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上海的嫖客都知道“百度地图”已经成招嫖新平台 [2023/06]
- 女生与非洲留学生交媾的后果让国人傻眼了 [2019/07]
- 卖淫同样是合法的香港和澳门内容却大相庭径 [2020/08]
- 具有中国特色的卖淫经营方式 [2016/01]
- 广东的黑人兄弟大庭广众赤身裸体引起公议 [2019/04]
- 上海最贵的十处豪宅,每套房子过亿 [2017/07]
- 王先生胸闷,回国差点被罚美元500多元 [2018/09]
- 从朱镕基儿子年薪一亿多看国内贪官衙内现象 [2015/03]
- 突然全国有房的人都炸开了锅 [2019/08]
- 现在上海人怎样看美国来的亲戚、朋友 [2017/06]
- 中国院士的腐败渐趋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5/07]
- 这些照片是人性的鲜明的对比 [2022/04]
- 这油画披露文革对青年女性的摧残 [2019/05]
- 你的中国身份证将被收掉,中国许多事情与你不搭界了 [2019/05]
- 中央应该叫央视怎样检讨 [2015/09]
- 当局对一批文革批斗照片除禁,用意何在 [2017/06]
- 蒋、宋、孔、陈的私人财产比不过人民大救星毛泽东 [2014/12]
- 谢谢你美国,因为你阻止了孔子学院 [2018/07]
- 美国的慷慨,老革命张老在纽约过幸福年 [2017/02]
- 文革时候干部的贪腐面貌 [2015/07]
- 我在美国遇到的真正的好人 [2016/09]
- 中央有意让上海将取代香港,上海人有福了 [2020/06]
- “我最崇拜毛泽东” [2015/01]
- 从乌克兰高调纪念数百万人饿死的“大饥荒”想到的 [2014/12]
- “武力攻台”说打就能打吗 [2021/11]
- 张先生说,难道要他第二次做犹太人吗 [2020/05]
- 要特别警惕国内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者的战争叫嚣 [2016/12]
在蒋介石的棺材里,宋美龄放入了四本书,一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本《圣经》、一本《荒漠甘泉》、一本唐诗,西方基督教的书占了一半。也许,这样的陪葬品,宋美龄是要表达蒋介石一生的信奉和愿望。
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荒漠甘泉》这本书。让我们看一下《荒漠甘泉》的一些内容,从中体会蒋介石的信奉和愿望。
《荒漠甘泉》的作者是美國傳道人考門夫人,她與她丈夫除了於美國服過神職外,也曾一起在東亞傳教達廿年之久。這本書是她在其丈夫重病时开始提笔所著,记录了她的灵修生活,以及如何在苦难当中如何藉由基督教的禱告來獲得「盼望、忍耐與喜乐」。該書以日記形式書寫,其內文引言主要以《圣经》为依据,也引入了其他神学著作中的段句,并结合夫妻二人的见证和灵修生活,对《圣经》中某些经文展开了非常深入的阐释。教导人们如何通过阅读《圣经》聆听「神」的话语并明白神的旨意。《荒漠甘泉》全書雖宗教味濃厚,但因為該書內文流暢且不落俗套,因此1920年發行後,不但在美國发行量很高,更曾被译为數十种文字,通行於全世界。比較特殊的是,該書閱讀者不盡然全是基督教信徒。
1939年12月,上海福音书房出版了翻译的节译本,受到中国基督徒的欢迎。也有人說這本書的中譯本由宋美齡在重慶時親自翻譯,供蔣介石靈修之用。
都是基督徒的兩屆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與蔣經國都曾在台灣大力推薦過此書。因此該書於1970年代在台灣相當風行。至今,重新排版的中文版《荒漠甘泉》於台灣仍不時出現。此書也放置於故總統蔣中正棺材之中。而1959年在台灣出版的中譯本,為奉蔣中正命令翻譯、整理,由蔣親自審定,對原文有相當大的改動。這本為蒋介石量身定作的《荒漠甘泉》似乎是從聖經中檢出有『勝利』、『戰鬥』等關鍵字的經文,重新『翻譯』成蒋介石喜歡的句子,成一本『靈修書』。
