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太小助教 [2014/11]
- 用电脑画笔可以画出的...... 续篇 [2015/05]
- 狼性文化与Aggressive之随想 [2015/05]
- 从哈佛等常春藤名校"招生歧视"想起 [2015/01]
- 从刘小东的油画“天葬”想到当代艺术 [2015/02]
- 犹太人的教子理念 - 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 [2014/11]
- 忆老师孙树湛 [2015/01]
- 用电脑画笔可以画出的...... [2015/05]
- 从"Make a Point " 立论这个西方教育理念谈起之二 [2014/12]
- 从顾城的"黑眼睛"到雨果的"悲惨世界" [2014/12]
- 来自"西点"West Point 的哈佛 MBA [2016/08]
- 从"Make a Point " 立论这个西方教育理念谈起之三 [2014/12]
- 布拉格的星期天早晨 [2015/02]
- 八十年代下乡绘画写生往事之一 "老乡家的派饭" [2015/02]
- 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 [2015/02]
- GPS 与高科技依赖症 [2015/03]
- 从"Make a Point " 立论这个西方教育理念谈起之一 [2014/12]
- 欧元与欧盟印象记 [2015/07]
- "自嘲"是雅量,放低"自我"是智慧 [2015/03]
- 1 [2015/05]
- 从加州高中生自杀想起悉尼同类的悲剧 [2015/05]
- a [2015/05]
作为一个二十多年的老悉尼,画画的认路又好,开出去脑子里有大方位图,东南西北主道心中有数,平时出行从不看地图,悉尼有六百个小区,城市地图有一百多页。以前,去一个特定地址先查路名(相同的路名不少区都有),看区名在大图的方位,再定走那条主道。有了GPS方便多了,设定一下,听指挥即可。去年朋友去伦敦,租车乡村游,回来大叫"GPS"会瞎指揮。听过只是笑笑而已,今天哭笑不得地中彩了!
机场周边的高架的高速路与地面路重合地段,乱开一段路,让GPS重新设定新路徑,绕过刚才的路点。再照GPS小姐的语音走,转来转去,似乎惯性地又回到了这个“路点”,又重新运作了一遍。定了定神,开到一条小路停下,还是看地图吧!先找到所在位置,人工定路徑,就在三公里范围,十分钟就开到了。这可恶的GPS,让我完全失去了信心。仔细看了地图,这条Botany路在"路点”的左边的平行路,GPS让我靠左行驶没有错,下一个指令应该是左转弯,再右转就可以上Botany路。可这时的指令是变到右道,切入Botany路,右边没有路是一片公园,就是这个错误,让我一次次的失去方向。我不知道是地图错误,还是GPS系统混乱,给我摆了这么个“乌龙”。
没有GPS时,先查地图,大区域图到小图,选定路徑,只要走一次,看见路貌,我会有反应(悉尼城市面貌变化不大),凭感觉可以决定走向。查过的地图路徑同看到的路貌重合,形成立体的记忆,无数次的各种记忆,在我脑子里组成了一个立体的地图。但是,别人开车,同一条路徑走过二次,不会留下这种记忆。因为,你没查图,没有路徑,只有眼见的零碎片断路貌。如今的年轻人,只用GPS,手机上是相同的糸统,车中连地图也没有,踫到这样的事,会有什么结果?他们的脑子里没有形成过立体的地形图感觉,一旦GPS失灵,只能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高科技与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便利的结果是依赖,手工操作的大脑的功能会退化,这对人类而言真是福吗?一旦信息糸统错误,或者被恶意攻击,wifi中断,社会的一切活动会停摆。微信真美妙,天南地北的朋友,连接在一起。但是,微信交流的特点是短句子,表达缺乏完整性,同面对面的交谈不同,交流的层面会降低,从而出现新的障碍。随着新技术的流行,避免对此的依赖,保持人类原有的生态,是社会学的一个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