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上海人为什么相互有偏见

作者:bobzhou  于 2016-12-21 03:09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热点杂谈|已有22评论

关键词:上海, 美国

写本文的目的是,历史已经过去,大家都是来自上海,就应该精诚团结,共同向前。

 在美国各地都可以见到自称是上海人的上海人。

但是上海人相互之间又往往不承认对方是上海人。

譬如,二个人在社交活动,或者其他场合,通过交谈,知道大家都是上海人,相互又简单介绍自己来自上海。同乡人应该很亲切,但是有些上海人,一背过身去就会说,对方只是在上海住过,或者工作过,言下之意就是对方没有资格自称上海人。

有人讲给我听,在一敬老院,里面有许多上海人,但是上海人又分为几个小团体,相互几乎不交往。其中最强势的是所谓正宗老上海人,其他就是所谓外地上海人。

 对这现象,就有必要研究一下上海人了。

 先研究最早的上海人和被上海人认为的乡下人。

其实,这些上海人并不是真正的上海人。

真正的上海人倒是居住在上海郊区的乡下人。

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1843年上海开埠是起点。上海以租界、华界为主体逐步发展成为远东第一大城市,城市中的其实祖上基本上也来自外地的居民以城里人上海人自称,而原真正是世代居住上海县城广大地区及周边农村的居民则被称为乡下人以示区别,这就是上海人与乡下人之争最初的起源。由于郊区人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和大多数中国其它地方的农民并没有什么两样,因而在这些上海人的眼中,他们不过就是些乡下人

 太平天国时期及以后来自江南浙江的第一代移民。

这是上海人中,历史最长,成就最大,子女去美国最多的人群。

近代第一批移民主要来自浙江省和江苏南部的吴语区,其中一般又按照清代府属细分为宁波人、绍兴人、苏州人等,他们构成了上海中心城区居民的主体,其中尤以宁波籍为最多。清末年间,由于社会的急剧动荡,浙江和苏南一带大量社会中上层移民流入上海,同时一些中下层阶级也随之进入上海工作生活,希冀安稳。当时宁波人利用地缘和语言优势,迅速胜过广东籍买办,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商。上海话中的阿拉即是来自于宁波话。 当时有宁波人掌金融,无锡人掌实业之说。

宁波籍的著名人士众多,如严信厚、朱葆三、秦润卿、邵逸夫、董浩云、阿德哥虞洽卿、五金大王叶澄衷、钢铁大王余名钰、企业大王刘鸿生、颜料大王周宗良。宁波商人执当时上海的航运业与钱庄之牛耳,长期控制上海总商会。宁波商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华人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家五金店、南货店、绸布店、火柴厂、染织厂、化学制品厂、印刷厂、灯泡制作厂、日用化工厂、机器染织企业、国药店、钟表店,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条公共汽车线,最早的民营仪表专业厂,甚至最早的保险公司,房地产公司,证券交易所,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就连大世界游艺场都是在宁波人的手里诞生的。

而无锡实业商帮在上海滩也拥有显赫的地位与势力,尤其以中国首富荣氏家族(荣德生、荣宗敬等)为翘楚,还有上海滩煤铁大王无锡人周舜卿(中国私营银行创始人,雷雨周朴园原型)。上海其他的几个实业大王也有一些无锡人,如电气大王,呢绒大王,桐油大王,电池大王,洋铁皮大王等。

由于那个时期上海的迅速发展,这一批人也接收了一些先进思想,开阔了眼界,很多都从事商业贸易的活动。作为祖辈的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这使得他们的下一代大多都接收过相对较好的教育并继承了苏浙一代人精明的传统。到了上世纪初,这些第一批移民的后代产生了许多教师、帐房先生、医生、律师、建筑师、工头、银行公司职员、记者、城市小资产业主、商人等等。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主要居住在上海最早开始发展的黄浦、静安、卢湾、徐汇这几个区,也就是上海人常说的上只角地区。其中黄浦、静安属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租界于1863年合并而成;而徐汇、卢湾则属上海法租界。

