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太长了 (已有 3,228,814 人访问过博主空间)

https://www.backchina.com/u/347638

俄乌战争中美国责任最大

作者:胡子太长了  于 2025-2-25 07:1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时事解读|通用分类:政经军事|已有7评论

       俄乌战争的历史根源复杂而深远,可以追溯到冷战结束及华沙条约组织(华约)解体后的地缘政治重塑。1991年苏联解体后,华约瓦解,东欧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进入权力真空期,美国领导的北约在此背景下逐步扩大影响力。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欧洲安全格局,也为俄乌冲突埋下隐患。美国在其中充当了最恶劣的角色,最应该担负战争中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责任。

    

    1991年华约解体标志着冷战对抗终结,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在这一时期,美国对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做出过北约不东扩的口头承诺。1990年两德统一谈判中,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向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保证,北约的军事存在“不会向东移动一英寸”。这一承诺虽未写入正式条约,却被视为美苏缓和关系的关键。然而,美国随后主导北约的扩张,逐步违背了这一承诺。

第一次违约:1999年北约接纳中东欧国家

     1999年,北约吸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为成员国。这是北约首次正式向原华约国家扩张。美国作为北约的主导力量,扮演了核心角色,时任总统克林顿推动这一决定,认为扩张可巩固欧洲民主并遏制俄罗斯复苏。美国国务院和军方积极游说盟友,克服了欧洲内部对扩张的疑虑。这一行动直接违背了1990年的承诺,俄罗斯将其视为对其安全边界的挑衅。

第二次违约: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

      2004年,北约进一步东扩,接纳包括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在内的七个国家。这些国家曾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与俄罗斯直接接壤。美国再次主导这一进程,小布什政府将其视为“反恐战争”后巩固欧洲安全的战略步骤。美国通过提供军事援助和外交支持,确保这些国家快速融入北约。此举将北约边界推至俄罗斯家门口,莫斯科的战略缓冲区大幅压缩。

第三次违约:2008年对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开放承诺

     2008年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明确表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终将成为北约成员”。美国总统小布什强烈支持这一立场,亲自推动峰会声明出台,尽管法国和德国等国对此持保留意见。美国认为此举可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然而,这一公开承诺并未伴随具体入盟时间表,留下模糊空间,既激怒了俄罗斯,也让乌克兰误以为西方的支持近在咫尺。

   

      乌克兰在冷战后成为北约东扩博弈的焦点。1991年独立时,乌克兰拥有世界第三大核武库,但在美、俄、英三国压力下,于1994年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放弃核武器,换取领土完整和安全的保障。美国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克林顿政府承诺提供安全支持,并推动乌克兰融入西方。然而,美国主导的北约后续违约行为,使这一保障形同虚设。

当北约在1999年和2004年两次东扩时,美国未能兑现对乌克兰的实质性保护承诺。2008年的峰会声明进一步加剧乌克兰对西方的信任,但美国并未落实具体军事支持。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时,美国主导的北约仅实施制裁而非军事干预,导致乌克兰因无核化而失去自卫能力。这种违约模式让乌克兰意识到,美国的承诺更多是战略诱导,而非可靠保障。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最根本原因有以下三点:

      俄罗斯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既是对北约东扩的极端反应,也是对其国家利益的主动维护。以下几点尤为关键:

  1. 北约东扩的威胁感知
    俄罗斯视北约为冷战遗产,其历次扩张被解读为对俄生存空间的挤压。美国主导的1999年、2004年及2008年承诺违约,直接将北约推至俄边界。乌克兰若加入北约,俄西部边境将完全暴露,普京称此为“红线”。美国在这一过程中的主导角色,加剧了俄方的敌意。
  2. 南部出海口的战略重要性
    乌克兰南部,特别是克里米亚和黑海沿岸,对俄罗斯至关重要。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是黑海舰队基地,是俄通往地中海的战略通道。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和2022年争夺马里乌波尔,均反映了俄对南部出海口的执着。美国支持乌克兰西倾,被俄视为对其海上影响力的威胁。
  3. 历史与文化认同
    俄罗斯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根源的一部分,基辅被认为是“罗斯文明”的发源地。普京强调“俄乌一体”,美国推动的乌克兰西化被视为对其势力范围的侵蚀。


