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系列(八)出发-冲顶失败-再冲顶……

作者:pengzepeng  于 2014-12-5 11:04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前尘往事|已有1评论


出发-冲顶失败-再冲顶……

 

    1998417,早雪午晴,珠峰大本营。

    815分,就起床了,惦着要为罗申他们送行——如果没有特大变化,直到冲顶后他们才会再回大本营。

    打开帐篷门,一股细雪粉打着旋儿飞进来──又下雪了!

    白色浑沌之中,我仰面朝天:天没有我想得那样糟糕,虽然乱云飞卷,但中间还能隐约看得见蓝天。队长说:这是一种“小气候”,天气不会变得太坏!

    中方队员——

    4名中方队员出发了(三名“雪山猎豹”和一名纳西族队员木世俊正在开展工作)。走在最前面的是多布吉,此行的任务是上6500为前进营地的登山队员做饭。他原来是西藏登协的主力队员。上过8000以上的高度,可后来他说身体里的什么“零件坏了”,登不了山了,只好来帮队友们做饭。

    跟他一起走的是地质学院的学生次洛。次洛今年才24岁。总是一脸纯纯的微笑。他说学习不要紧,现在少修几门,以后再补。他是1997年才进登山队伍的。那次登西夏邦马峰他登到7850。虽然,因种种因素没能登顶,但他出色的高山适应能力,给当时所有参加活动的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这次活动不少人预测:也许次洛能登得了顶。

    次洛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整天笑迷迷地望着你。他内向,不爱说话。被我问急了,便红了脸:“争取吧,问题不大吧!”

    罗申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在队伍当中。这位被同伴谑为“东方美男子”的老登山队员,今年35岁,是这次活动的中方副队长。罗申1986年参加登山活动,至今,他的登山史上就有过六次大登山活动的纪录,最好成绩是珠峰南坡8050,后来不幸因冻伤而未登顶。这位被台湾记者称为“具有西北汉子的骠悍豪气,经过良好的体育教育和登山训练的陕西榆林汉子”有一个号称“怀柔一支花”的妻子,有一个可爱而小男子气慨十足的儿子。现在,一小叠照片正夹在塑料壳里,揣在贴心的口袋里……他这次是憋足了劲要登顶。

    最后走的是“小马哥”马欣祥。在中国,立志当专业登山运动员的正规博士至今也只有马哥一人吧!他白晰,俊气,斯文,书生气十足,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个登山运动员!但在登山队里,却以毅力最坚韧而著称。

    “1984年,马哥刚写完毕业论文,就要来参加我们登山队作协作队员。什么叫协作队员?就是被队员戏称为‘高山牦牛’的人,他们帮助运东西到高山营地,每天拿三元钱。”

    自然,小马哥绝对不是为了那区区的三元钱,吸引他的是人生与登山之间某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东西。那一次,发给他的高山靴大了一号,把两个脚后跟磨出大泡、磨烂,磨出大血……休整期间,他天天趿着布鞋,还没结痂,他又得走了。于是,那两个可怜的脚后跟只得被垫上两片布,又开始磨…… 又开始了‘高山牦牛’的工作。

    当时吃这些苦只是为了当“协作队员”,不可能有登顶的辉煌,“当时你觉得值吗?” 我问。

   “值。好多东西没有登山是体会不到的!”

    还有一名袁红波因身体高山反应太厉害还在大本营。

    前两天,马哥把他拍摄的一段录像给我看,我的眼泪直想往下掉。

    那只是在6500营地上的一段:暴风雪打着旋儿,人都走不动,他们还要在特别危险的地段修路。一阵风过来,先是得站稳脚跟,大雪,大冰川,上下陡坡的大石子路……回来,一个个精疲力竭,坐下就起不来的样子,我看到了袁红波,他离帐篷不到十米,就是看着帐篷门没有体力走进去,一屁股在酷寒的高山雪地里坐了足足十多分钟……

    首次冲顶失败和队长老于

    56日和8日,中、斯两国运动员共同组成两个小组进行第一次突击登顶,由于大雪导致迷路失败。
    
中斯联合登山队队长于良璞沉默地坐在帐篷外,一手拖着腮,久久地望着飘扬着旗云的珠峰。在一片五彩缤纷的晚霞映衬下,珠峰像一块青黑色的岩石。自从队员走上冲项的征途,他就老爱这么坐着。 
    
登山是与死亡相毗邻的项目,十多个中、斯运动员的生命沉甸甸地挂在队长的心上。因为斯方人员的固执已见,不好好配合,好天气周期已经溜走,如今在大风大雪中的队员们怎么办呢?

