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目前是唯一的、文革博物馆

作者:bobzhou  于 2016-1-8 06:4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

关键词:博物馆, 中国

 中国第一个、目前是唯一的、文革博物馆 

 

2005年元旦,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塔山风景区的文革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这是中国第一个由民间兴建的文革博物馆。建塔园的初衷只是为了纪念“文革”中死去的人们,“文革”博物馆已远远不止是一处凭吊死难者的陵园。

 

中文名称

    文革博物馆

外文名称

    Cultural Revolution Museum

   

    历史博物馆

 

   

    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塔山风景区

竣工时间

    2005年

   

    民间兴建

建立者

    彭启安

 

塔园的所在,其实就是一块坟场。这块坟场旁建起了一座“文革”博物馆。荒草丛生的坡地上,埋葬着70多个“文革”冤死者的尸骨。“文革”中,广东省澄海县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前来参加的“走资派”被“造反派”活活打死,当时挖坑草草埋在一起,后来尸骨无法分辨,只能立墓合葬。

一位退休副市长凭借个人良心和声望创建了中国首个“文革”博物馆,十多年来勉力维持,困难重重。

“文革”博物馆的创建人彭启安老人。

  1993年,彭启安从汕头市常务副市长任上退下来后,仍以“政府顾问”身份主持一摊工作。1982年前的一天,他到澄海区塔山风景区参加活动,看到这块乱坟坡。当他获悉这些坟的来历后,内心的疤痕像被掀起了一样。不久后,他主动与一些经历过“文革”的老同志商量,共同筹划建立塔园。当初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纪念那些在“文革”中死去的人们。彭启安是澄海本地人,“文革”前在邻近的揭阳县任县委副书记。当时他致力于发展生产、解决就业、整顿社会秩序,被树为典型,周围的十几个县都在学习“彭启安经验”。

 

  “文革”爆发后,顷刻间典型就成了“三反分子”,头上带上了“阶级斗争熄灭论”、“地主富农的孝子贤孙”的帽子。

  后来,澄海县揪出“余林反革命集团”,作为澄海人,在揭阳工作的彭启安也未能幸免,以“余林反革命集团的黑干将”的罪名被正式逮捕。他当时估计自己要被判30年徒刑。事实上,他当时低估了自己的“罪行”。直到出狱后不久,他才听说,自己曾被列入被枪毙名单。

  彭启安说,那段时间,自己是真心认罪,在学习班上,检讨写了80多页。“对毛主席一片忠心,丝毫没有怀疑过‘文革’”。因而,刚从监狱迈出第一步,他最大的感受是“感动”,“感谢共产党”。

  1998年后,彭启安“全退”。这个自称“工农子弟,文化不高,只读过6年书”的老干部,开始读老年大学,“书店每两周至少要去一次”。这时,他第一次读到了巴金的《随想录》。如果说,建塔园的初衷只是为了纪念“文革”中死去的人们,那么,随着彭启安思索的深入,今天的“文革”博物馆已远远不止是一处凭吊死难者的陵园。

公祭礼

“反对‘文革'博物馆就是反对共产党。”他站在炙热的阳光下,对着松散的人群发表演讲。每句话都像用尽全力,激动时不得不踮起脚尖,以蓄足说话的能量。头顶仅剩的一撮白发也随着情绪竖起又垂下。

祭奠计划再次被破坏,他如此愤怒以至于断定,“反对的人,必定在‘文革'中犯下不可告人的罪恶!”他说他欲哭无泪,又欣慰有539人无所畏惧来到现场。他深深鞠了一躬。

晒得无精打采的人群第一次爆发出掌声。随后,他们将手中的鲜花放到刘少奇雕像前。

刘少奇像矗立在安息园,对面围栏上刻着“文革”百种酷刑,读来让人不寒而栗。它们背后,是石壁上近万名“文革”死难者的名字。

2006年,安息园建成后,彭启安选定每年8月8日祭奠“文革”死难者。这一切进行得并不顺利,要克服的除了人为阻挠,还有恶劣的天气。这些年,参加祭奠的老人日渐衰弱,那位101岁的老干部已被送到医院。他们想改期,说受不了气候折磨。彭启安摇摇头,“这是我和全国两千万冤魂的约定,一诺千金。”

 

兴建历程

“文革”博物馆的故事说来不可思议,1996年当他决心留下点什么,也许并未想到后来的规模和危机。

那年的某一天,他去位于涂城村的塔山风景区参加揭幕仪式,看到了山坡上一片乱坟。他才得知,这里埋着71位“文革”遇难者。在汕头工作多年,他并不知道这一段历史,至于自己30年前在揭阳被批斗三百多场的经历,也已尘封在记忆里,多年来忙碌操劳,淡忘了。

