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赖德胜:人工智能是就业“杀手”还是“助手” [2017/05]
- 转:邓小平文革受“迫害”住地曝光 网民表“惊诧”,纷纷求迫害(图) [2017/04]
- 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2018/06]
- 中国高铁负债超5万亿! [2019/05]
- 我为什么不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此推前至9000多年 [2019/10]
- 回国随记4-1:几个小故事 [2016/08]
- 阿里巴巴陷入滑铁卢,并非意外 [2020/12]
- 2017,阿里巴巴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2016/11]
- 這是不是真的?牛彈琴說…… [2020/05]
- 中国新(警察法)出台,与西方国家警察法靠近?(转) [2018/12]
- 萨德实质性部署了,《观察者》又赢了! [2017/04]
- 深度解读国际油价跳水的背后原因 [2014/12]
- 救市第四日 证监会终于酒醒了 [2015/07]
- 评《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 [2017/02]
- 現在高喊統一是過嘴癮而已 [2020/01]
- 比特币瘪了吧?! [2018/01]
- 中藥治療瘟疫的統計實例 [2020/05]
- 走吧,回家吧,底(低)端的父老乡亲 [2017/11]
- 回国随记2:消失了的童年世界 [2015/12]
- 和平時期美國敢實施反人類的生化攻擊? [2020/02]
- 短评《没有民主和自由 国家强大是人民的灾难》 [2016/11]
- 读尹胜先生《缺乏自由意志与独立思想的中国群体》后留记 [2017/02]
- 郭松民: 朝鲜确实被美国摧毁过 [2017/09]
- 从TikTok案看民主幼稚病 [2024/03]
问:
现任北约秘书长是哪一国家的人?
Grok答:
现任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Mark Rutte)是荷兰人。他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上任,此前担任荷兰首相。
问:
北约历史与历史上的领导人
答:
北约历史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立于1949年4月4日,其核心是《北大西洋公约》,由美国、加拿大及10个西欧国家(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北约的初衷是对抗冷战时期苏联及其华沙条约组织的威胁,建立集体防御机制,即“一个成员国受到攻击,所有成员国共同应对”(公约第五条)。
冷战期间,北约逐步扩大,1952年接纳希腊和土耳其,1955年接纳西德,1982年接纳西班牙。冷战结束后,北约并未解散,而是转型为更广泛的安全组织,吸收东欧及前苏联加盟国,如1999年的波兰、匈牙利、捷克,2004年的波罗的海三国等。截至2025年3月,北约共有32个成员国,最新成员是瑞典(2024年加入)。
北约在历史上参与了多次重大行动,包括1990年代的波斯尼亚和科索沃干预、2001年后的阿富汗战争(首次援引第五条,因9·11事件),以及近年来对俄罗斯的威慑(如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的东欧增兵)。
北约领导
北约的最高文职领导人是秘书长,负责协调成员国政策、主持会议并代表北约对外发声。秘书长通常由成员国轮流提名并经一致同意选出,任期一般为4年,可延长。以下是北约历任秘书长概览(截至2025年3月):
1 黑斯廷斯·伊斯梅(Hastings Ismay,英国,1952-1957):首任秘书长,奠定组织基础。
2 保罗-亨利·斯巴克(Paul-Henri Spaak,比利时,1957-1961):冷战早期重要外交家。
3 约瑟夫·伦恩(Joseph Luns,荷兰,1971-1984):任期最长,应对冷战紧张局势。
4 曼弗雷德·韦尔纳(Manfred Wörner,德国,1988-1994):见证冷战结束。
5 哈维尔·索拉纳(Javier Solana,西班牙,1995-1999):领导北约首次东扩及科索沃战争。
6 乔治·罗伯逊(George Robertson,英国,1999-2003):应对9·11后新挑战。
7 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丹麦,2009-2014):推动北约现代化。
8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挪威,2014-2024):任期长达10年,应对乌克兰危机及俄威胁。
9 马克·吕特(Mark Rutte,荷兰,2024-现任):2024年10月上任,聚焦俄乌冲突及全球安全。
特点与趋势
• 国家分布:秘书长多来自西欧国家,尤其是英国(3次)、荷兰(2次),反映北约早期核心成员的影响力。
• 背景:大多数秘书长有丰富政治经验,常为前总理或外长。
• 当前挑战:马克·吕特上任时,北约面临俄乌战争持续、北极f战略竞争及内部团结问题(如美欧分歧)。
问:
美国人在北约中担任的职务有哪些?