总体而言,来自吴语区移民经济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活条件远高于江淮官话区移民(即苏北人或称江北人),传统上优越感较强,而后者则经常感受到歧视。来自其他各省的移民数量相对较少,其中较为重要族系来自广东省的移民,人数约有数万。移民的数量远远超过世居于此的本地人,这些人客观上造就了一个当时的新上海。

 第二批老移民,苏北移民

第二批老移民来自江苏北部的江淮官话区和中原官话区,被江南的苏南、浙江人称为江北人,传统上大多聚居于苏州河以北西北部的闸北、普陀;也有不少人住在城市东北部的杨浦、虹口,与来自浙江宁波等地的移民杂居。老城厢南市等区域也有部分苏北移民迁入。这些地方大致上就是上海人传统观念中的下只角区域。在大上海,这个城市曾经有一个公开的秘密,也是这个城市的标记:全城歧视苏北人。即使在当今,这种歧视依旧存在,根深蒂固。所以在上海,苏北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族群的分类概念,而是一个社会阶层的分类概念了。

这一般以宁波人和绍兴人的后裔地位为最高,苏北的为最低,这种局面几乎是要持续至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随着九十年代浦东开发,社会变化的加快,时代的进步发展以及移民城市内各群体之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正不断趋向缓和,曾经有过的歧视与偏见逐渐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趋于消解,但是在中老一辈之间还是大量存有这种观念。

 真正的,住在郊区的上海人。

过去上海城区和上海郊区相比,郊区人口变动相对较小。浦东、奉贤、青浦、松江、崇明、金山、嘉定、宝山、松江、闵行等,基本上都保留者固定的本地话,这些方言和上海市区话已有明显的不同,从口音上可以分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住在郊区的上海人的地位甚至还不如第二代苏北移民,所以本地人这个词其实是稍带有轻视性质的。

但随着现今郊区经济水平的发展、各个新城的建设、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上海移民因拆迁而移居郊区、以及1990年后新老上海移民的矛盾加深后,这类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原本两极化的差异也在慢慢缩小。

 上海解放后,上海人口增加百万,其中有大量的干部和军人落户上海,也是上海人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新移民

自进行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上海开发浦东以来,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纷纷来到上海工作、生活。新移民和外来人员的部分区别在于籍贯地和老家是哪里的。这批新时代的移民当中很大部分是没受过基础教育的低素质人群。不过有些老移民认为:只有真正受过上海海派文化熏陶,讲上海话,拥有上海精神的才算是上海人。与此同时一些老移民也质疑新移民和外来人员中有一些低素质人群不仅破坏上海环境,而且行为举止不文明,还挤占廉价劳动力市场,穿着也肮脏土气不得体,破坏上海的城市形象。而一些新移民认为部分上海人以偏概全的看法是对他们的歧视,并且对老上海人逐渐形成反感情绪。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1

支持
1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10 回复 一剑飘尘 2016-12-21 03:54
中国文化的特色:歧视!没有歧视,中国人找不到北,也不仅仅上海人如此
9 回复 foxxfam 2016-12-21 06:05
歧视在中国处处可见,地域语言年龄性别....
4 回复 fanlaifuqu 2016-12-21 08:52
小时候将阿拉要被父母讲的,只能称“伲”,才是正宗上海话!
8 回复 晓田 2016-12-21 09:24
fanlaifuqu: 小时候将阿拉要被父母讲的,只能称“伲”,才是正宗上海话!
或哉是哦伲
7 回复 晓田 2016-12-21 09:26
fanlaifuqu: 小时候将阿拉要被父母讲的,只能称“伲”,才是正宗上海话!
“伲”好像是崇明人的叫法
7 回复 tea2011 2016-12-21 09:56
上海童鞋都来了
6 回复 qxw66 2016-12-21 09:58
浙江是院士最多的 ,江苏次之
6 回复 金鸡好斗 2016-12-21 10:51
父亲家是清朝从苏州来的,在静安区,母亲家是抗战时期从苏南来的,在南市区。我出生在上海,在上海生活过很多年,现在入籍美国,和现在生活在上海、自称上海人的人比,究竟谁是正宗上海人?

