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亚加拉瀑布和它的彩虹 [2014/11]
- 海钓的滋味 [2014/11]
- 另类人生 ——北大山难有感 [2014/11]
- 珠峰系列(三)-珠峰的“少爷” [2014/11]
- 没有蝉声的夏天 [2014/11]
- 珠峰系列(九)酒桌上的次洛(整个系列完) [2014/12]
- 珠峰系列(四)-雪山迷路 [2014/11]
- 珠峰系列(二) [2014/11]
- 珠峰系列(七)珠峰的风 [2014/12]
- 珠峰系列(五)-山痴们 [2014/11]
- 珠峰系列(六)漏了新闻 [2014/11]
- 晨曦中的纽瓦克湖 [2014/11]
- 珠峰系列 (一) [2014/11]
- 纽瓦克湖的鸟 [2014/11]
- 珠峰系列(八)出发-冲顶失败-再冲顶…… [2014/12]
“少爷”是小谢从协格尔买来的。
协格尔海拔4000多米,是从拉萨到珠峰的第三站。那天,我的高山反应正上劲,缺氧使人老想睡觉。正迷糊着,小谢把我摇醒:“快起来,你看,‘少爷’来了!”
哈,雪白的浴巾里露出一个淡黄色的毛绒绒的狗脑袋!我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头也不痛啦!
“少爷”?!哈,它叫“少爷”!
我大笑——
登山队的一个工作人员叫薛云。他的父亲是著名的世界级举重运动员薛德明,所以大家开玩笑叫他薛“少爷”,后来“少爷”就成了他的专号。但这个“少爷”可绝不娇气,相反,却是登山队的一把能吃苦的好手。他经常担任外国登山队的中国代表,联系处理各项繁杂麻烦的关系和事务,聪明而又有原则。他诙谐,幽默,充满年轻人的活力,在山上总能看到他充满阳光的笑脸,是一颗登山开心果。
但是,“少爷”调皮捣蛋,鬼灵精一个。那年,海峡两岸联合攀登珠峰,登山队也是在协格尔弄了一条黄狗。担任后勤的薛云和登山运动员王勇峰开玩笑。王勇峰要给狗取名叫“薛云”, 薛云叫狗“黄勇峰”——因为狗是黄色的,南方人黄王不分。
一开始,狗是谁的话也不听,谁也不理,后来,王勇峰上山半个月。薛云有了可乘之机,天天叫它“黄勇峰”。等王勇峰冲顶成功后,发现自己的名字已经被狗侵占。那时,他的脚受伤了,老躺在帐蓬里,他郁闷,得招呼小狗解闷儿。看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大声叫“黄勇峰” 的无可奈何劲儿,看着他一次次地摸着小狗脑袋嗔它:“为什么偷了我的名字呢?”大伙儿就笑得肚子疼!
看来,这次小谢是要“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了——薛云得半个月后才带团上山。
为等好天气,登山队在山上常常一蹲就是十天半月,营地又没什么娱乐活动,十分寂寞,一条狗便能带来许多乐趣。
小谢说,她是从一个藏族孩子那里用15元钱买来的,刚刚断奶。
第二天,我们给它喂了点安眠药,带到了珠峰大本营。
没想到小家伙也有高山反应。尽管它是只土狗,家到珠峰也才有1000多米的高差,但它还是度过了一段痛苦不堪的日子。它不吃不喝,望着小谢呜呜地叫,动不动还吐,心疼得小谢眼圈儿红:“本来想让你享点福的,没想到你这么难受!”
我最喜欢小动物,但我发现,小谢比我更爱。尽管她是个特别爱整洁的女孩儿,但还是用自己的浴巾、自己的鸭绒帽和一个箱子给小“少爷”搭了一个温暖的窝,还把那窝放在自己的床边,说晚上好照顾它。
真的,她爱得特别过分!发给我们的洗头发的干洗剂(山上不能洗澡洗头,怕感冒。因缺氧,一感冒就易引发肺水肿),她都给“少爷”了,把个肥嘟嘟的“少爷”打扮得光光鲜鲜。“少爷”脖子上系了个小铜铃。每天晚上,“少爷”都要出去便便,快到天亮时,一串清脆的铃声由远而近,来到我们帐篷里,然后在小谢的呢喃声中钻进她的被窝。
一周后,“少爷”活了,活蹦乱跳。小谢开始实施她的“阴谋”。
“少爷”的食品是藏族特产风干牦牛肉。小谢到处要,要了自己也舍不得吃,全放在那挂帐篷顶上的小包里,作为小狗学“握手”的奖品。
小谢对着小狗说:“我一说‘少爷吃肉’,你就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嗯?”小谢天天耐心教。
“少爷”十分聪明,没多久就会伸爪“握手”了,只是对让它向后仰的意图搞不太清楚,后来更是出了毛病:专门对外国人仰面朝天!
珠峰大本营设在被绒布河水冲刷出来的一大片平地上。一到登山季节,十多支甚至几十支各国登山队都驻在这儿。悬挂的国旗使得这儿成了一个联合国广场!小“少爷”就成了这里的“友好大使”。它那胖团团的身躯便在各国帐篷间穿梭来往,不断地把各种特色的鞋子、袜子拉到我们帐篷门口。可那些外国登山队员还特别喜欢它,逗它,给它好吃的。而它一见那些黄头发高鼻子的鬼佬,不由分说,马上倒地——要吃的,让他们搔它的肚皮,舒舒服服四爪朝天……
后来,薛云带了一个旅游团上来了,他果然不得不用自己的绰号唤这只小黄狗。唤着自己的绰号和小狗握手,大家一听见就笑:“还叫你坏!”
“阴谋”得逞,恶作剧得逞,哈哈哈……!
再后来,因为经费等原因,登山队中大多数不必要成员要先下山,我们当然首当其冲。临离开前,小谢哭了一鼻子,搂着”少爷”又是亲又是照相。在她努力沟通恳求下,小谢的父母和她的丈夫,终于答应可以带它回北京。
但是,除了前进营地的三四个队员之外,大本营就剩下了于队长,“少爷”当然得陪他。
男人总是没心肝的。尽管如此,于队长最后还是没有带”少爷”回来。于队长把它送到附近的绒布寺“出家”了。队长振振有词:“见了洋鬼子就四爪朝天,竭尽卑躬屈膝之能事!六根不净,就得出家!”
但身为中国登协秘书长的于良璞队长答应小谢:以后再去珠峰,一定去看它。
可爱的“少爷”
于队长与小谢给“少爷”用干洗剂“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