   总之,美国领导的北约违约行为是俄乌冲突的重要推手。1999年和2004年的扩张,由美国总统和政府直接驱动,打破了冷战后的信任基础。2008年的空头承诺,则由美国强推,忽视了俄方的安全关切。此外,美国支持乌克兰2014年“颜色革命”,被俄视为对其内政的干涉。这些违约不仅削弱了乌克兰的战略选择,也激化了俄罗斯的反弹。

     俄乌战争源于冷战后安全秩序的重塑失衡。美国主导北约的历次违约——从1999年的中东欧扩张,到2004年的波罗的海突破,再到2008年的乌克兰承诺——打破了与俄罗斯的默契,使乌克兰因轻信无核化保障而陷入被动。俄罗斯的侵略是对北约东进和地缘损失的极端应对,南部出海口和历史认同为其提供了内在驱动。美国在每次违约中的核心角色,凸显其对冲突升级的责任。这一悲剧提醒人们,大国承诺的可信度与安全架构的包容性至关重要。

     现在美国不论谁当总统,他继承的都是美国的历史和责任,在俄乌战争整个历程中美国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是抹不掉的世界历史,美国更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还乌克兰一个公平公正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如果反而嫁祸乌克兰,实在是推卸责任,罔顾事实,不仅颠覆世界安全秩序,也违背国际正义,同时把美国的自由世界领袖地位埋葬。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回复 浮平 2025-2-25 14:43
您玩转了ChatGPT,这次是否将您的观点先与它核实事实部分?下面是 ChatGPT 对您文章的分析,看看您是否同意 ----

这篇文章提到北约东扩和美国未履行承诺的历史背景,但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首先,关于1990年代初期美国的承诺,虽然确实存在美国当时向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承诺北约不会扩展,但这一承诺并未写入正式条约,也不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对其他国家的法律约束。实际上,冷战结束后,许多东欧国家面临安全威胁,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它们决定寻求加入北约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北约的扩展是这些国家主权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由美国推动。可以说,北约扩展是对这些国家自身安全需求的回应,而不仅仅是美国的行为。

其次,文章提到乌克兰在冷战后的核武器放弃问题。确实,乌克兰在1994年签署了《布达佩斯备忘录》,放弃核武器并换取领土完整和安全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布达佩斯备忘录》并未明确要求美国或其他签署国进行军事干预,而是提供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在2008年的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中,虽然美国承诺乌克兰最终有可能加入北约,但并未明确列出时间表,而是考虑到成员国之间的不同立场及国际局势的变化。

再来看俄罗斯的侵略行为。俄罗斯的入侵并不仅仅是因为北约东扩,而是因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历史与文化认同以及其战略利益的诉求。普京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和文化的延续,但这并不意味着乌克兰就应该放弃自己的独立性与选择权。北约东扩并不意味着威胁到俄罗斯的生存,而是这些国家为自身安全选择加入了一个防卫联盟。尤其是在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和2022年全面入侵乌克兰时,俄罗斯的行为无疑是对乌克兰主权的直接侵犯,反映出俄罗斯对周边国家的强硬态度和对国际法的漠视。

我们还需认识到,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决定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选择,而非外部强加。北约作为一个防御性联盟,其扩展并不是对俄罗斯的挑衅,而是那些国家为保障自身安全的合法行动。虽然美国在北约扩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这种扩展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而不仅仅是美国“违背承诺”的问题。