他还看到五哥林华的坟墓。当年国民党征兵抓走彭家二儿子,父母为筹钱赎回他,将五儿子卖掉。后来五儿子上凤凰山打游击,带彭启安走革命道路。没想遭遇“文革”,那时澄海斗争惨烈,死难四百多人,伤残者达四千多人。林华是澄海一名中学校长,也被活活打死了。涂城村和南徽村这两座相邻的村庄不可避免卷入革命,它们分属两派组织,后者得到军队支持,一次武斗中开枪射击,涂城方面死伤众多。

彭启安突发奇想:能不能建一个纪念性的东西?他是实干的人,立即得到十多名“厅级”老干部和当地老人支持,成立“长老院”。涂城村委大多经过“文革”迫害,也很快划出塔山上的土地,让彭启安建设。

建筑物不敢冠以“文革”之名,而命名为“塔园”。第一块纪念碑文老人们修改了十多遍,隐去施害者,以模糊的“遇难”代替具体的“打死”,生怕再次挑起矛盾。不过,“施害者”并没有跳出来反对,反对的倒是没有深刻经历的人或是“受害者”。

1998年,澄海县委书记叫停工程,说这是“揭伤疤”。老干部们阵容强大,能量充沛,县委书记只得向汕头市委打报告。市委对此保持沉默。彭启安态度强硬:如今你们反对,你们就是罪人。

起初是顺利的。彭启安主管交通电信等事项,他说“磨厚脸皮”,向曾经合作的企业募捐,也得到了市长基金,几年内获得了2000万元捐赠,塔园快速扩张,到2002年底,12个景点工程告竣。

次年,汕头市长调任省里前夕送来两本书--《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上下册。彭启安决心将这本书变成一座建筑。2000年前读到巴金对“文革”博物馆的呼吁时,他就这么想了。有人反对,称“文革”二字太刺激了,但彭坚持迈出这一步。2005年,“文革”博物馆落成。

 

塔园正名

只剩下一个心愿——为塔园正名。他说塔园是为了反思“文革”,以防止阶级斗争重演;说和党的思路和利益是一致的,还和爱国主义教育挂上了钩。这一套说辞并不奏效。但2005年3月,汕头市委书记的到访带来了希望。

老干部的抗争

2005年春天一波三折,希望只维持了一小段时间。长老院的陈德鸿联系不上彭启安,他得知“上面来调查了”,对博物馆的命运忧心忡忡。老干部商量着和对方来一场大辩论。

陈德鸿85岁,曾是汕头政协副主席,回忆四十多年前的细节像是诉说昨天。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候,随时都有人闯进家门将他揪斗一番。他想与其在家里担惊受怕,不如去涂城村参加保护他们的群众会议。结果却被打为“反革命集体”押进大牢。被审讯时,他眼睁睁看着隔壁那位被审讯的人死了。另一次在羁押地的食堂排队吃饭,一群人看其中一个不顺眼,就随手打死了他。

彭启安在家等待一个多月,得到了结论:让博物馆不了了之。他觉得像“文革”批斗时那样,“结论”就是给他划定的圈,不得越出半步,遑论求得正名了。

那段时间前后,结束硬件建设,转入维护和保养。他并未采纳建议,转而修建安息园、立刘少奇像、刻死难者名单、举行公祭礼,让更多外来者进入塔园。

2005年后,彭启安就很少召集老人们参加决议,老干部也相继生病、去世。

塔园建筑显得凌乱。是的,没有规划,钱一筹到就着手建景点。思安塔高耸,博物馆建成天坛的形状,有种古老的味道。广场的石壁上刻着任仲夷的题词:“要以史为鉴,千万不要让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石壁下摆着黑白两猫,大概在宣扬邓小平的实用主义理论。而在另一处,你还能看到孔子像,按照彭启安的说法,孔子也是“文革”受害者。随处都能看到警言,比如:“文革”进入了我们的血液。

从1996年起,彭启安和村干部保持着同舟共济的关系。到了最新两届村委手里,维护塔园的传统遭到了破坏。彭启安申请的所有项目,村委几乎一律否定;其中一两个景点的建设,是他几番上门请求无果后,找中间人帮助谈成的。这也许和控制用地有关,但彭启安认为,决裂是从他怒斥村干部开始的。

发现塔园的捐款遭到村委挪用,他怒骂并且索回。后来,一笔划拨给塔园的市长基金挂在镇上,村上就不愿去领取了。再后来,博物馆展出物失窃,挂靠在古寺的捐款账户也被注销了。

那些年里,彭启安都在思索塔园的发展之路。他去寻找接班人,找过汕头市政协副主席方展伟、市人大副主任余建明,他们很热心,却都婉拒了他。有志愿者私下嘀咕:“所谓接班人也是‘文革'概念。”

