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赖德胜:人工智能是就业“杀手”还是“助手” [2017/05]
- 转:邓小平文革受“迫害”住地曝光 网民表“惊诧”,纷纷求迫害(图) [2017/04]
- 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2018/06]
- 中国高铁负债超5万亿! [2019/05]
- 我为什么不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此推前至9000多年 [2019/10]
- 回国随记4-1:几个小故事 [2016/08]
- 阿里巴巴陷入滑铁卢,并非意外 [2020/12]
- 2017,阿里巴巴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2016/11]
- 這是不是真的?牛彈琴說…… [2020/05]
- 中国新(警察法)出台,与西方国家警察法靠近?(转) [2018/12]
- 深度解读国际油价跳水的背后原因 [2014/12]
- 救市第四日 证监会终于酒醒了 [2015/07]
- 评《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 [2017/02]
- 萨德实质性部署了,《观察者》又赢了! [2017/04]
- 現在高喊統一是過嘴癮而已 [2020/01]
- 比特币瘪了吧?! [2018/01]
- 中藥治療瘟疫的統計實例 [2020/05]
- 走吧,回家吧,底(低)端的父老乡亲 [2017/11]
- 回国随记2:消失了的童年世界 [2015/12]
- 和平時期美國敢實施反人類的生化攻擊? [2020/02]
- 短评《没有民主和自由 国家强大是人民的灾难》 [2016/11]
- 读尹胜先生《缺乏自由意志与独立思想的中国群体》后留记 [2017/02]
- 郭松民: 朝鲜确实被美国摧毁过 [2017/09]
- 从TikTok案看民主幼稚病 [2024/03]
中美差距惊出我一身冷汗
中国尽管有 14 亿人才可资利用,但美国的开放性使它能够利用和结合 75 亿人的才能。
——李光耀
刘鹤再度访美,与特朗普会面。中美贸易战最终得以避免,握手言和。这再次证明,美国的“漫天要价”只不过是特朗普“交易的艺术”而已,印证了本号在“中美斗鸡博弈谁会赢”的分析和推演。
尽管特朗普表态要“放中兴通讯一马”,但无论如何,中美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已经猛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美国不反对中国的崛起;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不能过高估计中国的实力。特别是某些人认为“中国实力已经超越美国”的梦呓,不仅是自我麻醉,也刺激了美国人的“不爽”,自找麻烦。
中美实力差距究竟多大?我们不防听听大师的观点。
“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
奈认为,特朗普上台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但不必过度担心:
• 如果美国能在后特朗普时代,重新吸取与他人一起运用强权,和以强权凌驾于他人的教训的话,它就能恢复其领导地位。这需要克服伴随特朗普上台所出现的单边政策和态度。
奈认为,即使特朗普能连任,美国的实力依然是中国难以比拟的:
• 人口: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美国是唯一一个预计到了 2050 年,还能为全球人口增长做出贡献的发达国家。
• 能源:10 年前,美国似乎完全依赖进口能源。如今,页岩革命将美国从能源进口国转为能源出口国,北美有望在未来 10 年中实现自给自足;而中国则越来越依赖进口能源。
• 科技:彰显本世纪实力的科技有生物科技、纳米科技和下一代资讯科技,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尽管中国的实力在增强,但在这些科技的研究、发展和商业化方面,美国仍是全球领先者。
• 教育: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排名,世界排名前 20 的大学,美国就占了 16 所,没有一所来自中国。
• 美元:在世界各国政府所持有的外国储备中,只有 1.1% 是人民币,而有 64% 是美元。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构成其记账单位“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的货币篮子中时,许多人认为美元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所占比重此后有所下滑。可靠的储备货币取决于有深度的资本市场、诚实的政府以及法治。所有这些,中国在短期内都不具备。
• 地缘:美国拥有中国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美国被海洋环绕,中国与 14 国相邻,并与其中一些最重要的邻国有领土纠纷,如印度、日本和越南。这限制了中国的软实力。
美国最强大的地方是什么?李光耀给了一个深刻的回答。奈说:
• 我曾问李光耀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会超越美国。他说“不会”,因为中国尽管有 14 亿人才可资利用,但美国的开放性使它能够利用和结合 75 亿人的才能,创造力比中国更强。
▲李光耀与邓小平
基辛格:许多中国人错误认为“美国已经盛时不再”
在大国博弈中,误判的后果是严重的。基辛格告诫:
• 许多中国人也许认为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已经盛时不再。但各种迹象表明,中国领导层明白,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会维持相当强大的领导力。
在基辛格看来,中美关系趋于紧张的另一个原因是两国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有着重大差异。如何管理这种差异,构成了重大挑战,尤其是遇到特朗普这种“怪异的拳法”。基辛格说得透彻:
• 美国的政策着眼于务实,中国则偏重概念。
▲中美文化差异
• 美国从未受过邻国威胁,中国的边境四周却无时无刻不强敌环伺,虎视眈眈。
• 美国人相信每一个问题都有解决办法,中国人却认为一个问题的解决只会引起新的问题。
• 美国人对眼前形势一定要拿出结果,中国人注重的则是大局的发展。
• 美国人制定实际“可以做到的”计划,中国人只确定总的原则,进而分析它的走向。
• 中国人的思维部分地受到了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但越来越趋向于传统的中国思维方式。美国人对两者都缺乏直观的和深入的理解。
• 中国和美国在各自的历史中,只是在最近才充分参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中国自认为与众不同,基本上自家管自家的事。
• 美国也认为自己独一无二,也就是说它是“例外”,但它相信自己在道义上有义务超越国家利益,在世界上传播自己的价值观。
马丁·沃尔夫
中国 GDP 跃居全球第二,中国经济规模去年已经达到美国经济总量的 2/3 左右,按照目前的速度,可能在未来 10 年内超过美国。
问题是,当年的日本也曾经被这样预言过。如果历史是有意义的话,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的 GDP 与美国的 GDP 目前在质量上缺乏可比性。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指出:
• 中国经济力量很大但极不平衡,特别是对环境的依赖和举债投资都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中国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既能让经济快速发展又让其结构得到优化的方法。每次经济发展一减速,政府就重回举债投资刺激增长的老路,中国经济在 2000 年以后发展就极不平衡。
沃尔夫警告问题的严重性:
•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债务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但如果未来五六年情况没有改变,结果可能会很让人害怕。
中国不仅有“近忧”,更有远虑。沃尔夫进一步指出,几十年后中国有五件大事需要面对:
• 首先是社会问题,因为那时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问题会很严重,即使中国放开了二胎政策,但生育率仍会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 第二,气候变化问题到时应该已经充分显现出来,这也将影响中国。
• 第三就是中国将以什么样的政治模式来带领这样一个最大的经济体发展,不知道它会如何改变,但可以肯定,那时中国的政治模式肯定和现在不同。
• 第四是中国与外界关系的问题,中国想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是需要说清楚的问题。中国在世界上的角色将是从未有过的、全新的,当它第一次真正处于世界的中心,就需要很好地定位。
• 第五是人工智能,到那时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中国与世界,需要深入地思考。
且行且珍惜。
……………………………………………………
胡子短评:
提醒一下:1贸易战本没有开打,无所谓熄火不熄火。说“握手言和”,既言之过早,又无根无据。
2.川普没有用什么“漫天要价”的“交易艺术”,不仅因为他的要价不“漫天”,而且因为他只是推行他的双边贸易主义策略,不仅对中国,对其盟友照方抓药,比对中国下手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