最后,尽管俄罗斯有其战略利益和安全顾虑,但这并不能成为侵略他国、违反国际法的正当理由。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前的战争不仅仅是北约扩展的问题,更是俄罗斯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侵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关注并支持乌克兰的独立与发展,而不是将责任单一归咎于某一方。
回复 胡子太长了 2025-2-26 00:07
如果这是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AI的分析,我很赞赏。
1,您也认为俄罗斯是侵略行为,这一点足够显示您的正义态度。
当代任何国际问题除非被直接武装侵犯,都应该通过多渠道谈判协商解决,因为当代的战争武器已经把人类置于灭绝的险境了,所以川普的和平主张是正确的,只是实现和平的措施是奇怪的,他甚至连俄罗斯的侵略定性都直接颠覆。
2,北约在华约解体后的历史使命本已经终结,经过善后处理当时就应该解散,欧洲自然会强化自身的安保能力,是美国的世界霸权思想,导致北约走向相反的方向,为了掌控欧洲进而掌控世界,继续强化北约的力量和推动扩张,俄罗斯在初期多次阉割自己,包括实施休克疗法,一夜之间改变经济体制,包括全民民主选举,申请加入欧盟都被无情拒绝,俄罗斯被迫由献媚转入敌对,完全是美国主导的意识形态和军事扩张需求导致,是美国必须有敌人,没有敌人也要创造敌人的操控世界的政策所需要。
现在川普可以不继承美国的国际政策,但历年来所造成的后果无论谁是总统都必须承担起责任,正确处理使各方安和,川普显然根本不想美国的承诺和责任,只认为历史上美国都在吃亏,现在我用我的办法往回捞就是美国利益。
3,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是独立国家的自由,其他国家武装干涉是违背国际法的侵略行径。
4,非常同意您的最后结论 请一贯坚持下去。
回复 浮平 2025-2-26 01:31
胡子太长了: 2,北约在华约解体后的历史使命本已经终结,经过善后处理当时就应该解散,欧洲自然会强化自身的安保能力,是美国的世界霸权思想,导致北约走向相反的方向,为了掌控欧洲进而掌控世界,继续强化北约的力量和推动扩张,俄罗斯在初期多次阉割自己,包括实施休克疗法,一夜之间改变经济体制,包括全民民主选举,申请加入欧盟都被无情拒绝,俄罗斯被迫由献媚转入敌对,完全是美国主导的意识形态和军事扩张需求导致,是美国必须有敌人,没有敌人也要创造敌人的操控世界的政策所需要。
现在川普可以不继承美国的国际政策,但历年来所造成的后果无论谁是总统都必须承担起责任,正确处理使各方安和,川普显然根本不想美国的承诺和责任,只认为历史上美国都在吃亏,现在我用我的办法往回捞就是美国利益。
这是 ChatGPT 对您第二条的回复 ----

关于“北约在华约解体后的历史使命本已经终结,应该解散”的观点,我认为这是对历史和国际关系的误读。北约的存在不仅仅是冷战时期对抗苏联的产物,冷战结束后,北约依然起到了应对全球安全威胁的作用。例如,21世纪初的恐怖主义威胁、阿富汗战争等问题,使得北约的存在和运作依旧有其战略价值。即使没有苏联这个直接对手,全球范围内的安全形势和新兴威胁也需要有一个集体安全机制来应对。

至于“俄罗斯申请加入欧盟被无情拒绝”的说法,也存在误导。实际上,俄罗斯并没有正式申请加入欧盟。虽然在冷战结束后的初期,俄罗斯确实表达过希望与西方国家,包括欧盟,建立更紧密关系的愿望,但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对于俄罗斯体制的深刻分歧,而俄罗斯的民主改革和经济转型也并没有获得欧盟的普遍认可。俄罗斯的拒绝并非“无情”,而是因为双方的政治理念、经济体制以及战略利益的巨大差异。

关于俄罗斯转向对抗的论点,虽然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转型在90年代初期确实经历了巨大的痛苦和动荡,但这种转型的选择是俄罗斯政府和社会本身做出的,而不是因为外部的“敌对”。俄罗斯对西方的怀疑和对抗,部分源于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历史经验,但也与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困难密切相关。

美国的全球霸权(hegemony)主义政策确实对世界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并非是为了“创造敌人”来维持全球控制。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博弈往往复杂多变,各国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战略和安全考量来做出决策。虽然美国的干预确实推动了某些地区的冲突,但它也在多个场合采取了维持全球秩序和防止更大规模战争的行动。

至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这种立场的确让美国对其国际责任产生了偏离,但这并不能掩盖美国历史上在全球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国际合作依然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关键。

(Note: The term 霸权 here refers to ’;hegemony,‘ which is distinct from 霸凌, meaning &’bully.‘)

与事实和逻辑较真就行,让读者们看到不同的观点表达,本人不为与个人争输赢为目的。
回复 胡子太长了 2025-2-26 01:46
浮平: 这是 ChatGPT 对您第二条的回复 ----

