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吃惊的常识性错误

作者:2744367848  于 2014-12-19 18:01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网络文摘

    “四人帮”是什么性质的“集团”,以谁为首,具体成员又有哪几个?如果我招考中国现当代文学“文革”文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一定会出这道题。这是有鉴于许多人忘记了“文革”这段历史,如有一位大学生居然回答说:“‘四人帮’就是四个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嘛。”

    在回答“四人帮”的成员时,有不少人把林彪算上去。有人虽然知道“四人帮”的具体名字,却顺序错乱。不少人从来未听说过当年毛泽东的接班人王洪文的名字,便把江青算成头一个。其实,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王洪文位居第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张春桥位居第二,时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的江青位居第三,时任“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姚文元位居第四。可我现在读到《文艺争鸣》2014年4月号第103页即题为《“毛泽东时代”关于鲁迅信仰问题的论战》的文章,其答案却让人大跌眼镜:

    七十年代以姚文元、石一歌为首的“四人帮”……

    这里让“文攻”的姚文元取代“武卫”的王洪文,可谓是本末倒置。令人吃惊的是,作者竟把“石一歌”作为“四人帮”的成员,并让其和当年“舆论总管”平起平坐且居“为首”地位。该文末尾注明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阶段性成果,重大课题竟出现如此重大史料错误,未免太不严肃了。

    “石一歌”是谁?在辞典里是很难查到的。潘旭澜生前主编、1993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文学辞典》,倒是有这一辞条,可过于简略。“石一歌”是“十一个”的谐音,即“石一歌”这个写作组最初成立时共有十一个人。这正像“梁效”是北大、清华“两校”大批判组的谐音,“罗思鼎”是“螺丝钉”的谐音一样。

    事情还得从1971年说起。那时周恩来陪同塞拉西皇帝来上海视察时,希望鲁迅生活、战斗过10年的上海,建立一个学习、研究鲁迅著作的小组。张春桥原布置上海市委写作组负责人朱永嘉组织一班人马写为江青一伙树碑立传的《文艺思想斗争史》。这个“史”由于工程大,一下难于完工,因而张春桥于1971年11月29日灵机一动,接过周恩来的“指示”,叫朱永嘉先编一本二万字左右的《鲁迅传》,一方面可以为《文艺思想斗争史》编写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可向中央交差。朱永嘉听了这一指令后,立即搭起13人的写作班子,其名单由上海市委写作组“总指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徐景贤亲自审批。据中共上海市委驻原写作组工作组写的《关于鲁迅传小组(石一歌)的清查报告》中云:最后被批准进入这个写作组的成员只有十一人:陈孝全、吴欢章、江巨荣、周献明、夏志明、林琴书、邓琴芳、孙光萱、余秋雨、王一纲、高义龙。除高义龙系原写作组“老牌”成员外,其余均系大专院校教师、中学教师,外加复旦大学中文系工农兵学员和文化系统的业务干部。1973年后,或因工作调动,或因学员毕业分配,剩下陈孝全等四人,另从外单位借来了三人,共计下列七人:陈孝全、孙光萱、夏志明、江巨荣、吴立昌、刘崇义、曾文渊。该小组设核心组,组长为在华东师大现代文学教研室任教的陈孝全,副组长为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的吴欢章,另有周献明。1974年后,吴欢章等人离去,该小组负责人为陈孝全、刘崇义、夏志明。小组成立初期至1973年底,由原写作组文艺组姚汉荣负责与“石一歌”联系,后姚氏调北京,这种联系便不再有专人负责。写作组最初成立时的十一个人已有王一纲、高义龙、孙光萱等先后作古,后参加的曾文渊也于最近仙逝。这个小组总共写有84篇文章,其中用“石一歌”的笔名最多,另有“石望江”、“丁了”等笔名。所谓“石望江”,系陈孝全、吴欢章、余秋雨、孙光萱四(“石”)人同望黄浦江之意,“丁了”是“定稿”的谐音。

    于1972年1月3日正式挂牌的“石一歌”,办公地点在当年复旦大学学生宿舍10号楼1层的103、104室。这个写作组虽然写过许多配合“四人帮”的所谓“评法批儒”、批判资产阶级法权、反击右倾翻案风造舆论的文章,但比起位于上海市康平路写作组本部来说,“石一歌”只是属上海写作组文艺组的外围组织,其成员所犯的是“说了错话,做了错事,写了错误文章”这种一般性错误。他们在“学习班”说清楚改正了错误,后来活跃在上海各文教单位,其中有的成了文化名人,有的当了媒体老总,有的是学术带头人和博导,像曾文渊在《文学报》担任副总编辑期间,便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毛泽东时代”关于鲁迅信仰问题的论战》的作者,却将这些人和姚文元并列,并列时不是姚文元打头而是把“石一歌”置诸首位,如109页云:

