最终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