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上海的嫖客都知道“百度地图”已经成招嫖新平台 [2023/06]
- 女生与非洲留学生交媾的后果让国人傻眼了 [2019/07]
- 卖淫同样是合法的香港和澳门内容却大相庭径 [2020/08]
- 具有中国特色的卖淫经营方式 [2016/01]
- 广东的黑人兄弟大庭广众赤身裸体引起公议 [2019/04]
- 上海最贵的十处豪宅,每套房子过亿 [2017/07]
- 王先生胸闷,回国差点被罚美元500多元 [2018/09]
- 从朱镕基儿子年薪一亿多看国内贪官衙内现象 [2015/03]
- 突然全国有房的人都炸开了锅 [2019/08]
- 现在上海人怎样看美国来的亲戚、朋友 [2017/06]
- 中国院士的腐败渐趋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5/07]
- 这些照片是人性的鲜明的对比 [2022/04]
- 这油画披露文革对青年女性的摧残 [2019/05]
- 你的中国身份证将被收掉,中国许多事情与你不搭界了 [2019/05]
- 中央应该叫央视怎样检讨 [2015/09]
- 当局对一批文革批斗照片除禁,用意何在 [2017/06]
- 蒋、宋、孔、陈的私人财产比不过人民大救星毛泽东 [2014/12]
- 谢谢你美国,因为你阻止了孔子学院 [2018/07]
- 美国的慷慨,老革命张老在纽约过幸福年 [2017/02]
- 文革时候干部的贪腐面貌 [2015/07]
- 我在美国遇到的真正的好人 [2016/09]
- 中央有意让上海将取代香港,上海人有福了 [2020/06]
- “我最崇拜毛泽东” [2015/01]
- 从乌克兰高调纪念数百万人饿死的“大饥荒”想到的 [2014/12]
- “武力攻台”说打就能打吗 [2021/11]
- 张先生说,难道要他第二次做犹太人吗 [2020/05]
- 要特别警惕国内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者的战争叫嚣 [2016/12]
疫情加水灾上海人不能再豁胖开始‘做人家’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口号。
年初的疫情,加上几个月的水灾,上海人都明白,中国从粮食到副食品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万不得已只有省吃俭用了。
说‘省吃俭用’,那‘省吃俭用’里的‘俭用’二字还是关键。
今年很少听说有什么单位,或者什么人还拿到多少奖金。
刚过教师节,教师都说没有发过什么钱。
倒是时不时来个‘奉献、捐款’,从工资里扣,没有好商量。
这些年,上海人响应政府号召繁荣市面,养成的豁胖好习惯终于要落下帷幕。
在上海老百姓口中,有一个与‘豁胖’成鲜明对照的反义词,叫“做人家”。
终于,上海人的老习惯‘做人家’又从新登场。
说一个人会“做人家”,就是夸他节约、会过日子。中国人的文字很有意思,在“人家”前面加个“做”字,勤俭持家的形象,一下子跃然而出。仔细体会,这个“做”,意思还很丰富。
过去的上海人既讲究腔调,也注重勤俭。第一层意思,是节俭、不浪费。尽管上海开埠后,很快就成为一座极尽繁华的大都市,但上海的老百姓过日子,却无比务实,繁而不虚、华而朴实,在勤俭节约方面堪为楷模。在上海,菜市场被称为“小菜场”,不管你买的是鸡鸭鱼肉还是萝卜青菜,只要放进菜篮子就是“小菜”,大概这个“小”字,就足以传递出节俭的韵味儿:在“小菜场”买肉,可以笃悠悠地只买1两,够炒一顿肉丝就行。上海人早上吃泡饭,一块腐乳要分成两半,一天吃一半。去饭店吃饭,剩下的绝对是要打包回来的。真的是把节俭的品格,在一粥一饭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上了点岁数的人,喜欢用老透的丝瓜筋洗碗,用淘汰下来的汗衫剪成条扎拖把,只要能自己做的,尽量不去外面买。今天,我们倡导“小份”、“一顿光”的餐饮方式,过去在上海早已是自觉习惯。现在在饭店、食堂,连一块红烧肉、一只虾都能买了。
现在的“做人家”的第二层意思,意味着要在节俭的基础上用心经营,这样方能成就一个好的人和好的家庭。上海人虽然节俭,但善于动脑筋创造,把家里操持得清清爽爽,把家人打扮得光鲜笔挺,把全家的日子过得美美的。
过去最典型的就是“假领头”的发明,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不怨天尤人,而是用最少的布料,维持最大的体面,洗换也方便。不少上海人家里,都有用“零头布”拼成的窗帘、桌椅套,花点心思,既便宜又时尚,还不会和别人家重样,体现每个“家”的个性。总之,大家习惯于做事“细腻”“讲究”,花小钱过上精致舒适、“有腔调”“有格调”的生活。
现在政府希望大家都是,物质上 “做人家”,精神上越能丰盈起来。
说,但凡“做人家”的家庭,大部分都和和睦睦、谦和包容的,因为他们懂得艰苦奋斗,懂得家庭责任,懂得用心用情,在举手投足间,润物无声地去拥抱美好生活。
中国人还是做中国梦。万不得已的“做人家”,或许是比‘豁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