    石一歌和姚文元在鲁迅信仰的舆论宣传中……

    姚文元是主,“石一歌”是仆。如此行文,便颠倒了主次,在103页又并称其为“主犯”,这便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文艺争鸣》是名刊,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即该刊审稿欠严谨,以至让《“毛泽东时代”关于鲁迅信仰问题的论战》一文作者不止一次称“四人帮”为“团体”,如109页云:

    “四人帮”团体最为突出的言行有三点……

    石一歌和以姚文元为首的“四人帮”团体……

    这“团体”莫非是“学术团体”?文中没有明说,但“石一歌”确实是披着学术外衣的团体,姚文元则以写评论文章著称,再加上该文作者把当年揭批“四人帮”及批判姚文元在鲁迅问题上的言论“进行道统上、路线上、意识形态上的批谬和纠正”,称之为“论战”,因而这“团体”在作者眼中成了“学术团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这种表述政治内容姑且不论,单说技术上至少说明作者不会区别使用“集团”和“团体”这些词。在另一小标题中,即109页作者又这样叙述:“第三次论战:围攻姚文元”,这里用“围攻”一词,也是很不恰当的。因这个词会使人认为以笔杀人的姚文元是正面人物。看来作者的语法逻辑知识确实有问题,对“文革”这段历史也太不了解,很需要恶补啊。

    《“毛泽东时代”关于鲁迅信仰问题的论战》除了不该出现令人吃惊的错误外,其他失误也还真可列举不少,至少在错漏字方面:109页“1960年第4期《读者》”,错了,因为“文革”前并没有这个杂志,准确的说法应为《读书》。“1957年第58期《文艺月报》”,应为“1957年总第58期《文艺月报》”,否则读者会以为该刊是旬刊或周刊。110页“邦化”则应为“帮化”……更离奇的是,《“毛泽东时代”关于鲁迅信仰问题的论战》一文作者还把胡风说成是“右派分子”:

    关于鲁迅信仰问题的论战较大规模有三次,论战对象集中在五十年代以胡风为首的“右派分子”……

    众所周知,反右斗争是1957年开展的,而反胡风运动开展于1955年。这就是说,在反右开展之前的1955年5月18日,胡风就已被作为“反革命”而逮捕。在1956年开展的大鸣大放运动中,他早已失去了发言权,何来成为“右派分子?”退一步来说,就算胡风是“右派分子”,也轮不到以他为首,而是以丁玲、陈企霞为首。联想到一本很有名的、极富学术个性的探索型著作《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也出现类似的失误,如《“双百方针”前后文艺界思想冲突》一节95页有这样的叙述:

    全国有55万人定为右派……刘宾雁、宗璞、刘绍棠……都在其列。

    其实,宗璞在1957年7月《人民文学》杂志发表颇富艺术魅力的短篇小说《红豆》后,虽被“南姚北李”的李希凡批判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标本,并厉声地质问道:“这样一个极端仇视革命的祖国的叛徒——齐虹,有什么值得‘好的党的工作者’的江玫这样痛苦地怀念?”(《论“人”和“现实”》,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120页)但宗璞只是被当作思想右倾的作家于1959年下放农村,创作生命并未因此中断。1962年她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并发表了《知音》等一系列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这一小疵,可能来源于叶永烈的《反右派始末》(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附录《著名右派名录》,宗璞、陆文夫、黄秋耘均榜上有名。除宗璞误“划”外,陆文夫、黄秋耘也不该“补划”。陆文夫于1957年参加“探求者”集团,受到打击被下放工厂,但并不像高晓声那样被划成右派。黄秋耘1957年发表过为刘宾雁、流沙河作品叫好和打抱不平的文章,以致在反右风暴袭来时,差点被打成“右派”,后来邵荃麟和他的顶头上司周扬决定不划他,只在1958年第1期《文艺报》上由邵荃麟出面,将其当作“修正主义文艺思想一例”示众。

    我在《请勿“补划”右派》的文章中曾指出:近几年一些论著在涉及文艺界反右派斗争时屡屡出现这些失误,与一些编辑把关不严或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有关。像《文学评论》这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也曾出现过巴人是“右派”这一类失误。希望以后要严肃学术规范,再不要有“补划”右派的事情尤其是“以姚文元、石一歌为首的‘四人帮’”这类令人吃惊的常识性错误发生了。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7 23: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