现在走在上海马路上像我这样的正宗上海人没有几个了。
6 回复 农家苦 2016-12-21 11:21
ZHOU老这篇大作,足可以教育、改变上海以外的中国人。上海人自身的互鄙劣根,好象很难拔除。
6 回复 mzou 2016-12-21 12:15
点赞。
昨晚去看了场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软侬细语很好听,连闫妮的角色都是杨海银话。
7 回复 chocho 2016-12-21 13:11
正宗上海人是被称作“本地人”,并不被歧视的。尼老家是高桥,高桥松糕,三黄鸡,还有杜月笙最出名。
5 回复 chocho 2016-12-21 13:24
农家苦: ZHOU老这篇大作,足可以教育、改变上海以外的中国人。上海人自身的互鄙劣根,好象很难拔除。
上海一直是很宽容的,否则也不会有近代的繁荣。上海人讲实惠,实就是实在,惠就是互惠,懂得这个道理,就很容易相处了。
5 回复 叶毅 2016-12-21 16:24
江戸っこ乃青龙镇,白鹤镇的人。
8 回复 大洋仙生 2016-12-21 20:27
上海上只角是小市民的集中地摇篮。
8 回复 秦臻 2016-12-21 22:06
三峡之水江主席访美。。。这也不是他干的事啊 上海的所有好,都属于那些制造美好的上海人,跟那些街头巷尾的上海小市民何干?上海人的好,上海的好都毁在一帮无聊浅薄的上海小市民身上了。
6 回复 jojowlu 2016-12-22 00:37
晓田: 或哉是哦伲
那是浦东,土著上海人的话。小时候广播里就这样说。我们初中老师也这么说话。
6 回复 文庙 2016-12-22 01:01
哎,老上海的语言,文化正在消失,遗憾!
6 回复 刘小雨 2016-12-22 02:26
qxw66: 浙江是院士最多的 ,江苏次之
浙江出院士
5 回复 秋收冬藏 2016-12-22 03:27
天下洪炉世界大同了
5 回复 qxw66 2016-12-22 11:52
刘小雨: 浙江出院士
还有老板,还有蒋匪帮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bobzhou最受欢迎的博文
  1. 女生与非洲留学生交媾的后果让国人傻眼了 [2019/07]
  2. 王先生胸闷,回国差点被罚美元500多元 [2018/09]
  3. 突然全国有房的人都炸开了锅 [2019/08]
  4. 上海最贵的十处豪宅,每套房子过亿 [2017/07]
  5. 具有中国特色的卖淫经营方式 [2016/01]
  6. 现在上海人怎样看美国来的亲戚、朋友 [2017/06]
  7. 中国院士的腐败渐趋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5/07]
  8. 从朱镕基儿子年薪一亿多看国内贪官衙内现象 [2015/03]
  9. 这油画披露文革对青年女性的摧残 [2019/05]
  10. 卖淫同样是合法的香港和澳门内容却大相庭径 [2020/08]
  11. 中央应该叫央视怎样检讨 [2015/09]
  12. 你的中国身份证将被收掉,中国许多事情与你不搭界了 [2019/05]
  13. 广东的黑人兄弟大庭广众赤身裸体引起公议 [2019/04]
  14. 上海工商银行行长人面兽心玩32名女下属 [2019/08]
  15. 当局对一批文革批斗照片除禁,用意何在 [2017/06]
  16. 蒋、宋、孔、陈的私人财产比不过人民大救星毛泽东 [2014/12]
  17. 谢谢你美国,因为你阻止了孔子学院 [2018/07]
  18. 美国的慷慨,老革命张老在纽约过幸福年 [2017/02]
  19. 文革时候干部的贪腐面貌 [2015/07]
  20. 我在美国遇到的真正的好人 [2016/09]
  21. 中央有意让上海将取代香港,上海人有福了 [2020/06]
  22. “我最崇拜毛泽东” [2015/01]
  23. 从乌克兰高调纪念数百万人饿死的“大饥荒”想到的 [2014/12]
  24. 张先生说,难道要他第二次做犹太人吗 [2020/05]
  25. 要特别警惕国内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者的战争叫嚣 [2016/12]
  26. “武力攻台”说打就能打吗 [2021/11]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4 01: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