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太长了 (已有 3,351,895 人访问过博主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47638

济群法师:佛教的世界观1-3

作者:胡子太长了  于 2022-6-20 23:2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慧智之光|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佛教的世界观》

济群法师

第一届夏令营我曾经来这里做过讲座,时隔三年的今天,又再次到柏林寺参加夏令营,来和大家共结法缘,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次我讲的题目是《佛教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哲学的问题,我们学佛主要是为了求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解脱烦恼和痛苦,这种解脱首先要从有情自身着手,也就是从我们人自身着手。我们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烦恼和痛苦,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够正确认识世界而产生的。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要想解脱烦恼和痛苦,就要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我才提出世界观的问题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通过这种探讨、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用佛法的术语来说,就是树立正见。

一、世界者何

我们讲世界观,首先就应该对“世界”这个术语有个正确的认识。世界这一概念出自佛教。佛教里有一部《楞严经》讲到世界的意义。“世”是迁流的意思,指时间。因为时间就像流水似的从过去流到现在,又从现在流到未来。所以孔老夫子看到奔流的河水,感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界”是空间的意思,指方位,方位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还有上下十个方位。所以,世界的含义不外乎时间和空间。 

世界在佛教中有时也称为世间,所以世间的概念也是出自佛教。“间”就是间隔的意思,也是指空间和方位。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有一个与此相同的概念, 就是我们常说的宇宙。在中国古代,有部书叫《淮南子注》。在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实际上宇宙与世界的概念一样都是指时间和空间。 

二、佛世时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佛在世时,印度的民族是一个非常富于冥想的民族,他们的宗教和哲学都非常发达。他们对宇宙的探讨有很多种解释和看法,在佛经中把它们归纳为六十二种,也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六十二见。我现在只把最有代表性的三种介绍给大家。 

1. 宿命论 

宿命论这种思想我们都比较熟悉,但是很多人经常把宿命论与佛教的因果观念相混淆。其实宿命论与因果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只是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宿命论认为我们现生的一切都是前生定下来的。比如说胖痩、高矮、富贵、贫穷、美丑等等,这些全是前生注定的,你这一生努力是没有用的。所以,宿命论的特征就是否定现生的行为价值,认为现生的一切都是不可更改的。佛教也认为我们现生的一切都有前生的因,但佛教在讲因果的同时又讲因缘。就是说我们这一生的结果固然取决于前生的因,这个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还需要有现生的因缘。也就是说现生的努力现生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举例来说,前生的因就像一粒种子,现生的条件就像阳光和水土,如果光有种子,没有阳光和水土,这粒种子就不可能发芽生长。佛教非常强调这种现生因缘的重要性,这就是佛教的因缘观念与宿命论最根本的不同。 

2. 神佑论 

印度有很多传统的宗教,比如印度教婆罗门教,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的创造、神的安排,人间的一切祸福都是神决定的。这种思想在世界宗教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基本上都是这种思想。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业力决定的,每个人一生的一切都是自己过去的行为造成的。所以,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与神佑论是截然不同的。 

3. 偶然论 

偶然论就是没有因,没有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偶然发生的。比如说大家为什么能到柏林寺参加夏令营?你们为什么能够考上大学?偶然论认为这些都是偶然的。这与佛教的缘起学说是截然不同的。佛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也要由条件决定它的消失。

(待续)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胡子太长了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 13:4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