去彭化与制度化的道路也探索过,他尝试建立塔园委员会和基金会,都遭到村委会否决。

2010年,公祭礼遭阻拦。这回,他动员更多的热心者,更多年轻的志愿者加入进来。在潮州彩塘镇,我在一家影印店见到85后曾祥游。当去了塔园,他才知道,原来存在这么一段历史。他成了志愿者,为博物馆建网站、传播信息。

塔园未来如何?彭启安把16字方针抛出来:不求正名,难求发展,只求存在,终求完美。

这问题想了无数遍。无路可走又放心不下,只能在塔园终老了。“老汉今年82,”他反复说这句话,大概是表达焦灼的方式。这一句式重复好些年了,危机如常,年纪渐长。女儿说起父亲,眼角泛起泪花,说谁也劝不动他。忧心忡忡的志愿者希望他长命百岁。“他不在了,塔园也就结束了。”见过的许多人都这么说。塔园骨干王平是少数乐观者之一,她四处奔走,想为塔园挂牌,无论是爱国主义基地或是养生基地,她觉得挂上就行。

秀美的景色固然吸引游人,可塔山最吸引人的是中国第一个民间兴建的“文革”博物馆。记得巴金老人说过:建立“文革”博物馆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惟有不忘过去,才能做未来的主人。他十分强调: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潮汕人民记住巴金的教导,把那段惨痛的历史记下来,教育子孙后代。因澄海是“文革”重灾区,四百多人冤死“文革”,十年伤痕累累。1996年民间开始筹划,经多方集资,1999年冬竣工。伤心的“文革”史镌刻于高塔的对面,成为“低塔缅楷模”的景观。

顺着塔园牌坊拾级而上,是文人学者的碑记,为纪念叶剑英元帅粉碎“四人帮”的功绩,叶帅塑像屹立此处。用花岗岩大石雕刻的书本记载“文革”悲伤的历史,要后来人记住它,不让悲剧重演。踏进“文革”博物馆,花岗岩的石板刻着“文革”的历史,一幅幅画面叫人想起不堪回首的岁月,近六十岁的人才能了解“文革”,而青年一代则感淡然无味。伫立于历史画面,依稀看到“文革”文攻武斗,红卫兵抄家破“四旧”,多少无辜知识分子游街遭批斗,读书无用毒害一代人,英雄交白卷让芳华正茂的一代成为“上山下乡”的牺牲品。

 

为此,温家宝总理2012年在 “两会”后答记者问时说: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党虽然作出了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行了改革开放,但是“文革”的错误和封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清除。温总理的讲话一针见血地指出,要彻底清除“文革”遗留的毒素,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让“文革”遗留的毒素从各个领域包括政治体制方方面面给予清除,对“文革”淡然无味的青年一代要让他们读一读“文革”历史,才能“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文革”悲剧重演。因此,塔山园区民间兴建的“文革”博物馆也成为青年教育的基地。(转载)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3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bobzhou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女生与非洲留学生交媾的后果让国人傻眼了 [2019/07]
  2. 王先生胸闷,回国差点被罚美元500多元 [2018/09]
  3. 突然全国有房的人都炸开了锅 [2019/08]
  4. 上海最贵的十处豪宅,每套房子过亿 [2017/07]
  5. 具有中国特色的卖淫经营方式 [2016/01]
  6. 现在上海人怎样看美国来的亲戚、朋友 [2017/06]
  7. 中国院士的腐败渐趋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5/07]
  8. 从朱镕基儿子年薪一亿多看国内贪官衙内现象 [2015/03]
  9. 卖淫同样是合法的香港和澳门内容却大相庭径 [2020/08]
  10. 这油画披露文革对青年女性的摧残 [2019/05]
  11. 中央应该叫央视怎样检讨 [2015/09]
  12. 你的中国身份证将被收掉,中国许多事情与你不搭界了 [2019/05]
  13. 广东的黑人兄弟大庭广众赤身裸体引起公议 [2019/04]
  14. 当局对一批文革批斗照片除禁,用意何在 [2017/06]
  15. 上海工商银行行长人面兽心玩32名女下属 [2019/08]
  16. 蒋、宋、孔、陈的私人财产比不过人民大救星毛泽东 [2014/12]
  17. 谢谢你美国,因为你阻止了孔子学院 [2018/07]
  18. 美国的慷慨,老革命张老在纽约过幸福年 [2017/02]
  19. 文革时候干部的贪腐面貌 [2015/07]
  20. 我在美国遇到的真正的好人 [2016/09]
  21. 中央有意让上海将取代香港,上海人有福了 [2020/06]
  22. “我最崇拜毛泽东” [2015/01]
  23. 从乌克兰高调纪念数百万人饿死的“大饥荒”想到的 [2014/12]
  24. 张先生说,难道要他第二次做犹太人吗 [2020/05]
  25. 要特别警惕国内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者的战争叫嚣 [2016/12]
  26. “武力攻台”说打就能打吗 [2021/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 07: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