荒漠甘泉节录
常常禱告
經文: 「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他墨蘭(Tammerlane)常喜歡向他的朋友述說他早年的軼事。他說:「我有一次被仇敵追逼,不得已藏匿在一所破屋中,我在那裡獨自枯坐了幾個鐘頭。那時萬念俱灰,再也沒有志氣和勇敢,去幹前面的事業了。在絕望中,我看見一隻小小螞蟻,背著一粒比牠大數倍的穀,盡力向牆上拖走,牠跌下多次,但是每一次牠仍舊努力向上。我曾數過,牠下來了六十九次;可是牠並不灰心氣餒,第七十次牠到達了高牆的頂上。那時我得了興奮,我終身不能遺忘這個教訓。」──譯自君王軼事(The King’s Business)
我們如果看以前許多禱告都得不著答應,因此就有點灰心,我告訴你,那就不是信心的禱告了。信心的禱告,看以前沒有得到的禱告是一種鼓勵、一種證據,暗示我們上帝的答應的來到更近了,就在前面了。從起初到末了,主的教訓和榜樣都告訴我們:應當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懇求的禱告,若是沒有得到答應,就該集中以前所有的力量,繼續求上帝,直到上帝給你應許,或是成就。如果上帝已經聽了你的禱告,這並不是說禱告可以中止了,仍該繼續禱告,應當改為讚美和感謝的禱告。──亞賽(Wm. Arthur)
大音樂家魯班斯坦(Rubenstein)有一次說:「如果我一天不練習音樂,我自己會覺得;如果兩天不練習,我的朋友會覺得;如果三天不練習,人人都會覺得。」我們的禱告也是如此,若不常常禱告,你和別人都發覺:你的禱告是走了樣的。──選
莫勒先生曾為他五個不信的朋友禱告,他天天求上帝不肯放鬆,雖然一時看不見甚麼效果,可是他絕不灰心,一直繼續求上帝。結果五年之後,第一個朋友得救了;十年之後,第二和第三個朋友得救了;二十五年之後,第四個朋友得救了;莫勒死後好幾年,第五個朋友得救了。他在禱告上所花的工夫,並不是徒然的。──醒
祂已經勝了世界
經文: 「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為念。」(徒廿23~24)
我們在撒母耳記裡面看見:當大衛在希伯崙受膏作王的時候,「非利士眾人就上來尋索大衛」(撒下五17)。照樣我們在上帝前受寵蒙愛的時候,仇敵撒但頂不甘心,就上來尋索我們,前來阻攔我們,和我們搗亂。
仇敵的攻擊、破壞和攔阻,我們應當看為上帝施行拯救的記號;這時候就是我們向上帝支取加倍的祝福、勝利和能力的機會。能力常是從攔阻中產生的,電力的產生,就是由於發電機的機輪互相磨擦(攔阻)。將來有一天,我們會明白撒但也是被上帝利用的。──譯自地上的屬天生活(Days of Heaven upon Earth)
患難是勝利的捷徑。山路之後,就是大路。一切偉大的事業上面,都有患難的印跡的。發光的金鍊,必須經過爐火的燒、錘。沒有一個人配算為得勝者,除非他歷盡苦楚。額上有刺痕的憂患之子,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可是在這傷心的一句之後,就來了一句應許:「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主在世上留下的腳蹤,原是叫我們跟隨祂的。那帶血的腳步,是引領我們上寶座的。傷斑是鐵杖的代價,我們的冠冕必須花力爭奪的。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
先聖都曾經歷許多患難──保羅、馬丁路得、撒房那羅拉(Savonarola)、拿克司(Knox)、衛斯理(Wesley),以及一切大能的先鋒。他們都從患難進入掌權的地位。將來有一班環繞在寶座前唱讚美詩的人,他們都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
每一本偉大的著作都是作者的結晶。誰是希臘的大詩人?荷馬(Homer)他是一位盲人。誰是寫那部不朽之作「天路歷程」的?是一個穿紫袍享安樂的王子嗎?不是!乃是培德福(Bedford)牢獄中的一個囚犯本仁約翰(John Bu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