答:
在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架构中,美国作为创始成员国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始终扮演着核心角色。尽管北约秘书长一职传统上由欧洲国家人士担任,美国人主要在军事和战略层面占据关键职务,同时也在政治和行政领域发挥重要影响力。以下是美国人在北约中担任的主要职务类型及其具体角色:
1. 最高盟军司令欧洲(SACEUR)
• 职务概述:这是北约军事指挥系统的最高职位,全称为“欧洲盟军最高司令”(Supreme Allied Commander Europe),负责指挥北约在欧洲的所有军事行动。自北约成立以来,这一职务始终由美国人担任,通常由美国总统提名并经北约成员国批准。
• 职责:SACEUR指挥北约的联合武装部队,制定军事战略,协调成员国军队,并在危机时(如战争或冲突)直接指挥行动。同时,该职位兼任美国欧洲司令部(EUCOM)司令,形成美军与北约的紧密衔接。
• 历任代表:
◦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Dwight D. Eisenhower):首任SACEUR(1951-1952),后成为美国总统。
◦ 韦斯利·克拉克(Wesley Clark):1997-2000年在任,领导科索沃战争。
◦ 克里斯托弗·卡沃利(Christopher Cavoli):2022年至今的现任SACEUR,应对俄乌冲突。
• 特点:SACEUR通常是美国四星上将,反映了美国在北约军事力量中的主导地位。
2. 北约军事委员会成员
• 职务概述:美国通过其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或其代表,在北约军事委员会中拥有重要席位。这一委员会是北约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
• 职责:提供军事建议给北约秘书长和北大西洋理事会,制定作战计划。美国代表因其军事资源和经验,影响力尤为突出。
• 现任相关人物:如马克·米利(Mark Milley,前参联会主席)或查尔斯·Q·布朗(Charles Q. Brown Jr.,现任参联会主席,截至2025年3月),通过这一角色间接影响北约。
3. 北约常驻代表(大使)
• 职务概述:美国派驻北约总部的常驻代表(Permanent Representative)是美国驻北大西洋理事会(NAC)的大使级外交官,代表美国参与北约最高政治决策。
• 职责:推动美国政策,协调盟国立场,参与重大决议(如新成员加入、军事行动批准)。此职位由美国国务院任命。
• 历任代表:
◦ 凯·贝利·哈奇森(Kay Bailey Hutchison):2017-2021年在任。
◦ 朱莉安娜·史密斯(Julianne Smith):2021年至今(截至2025年3月),积极推动对乌克兰的支持。
• 特点:美国大使因其国家实力,常在理事会中具有“第一发言权”。
4. 其他高级军事与行政职务
• 副最高盟军司令(DSACEUR)例外情况:虽然副最高盟军司令通常由欧洲人担任,但美国军官偶尔在北约指挥链的其他高级职位中任职,如盟军转型司令部(SACT,通常由美国人领导,负责军事改革与训练)。
• 参谋与专家:美国人在北约总部(布鲁塞尔)、军事基地(如德国拉姆施泰因)担任大量参谋、顾问和技术专家角色,提供情报、后勤和战略支持。
5. 历史上的特殊角色
• 在北约早期,美国官员(如艾森豪威尔)直接参与了组织架构的建立。此外,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的高官经常通过非正式渠道影响北约决策。
为何没有美国籍秘书长?
北约有个不成文传统:秘书长由欧洲人担任,而SACEUR由美国人担任。这一分工反映了跨大西洋平衡——欧洲提供政治领导,美国提供军事主导。这种安排也避免了单一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北约内部过于集权。
总结
美国人在北约中主要担任:
• 军事领导:SACEUR、北约军事委员会成员。
• 外交代表:常驻大使。
• 支持角色:参谋、顾问和技术专家。
截至2025年3月,美国通过这些职务继续主导北约的军事战略,尤其在俄乌冲突、北极竞争等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