    联合登山,关键之一在于协调。老于是沟通高手,但这次冲顶时间却在斯国队员的坚持下执行了-他们不相信中方的经验,没有耐心再等候下去。

    早在三十年前我就认识这位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中斯联合登山队的队长于良璞。他原是国家田径队的标枪队员,一米八十多的大高个子,获得过全国冠军。现在觉得他依然和从前一样:自信、固执,有一股子谁也撼不动的潜在力量。所不同的,现在的他更加冷峻,是这二、三十年被山风吹的么? 
    
来登山队没几天,我就听说了不少他的故事。
说是有一年,他领着一支旅游团和一支登山队撤营出山。天暖得早,一化雪路就泥泞打滑,车开不动。所有人,包括旅游团的老头老太太下来都帮着推车,只有一个美国登山队员悠哉游哉坐在车上。老于火了,一把把那个大个子揪下来。大个子说我腰伤。老于吼着那也得下来走,不能让人家推着你!
    
美国大个子悻悻然。 
    
吃饭时,老于每个人发两瓶啤酒,就是不给他:为什么?中国有句俗语:多劳多得,他们都推车了,你没干。要喝?可以,自己买去,十美金一瓶!第二顿饭,照此办理。爱喝啤酒的美国佬憋不住了,找到老于,点头哈腰承认不对。老于心一软,终于也给了他两瓶。他高兴了,更高兴的是那些旅游团的老头老太太们:这个人一直十分霸道,谁都不敢惹,这下子,老于给他们出气了。 
     
还有这么一件事:那一年,老于带领一帮人为德国登山队当协作队员。一路上,日耳曼人的那种民族优越感充分显露,傲气十足。本来说好了的,三天工作后,大家一起下大本营休整,可四天过去了,德国人才要下去,还说他们自己下去,让中国人留守营地等我们什么时候上来,你们就什么时候跟我们走!” 
    
老于又火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在这里留守的计划,这里没有我们的食品!”“食品我们这里有的是!”“你们那是食品么?!是狗食!翻译,你翻,就说是狗吃的!德国人脸变了色,骂起来。老于才不管那些,叫那些协作民工,不管用什么语言,汉族的也好,藏族的也好,和他们对骂!德国人虽然听不懂,也知道是在骂他们,便停下来,站在那里望着大骂他们的人发呆。老于一看他们不骂了,带着协作队员下了山,临走里扔下一句话:我们不干了,别以为我们是为了赚你们那几个臭钱来的!” 
    
东西扔在半山腰,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感也优越不起来了。德国队长赶紧道歉。老于不依不饶:要搞清楚,你们到底做错了没有?如果不知错在什么样地方,你道个什么歉?!我们协作你们,那是因为你们国家的领导通过我们政府希望我们帮助你们,我们是为了友谊,不是仅仅为了几个钱来的!” 
    
德国登山队长诺诺。 
    那一次。中国协作队一直帮他们把物资送到7300米,终于使这次活动登顶成功! 
    
德国国登山队长千恩万谢,他们再也不趾高气扬了! 
    
然而,这位表面冷峻的人却有一副感人的热心肠。他的助手因高山反应下了山,山上一切事情都由他拳打脚踢。上山前,他发烧39度。到拉萨,被人押着打了三天点滴压下来了,这两天又牙痛,胃病也来凑热闹,吃东西牙痛,不吃东西胃痛;就是喝水吧,冷了不行,热了不行……毕竟五十五岁的人了,海拔五千多米的珠峰大本营是那么容易呆的么?! 
    
就是这样,他还是常常亲自下厨,为冲顶不成而撤下来的斯洛伐克队员们做可口的饭菜,希望他们恢复体力再来冲一次。他也有本事:罗宋汤,土豆烧牛肉,西红柿酱炒牛肉片……吃得爱挑剔的斯国队员专程跑到炊事班帐篷朝着他伸大拇指! 
    
