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文贵现象到现在的分析(一) [2017/09]
- 庶民的胜利,评亚马逊被赶出纽约。 [2019/02]
- 从南京官员被抓说开去 [2015/01]
- 谈谈我们那时的996 [2019/04]
- 遭遇巧克力囊肿(10年的一个轮回) [2019/02]
- 遭遇巧克力囊肿三(看中医1/2) [2014/12]
- 如果刘源和现任政府真的能落实这点,就足以让人佩服。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老兵节。 [2015/03]
- 有孩子前后早餐的变化 [2016/06]
- 去山里的秘密基地完成任务 [2014/12]
- 由郭文贵想到的小时候打群架策略 [2017/07]
- 遭遇巧克力囊肿八-对我们来说是个奇迹 [2014/12]
- 遭遇巧克力囊肿四(看中医2/2) [2014/12]
- 智商90的表弟和IT才俊 [2014/12]
- 鸭舌头汤-最近实践了小时候就听过的治疗口腔溃疡的一个偏方。4次都收到很好效果。 [2015/12]
- 遭遇巧克力囊肿五-改变生活 [2014/12]
- 遭遇巧克力囊肿(遭遇黑天鹅) [2014/12]
- 关于猫的故事(很久前写的,这里再贴一遍)。 [2014/12]
- 遭遇巧克力囊肿九-算是结尾,后面可能还会写点总结. [2014/12]
- 遭遇巧克力囊肿七-山穷水尽疑无路 [2014/12]
- 育儿快乐点滴 [2015/01]
先谈谈我的个人经历,
1997年之前,在国有大企业的计算机部门做,哪有什么996,基本上就是955,甚至我们几个刚入职的轮换把风,一个人在公司,其他人下午3点就跑了。那时就有大学同学毕业去中兴华为的,忙得很,各地跑,那时他们的收入是我们的8倍。
1998年过不下去了,害怕废掉,跳槽去了私营软件公司,经常去客户那里开发,基本上是各地的银行,一去短则三个月,多则一年,开发期间,基本是996,三餐公司全包,住宾馆,有不错的出差补贴,基本和工资相当,年轻,各个地方跑,有干事业的感觉,可以说是很享受那种感觉的。估计这辈子吃的全部甲鱼的95%以上都是那时候吃的。那时候不出差的时候还有公司组织的集中开发,就是包下宾馆,吃住全在里面,周末回家,基本上也是996,周日回家一天。那也是基本比较快乐的回忆,有次我还促成了一段姻缘,两人现在生了两个儿子,一家在加拿大。那时候的加班尤其在客户那里开发更多是表明一种态度,尤其是产品不能按时交付的时候(大多时候),为了表示我们是认真的,银行开发和公司的一起加班,即使很多时候是大家一起玩红警。
2000年的时候,去了另一家公司,还是995,但是周六忙得时候也是自己去加班。加班有每月最高1000的加班费。于是所有人都加班,公司离家近,我便回家吃饭,看会电视,再走回公司加一个多小时的班到9点,填单子,拿加班费。那段时间也是很快乐的,没有家庭,自己也想做知识积累,加班的时候一群年轻人还可以一起吹牛逼,吃饭,喝酒,公司还有美女前台和行政助理,也是现在值得追忆的好日子。
2001年左右,因为结婚了,老婆也比较凶,对出差就有点不太乐意的。但是没有孩子,所以对于本地加班还是可以接受的。对去外地工作,或出差都有些抵触。,那时华为在南京的研发中心是在鼓楼的消防大厦,我去应聘,时间好像是晚上8点以后,那个经理也是刚吃完饭回来,和我聊的还可以,其他都忘了就记得他和我说华为的1999年的收入是96亿,那时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然后是人事部门的人和我聊,尽然问了一个很人文的问题,说你喜欢看什么人的书,我说是王小波的什么的。后来华为通知我说南研的要求高,问我考虑不考虑去上海,我那时正在热恋中,所以也就没有去。现在想想如果去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现在,我估计坚持不下来。因为后面长期的吃喝+加班,所以年纪轻轻血压就上去了。就是现在现在年轻人的高血压,通常是低压高,高压正常,到了晚上头就晕晕的。挺难受。
2003年从公司辞职,自己在外面做,也是经常去客户那开发,那时对996就已经很是反感了。但那时因为是作为其他小软件公司的代表(相当于这里的consultant,但是我们对外是装作是这些小公司的人)去做,所以除了开发,还要参加应酬,而这些应酬通常就安排的星期六。很是让人头疼。有次我直接和小老板说,我生病了,结果还是被抓去和客户的领导,通常是IT部门的科长,或者处长吃饭,喝酒。不过那次的处长是个64时期的热血青年,讲了一些那时他的经历,所以也不枉此行。后来做的好了一些,还代表了一家中等公司其了澳门的银行参加合作开发,基本也是996,但可以说并不是制度化的,还是任务驱动,没有监工,其中有很多弹性的。
2004年也去过南京中兴研发面试过,面试的三个人当中我的面聊买卖房子,他们那时候基本也算是996了,可能也不是太严格,但是跳槽过去的同事说,如果不这样做,会影响年底的年终奖和考评。因为,我的移民快下来了,所以后来也没有去中兴。低压高头晕的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很是烦人,后来坚持每天跳绳800次,坚持两个月,头晕的毛病才好转,但是高血压一直持续到去了加拿大后的两三年。
后来到了加拿大,有了孩子,我们是没有人帮着带的,这时候感觉别说996,就是正常的965也有点吃不消。好在加拿大作为一个没落中的发达国家,真的对工作时间是很人性化的。于是,下雨,下雪,刮大风,孩子不舒服,在家等包裹,都可以成为在家工作,或者晚到早走的理由,不过由此而来的公司整体效率低也是很是明显的。别说和华为,就是比一比我2000年前的公司,那时的一个人至少能干现在3个人的工作还有的剩。同时在这里真的对加班加点干活的人是没有什么激励机制的。在中国的时候97年,中兴华为工作的是我们收入的8倍,我离开的时候,我的收入是那些小公司雇的毕业生的8倍。而在加拿大,能有2倍就不错了,税务对那部分还要调节走一大部分。在这样的机制下,确实懒人多,但是对于有家有口有小孩要照顾的家庭来说就很好了。
所以说996对IT行业来说是早就存在的,而且对于年轻人来说在一定的时期确实不是坏事,但是如果作为制度来引入并针对所有员工就不合适了,并且实际效果也是适得其反的。当然,中国的情况让一些人如当年的我一样,为了改善物质条件会愿意牺牲掉一些个人时间,但是人的需求是有层次,过了一定时期,人不会不休止的去牺牲个人健康和家庭生活去换取和积累更多的物质,毕竟物质本身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这句话反着说也很有道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物确实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