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T:赖德胜:人工智能是就业“杀手”还是“助手” [2017/05]
- 转:邓小平文革受“迫害”住地曝光 网民表“惊诧”,纷纷求迫害(图) [2017/04]
- 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建议所有人都看看)! [2018/06]
- 中国高铁负债超5万亿! [2019/05]
- 我为什么不看《人民的名义》 [2017/04]
- 重大发现!中华文明因此推前至9000多年 [2019/10]
- 回国随记4-1:几个小故事 [2016/08]
- 阿里巴巴陷入滑铁卢,并非意外 [2020/12]
- 2017,阿里巴巴将面临崩溃的局面 [2016/11]
- 這是不是真的?牛彈琴說…… [2020/05]
- 中国新(警察法)出台,与西方国家警察法靠近?(转) [2018/12]
- 萨德实质性部署了,《观察者》又赢了! [2017/04]
- 深度解读国际油价跳水的背后原因 [2014/12]
- 救市第四日 证监会终于酒醒了 [2015/07]
- 评《中越战争的意义之大,很少有人知道 》 [2017/02]
- 現在高喊統一是過嘴癮而已 [2020/01]
- 比特币瘪了吧?! [2018/01]
- 中藥治療瘟疫的統計實例 [2020/05]
- 走吧,回家吧,底(低)端的父老乡亲 [2017/11]
- 回国随记2:消失了的童年世界 [2015/12]
- 和平時期美國敢實施反人類的生化攻擊? [2020/02]
- 短评《没有民主和自由 国家强大是人民的灾难》 [2016/11]
- 读尹胜先生《缺乏自由意志与独立思想的中国群体》后留记 [2017/02]
- 郭松民: 朝鲜确实被美国摧毁过 [2017/09]
- 从TikTok案看民主幼稚病 [2024/03]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在华约(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没有解散的原因,涉及到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内部动力以及国际安全环境的复杂变化。华约于1991年7月1日正式解散,标志着冷战结束,但北约不仅存续下来,还经历了扩员和职能转型。以下是主要原因:
1. 安全威胁的持续存在
- 俄罗斯的潜在威胁:尽管苏联解体,俄罗斯作为其主要继承者仍保留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核武库。北约成员国,尤其是东欧邻国(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担心俄罗斯可能恢复扩张主义政策。1990年代的车臣战争和后来的克里米亚危机(2014年)证明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 新威胁的出现:冷战后,全球安全环境并未平静。民族冲突(如南斯拉夫解体引发的巴尔干战争)、恐怖主义(如9·11事件)以及地区不稳定(如中东和北非局势)促使北约重新定义其使命,从单纯对抗华约转为应对多元化威胁。
2. 集体防御的核心价值
- 第五条的持久意义:北约的核心是《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即集体防御条款。成员国认为这一机制在冷战后仍有价值,可以威慑潜在敌人并保障成员安全。9·11事件后,北约首次援引第五条支持美国,显示其适应新挑战的能力。
- 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希望通过北约维持其在欧洲的影响力,防止欧洲出现安全真空或军事分裂(如欧盟独立军力的潜在竞争)。北约的存在确保了美国在跨大西洋事务中的主导地位。
3. 组织的适应与转型
- 职能扩展:北约从冷战时期的静态防御转为更灵活的角色,包括维和、人道主义干预和反恐。1990年代的波斯尼亚(1995年)和科索沃(1999年)行动表明,北约能在欧洲内部冲突中发挥作用。
- 东扩战略:冷战后,北约接纳中东欧国家(如1999年的波兰、匈牙利、捷克,2004年的波罗的海三国等),旨在稳定“后华约空间”,推广民主,并防止俄罗斯势力回潮。这种扩张赋予北约新的目的和活力。
4. 内部凝聚力与惯性
- 联盟的制度惯性:北约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和政治组织,已建立复杂的指挥结构、联合训练体系和情报共享机制。解散意味着放弃这些资产,而维持和调整成本更低。
- 成员国共识:尽管法国等国曾质疑北约的必要性,但多数成员国认为保留北约比解散更符合利益。东欧新成员尤其视北约为安全保障。
5. 全球角色与大国博弈
- 应对非传统威胁:北约逐渐将触角伸向全球事务,如阿富汗战争(2001-2021)、打击伊斯兰国(ISIS)以及海上反海盗行动。这使其从区域联盟转型为全球安全参与者。
- 对冲新兴大国:随着中国崛起及其在北极、非洲等地的影响力增强,北约开始关注更广泛的地缘政治竞争。美国推动北约将中国纳入安全议程(如2021年峰会声明),进一步延长了其存在的理由。
历史转折中的关键事件
- 1991-1994年:北约通过《新战略概念》(1991年)调整方向,强调危机管理和伙伴关系(如“和平伙伴关系计划”)。
- 1995年波斯尼亚干预:北约首次独立军事行动,证明其超越冷战的功能。
- 2001年9·11事件:北约的全球反恐角色被激活。
-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俄罗斯的行动促使北约重返“遏制”战略,强化东翼部署。
为何不解散的争议
批评者认为,北约在华约解散后失去主要对手,其持续存在和扩张(如乌克兰问题)反而刺激了俄罗斯,导致新冷战。然而,支持者反驳称,安全不是静态的,北约的灵活性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结论
北约未解散是因为它成功从单一的“反苏联盟”转型为多功能安全组织,适应了后冷战时代的需求。俄罗斯的潜在威胁、新兴安全挑战、美国的战略需求以及组织的内部动力,共同支撑了其存续。截至2025年3月,俄乌冲突的持续和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了北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