队里的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他的关心。我就深有体会:在山风呼啸的半夜,正提心吊胆怕帐篷被风卷走时,听到有人帮着加固绳子,出来一看是他;我也经常会在一个适当的地方发现几片所需要的药片,一问是他给送来的;觉得冷的时候就会有人给送来防寒用具,不用说又是他专门叫人给送来的……不经意中,我会感到他细心的关注。那种体贴入微的不经意,能让人心里翻起一个又一个的热浪头。 
    
于良璞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的登山运动员,他也有高山反应。我亲眼看到他在帮人加固帐篷后,因缺氧而趴在帐篷边大口呕吐的情景。我也听和他一起住过的人说他一下连着咳嗽两个小时…… 
    老于在中国登山协会工作,常常带队上山下山。每次上山,他都会掉四、五十斤体重!他有两套西装,一套大的是上山前举行登山队出发的仪式上穿,另一套小的下山仪式穿。这次上山一个多月了,黑黑的脸只剩下一个依然强硬的尖下颌。他吃得很少,别人问他,他总说没事,说多了他会吼你……看到一个冷峻的,从不会关照自己的男人默默地熬煎着自己,是很让人心痛的。 
    然而,这次联合攀登珠峰,登顶对斯方队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斯洛伐克建国五年来,还没有登上过世界之巅的记录。斯洛伐克队临行的送别会是在总理府举行的,斯国总理亲自为他们送行,并强调,这是向世界展示两国友好关系的良机。所以虽然进山前定有协议,不管谁登顶都是联合队共同的成绩。但我们明白,斯方登顶要比自己登顶重要得多。

    倔犟的老于选择了有分寸的为友谊而妥协。

    攀登珠峰,必须经过周密调查了解,挑选路线,在攀登路线上需建立连海拔8300米在内高度的共7个营地,每个营地都得运上足够的粮食、燃料、氧气等物资储备。为冲顶准备,也为运动员下山准备足够的安全设施。

    没请专门协作人员,准备工作由中方队员主要承担。

    在中方队员的主动积极工作中,准备工作一直顺利。4月底,一切工作便俱已就绪。按计划,5月初确实应该开始实施第二阶段的突击登山,但是,老于和队里的“老登山”一起,还是觉得天气周期没把握,但却拗不过斯方……总不能让斯方队员一方去冲顶吧!

   第二次冲顶成功-但中方队员全部失利回撤

    518日,中斯联合登山队再次组织突击登顶。在中方队员全力支持下,斯国四位队员终于全部登顶成功,而中方队员两名冲顶队员则都失败撤回。
    
结果都在大伙意料之中:大量上上下下的运输和首次冲顶的失利,大大损伤了中国队员的元气:三位“雪山猎豹”伤病严重,这次冲顶只能由年轻的藏族队员次洛和纳西族队员木世俊担当大任。途中,中方为了照顾斯方队员又将自己千辛万苦背上来的,如生命般珍贵的四瓶氧气支持了斯国队员,支撑着他们成功登顶。
    谁都知道
氧气珍贵呀,能背上8000米的氧气更是等于生命!联合登山队规定,8000米下不许吸氧,以保证冲顶。运输过程中,不到8000米吸氧就意味着你失去冲顶资格。但就因为缺少氧气,木世俊冲顶当晚在8300米营地因缺氧出现了嗜睡现象,翌日晨被叫醒后迷迷糊糊,没有穿戴好就出营地向高峰发起了第二次冲锋。半路上,小木为了扣鞋子的安全扣,脱了厚厚的鸭绒手套操作,手被冻坏了,接着又失脚坠崖!幸好被抢救上来……次洛只能含泪将队友送回大本营。将小木安全送回三号营地后,小次洛便一声不响地直奔6500米营地,执拗地不肯离开前进营地,哭着用电话要求再给一次突击的机会。
    
根据大本营根据两队合作协议,只要有一方队员登上峰顶,就可称这次登山活动取得了成功。我还是发回了中斯联合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的消息。

    但次洛不干了,他不肯离开前进营地,一次又一次地打电话要求再发起一次突击,他哭了!

    20日,队里决定,再给次洛一次机会。但队里又决定:除了等待突击的人员之外,绝大部分人员都要先撤走,包括小谢和我。
    
我下山的这天,下着小雪,雪粉纷纷扬扬,面前的珠峰藏在云雾里不肯再见我一眼!我执拗地磨蹭着,等着,就是不信她不露面! 
    
也许是被是这份诚心感动了,终于,绯红的霞光刺破了云层,珠峰含笑走出来了。我痴痴地望着,美丽的珠峰,在泪水中浮动……再见,珠峰,我们已道过别了,是吗,珠峰?
    
我会想念你的。你会到我的梦里,会在我的心里,和我永远在一起!

    留在山上的次洛冲顶会怎么样呢?我再次朝珠峰,朝苍天合掌祈祷:保佑次洛!!

老于队长

次洛上山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2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0 回复 秋收冬藏 2014-12-5 12:11
理解次洛。每个人都是用生命拼搏来的机会,可能终身就这一次。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31 11: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