关于“北约在华约解体后的历史使命本已经终结,应该解散”的观点,我认为这是对历史和国际关系的误读。北约的存在不仅仅是
好的,我尽量简洁回答你的问题:
        1        北约创立的主要使命
北约(NATO)1949年成立的主要使命是集体防御,针对苏联及其盟友的潜在威胁,确保成员国安全,尤其是在冷战背景下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2        华约解体后是否应该解散
华约1991年解体后,有人认为北约失去主要对手,应解散。但北约选择转型,聚焦新威胁(如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并扩大影响力,维护西方利益。所以它没解散,而是重新定位。
        3        俄罗斯最初是否试图向西方靠拢,有没有申请加入欧盟的计划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90年代初确实尝试过向西方靠拢,寻求融入西方体系,比如与北约合作(1994年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但它从未正式申请加入欧盟,主要因为地缘政治野心、经济结构差异和欧盟的准入门槛。普京2000年上台时甚至提过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但更多是试探,实际分歧太大,没成真。
      北约继续保留必然得找可靠理由呀,它既然存在当然会发挥作用,难不成在北约区域变得冲突它坐视不理?拿不更证明它该消失吗?
从叶利钦到普京,都有强烈的靠近加入西方的愿望,如果北约和美国放弃对抗思维,像川普现状这样认真对待,协商一致,俄罗斯早已成为西方一员,不仅美国要全世界找敌人以维持强大的世界武装,欧洲各国也知道一旦俄罗斯加入,会迅速成为主导力量,欧洲各国是怕被取代,成为俄罗斯的附庸。
这些需要各国发表正式文件公布于世吗?各国国内和世界各国的政治博弈,更多的是暗中智慧和战略策略的较量,最能改变世界进程的操盘都被封锁或根本不会留下痕迹。
战略的思想不仅仅是国会咨询发出的有限信息,美国不会告诉你它要一霸到地球灭亡,而是说我们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所以,我坚持说AI可以帮我们编辑文字,但不能让它代替你的思考和思想,它只能检测到公开的信息,决定性的重大关键性的信息它无从获取,更替代不了人类本性的灵感和感受力。
我们愿意思考者,应该把这些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参考,而不是必须承认的结论,这才是观察者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非常不愿意再浪费时间,讨论AI推出判断和结论,基本上没有参考价值。
回复 浮平 2025-2-26 01:58
胡子太长了: 好的,我尽量简洁回答你的问题:
            2        华约解体后是否应该解散
华约1991年解体后,有人认为北约失去主要对手,应解散。但北约选择转型,聚焦新威胁(如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并扩大影响力,维护西方利益。所以它没解散,而是重新定位。
按照您的逻辑,如果因为华约解散,北约应该对等解散,那么谁来保障小国因恐怖主义、地区冲突等新威胁的安全呢?在冷战后,全球安全形势发生了变化,新的威胁不断出现。如果北约解散,是否意味着没有集体安全机制来应对这些挑战?大国会单独出面保护欧洲小国吗?俄罗斯和中国会单独承担这种责任吗?

您生活在加拿大更清楚安全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北约组织和美国,加拿大能独善其身吗?
回复 浮平 2025-2-26 02:06
【 3        俄罗斯最初是否试图向西方靠拢,有没有申请加入欧盟的计划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90年代初确实尝试过向西方靠拢,寻求融入西方体系,比如与北约合作(1994年加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但它从未正式申请加入欧盟,主要因为地缘政治野心、经济结构差异和欧盟的准入门槛。普京2000年上台时甚至提过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但更多是试探,实际分歧太大,没成真。】

北约有自己严格的章程来接受新成员,特别是成员国的一票反对,这使得新成员的加入过程往往充满波折。例如,瑞典和芬兰的加入便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和复杂的过程。乌克兰也一直在争取加入北约,这不仅仅是针对俄罗斯的问题。而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任何国家都不应仅因为未能被批准加入防御性组织,或者因为担心安全问题,就先下手为强发动战争。
回复 胡子太长了 2025-2-26 02:14
浮平: 这是 ChatGPT 对您第二条的回复 ----

关于“北约在华约解体后的历史使命本已经终结,应该解散”的观点,我认为这是对历史和国际关系的误读。北约的存在不仅仅是
还有美国的霸权,在我看来并不一定是坏事,不要看到我说霸权就是鞭笞美国,人类就是天然的习性,一家都得有个主事的,都各自做主家必然混乱不堪,何况一国一世界?问题在于是不是做到了公平公正主持正义和主张人性道德,还有能不能坚持不变?
国际共产和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宣言和文件没有一处不是堪比宗教的高尚字句,您用A Is搜搜它们的宗旨和意义试试,AI都得从公开的信息里综合,能把你感动到哭,您信么?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胡子太长了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2-26 02:1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