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生与非洲留学生交媾的后果让国人傻眼了 [2019/07]
- 现在上海的嫖客都知道“百度地图”已经成招嫖新平台 [2023/06]
- 卖淫同样是合法的香港和澳门内容却大相庭径 [2020/08]
- 具有中国特色的卖淫经营方式 [2016/01]
- 王先生胸闷,回国差点被罚美元500多元 [2018/09]
- 上海最贵的十处豪宅,每套房子过亿 [2017/07]
- 突然全国有房的人都炸开了锅 [2019/08]
- 广东的黑人兄弟大庭广众赤身裸体引起公议 [2019/04]
- 从朱镕基儿子年薪一亿多看国内贪官衙内现象 [2015/03]
- 现在上海人怎样看美国来的亲戚、朋友 [2017/06]
- 中国院士的腐败渐趋蔓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15/07]
- 这油画披露文革对青年女性的摧残 [2019/05]
- 中央应该叫央视怎样检讨 [2015/09]
- 你的中国身份证将被收掉,中国许多事情与你不搭界了 [2019/05]
- 当局对一批文革批斗照片除禁,用意何在 [2017/06]
- 蒋、宋、孔、陈的私人财产比不过人民大救星毛泽东 [2014/12]
- 谢谢你美国,因为你阻止了孔子学院 [2018/07]
- 美国的慷慨,老革命张老在纽约过幸福年 [2017/02]
- 文革时候干部的贪腐面貌 [2015/07]
- 我在美国遇到的真正的好人 [2016/09]
- 中央有意让上海将取代香港,上海人有福了 [2020/06]
- “我最崇拜毛泽东” [2015/01]
- 从乌克兰高调纪念数百万人饿死的“大饥荒”想到的 [2014/12]
- “武力攻台”说打就能打吗 [2021/11]
- 张先生说,难道要他第二次做犹太人吗 [2020/05]
- 要特别警惕国内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者的战争叫嚣 [2016/12]
三种人涌入上海让上海失去上海的“腔调”
什么是上海人真正的“腔调”。
上海人讲规矩。西方的工业革命把工人组织起来了,人与人的合作是密集型的,没有严格的制度,工人就无法开展工作。在商业文明里,守规矩就是守法,与宗族、官僚的权力相比,他们更看重规矩,人人依法办事,权力自然就是没有用的,因此,上海人讲规矩,不拍马屁,他们更相信规矩和自己的能力。
上海人最平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生意场上,童叟无欺。上海人不会恃强凌弱,没有等级观念,住在同一个阁楼里,教书先生和码头工人同样会被人尊重,被人礼遇,否则,就是流氓,就是恶人。
上海人很守时。工业化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工厂三班制,上班的工人必须准点到车间接班,不然,机器就会空转。因此,工业化了的人会特别守时,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性格上的“文化自觉”。
上海人守信用。商业文明的灵魂是“信用”,“契约精神”是必备的素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商业文明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契约精神已经成了民间做人做事的“信用”,因此,上海人一般不会“吹牛,说大话”,那会让人看不起。上海人一般也不会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就一定会守信用,按规矩办事,即使是因为客观原因没有做成这件事,他也会给你一个解释。如果失信,他们会脸红。
上海人真精明。在商业文明里,精明不是小气,不过是精打细算,是一分一毫的进出,都必须有根有据,一定不能浪费。他们不肯吃亏,也不让你吃亏;因为你没吃亏,他就不会吃亏。做生意,上海人先计算对方的收益,你有利可图,我才能有所收益,这就是上海人真正的精明。
上海人太自律。因为讲规矩,守信用,就必须自律自强,任性散漫,放荡不羁,是对商业文明的破坏,也是对自己的伤害。上海人不想占别人的便宜,是因为不想让别人占自己的便宜。他们宁愿自己忍着,也不占你的便宜。客观上,形成了上海人做人做事的边界感,分寸感。自律,既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性格上的隐忍,大家都要守规矩。
上海人真正的“腔调”,是商业文明的产物,相对传统的农耕文明,有一定的进步性,包容性和先进性。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移民上海的外地人被这种强大的“海派文化”所浸染,所改造,逐渐变成了真正的上海人,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海派文化”,形成了上海人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地域文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去的中国人多了,进来的外国人也多了,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西方的商业文明,开始理解上海人,羡慕上海人,学习上海人了,他们将上海的“海派文化”视为一种积极的,文明的,商业社会必须的先进文化。
遗憾的是,近些年来,上海人真正的“腔调”的群体性格,正在被吞噬,被异化,被湮没,上海“沦陷”了。
有人总结:有这样三种人涌入了大上海,影响了上海人的群体性格。
一是空降上海的外地领导,据悉,上海有十六个区,只有一个区的领导是上海人,他们的行政话语权,影响了上海人“海派文化”的群体性格。
二是暴富了的外地老板,他们来上海开公司,赚大钱,招收了大批员工,他们多是“老板意识”,少有平等、尊重、协商、相互依存的现代管理思想。
三是大学毕业留在上海的外地年轻人,为了赚钱,买房买车,立足上海,他们非常努力,非常勤奋,但是,他们的生存经验只是来自家乡父辈的阿谀奉承、委曲求全和人情世故,缺乏上海人法治、平等、独立、自我的现代理念。
仔细关注一下身边的人和事,确实发现,这个总结是比较准确的。
某个外地空降来的领导,习惯了抓政绩,看台账,要数字,甚至把辖区内的一家文化馆改成了菜市场。只要乌纱,不看事实。上海人说他:呒没腔调。
在上海,某老总听不懂上海话,认为在他面前说上海话,就是排外,明令禁止上海人在公司里说上海话。他拒绝上海文明,不如移民上海的前辈们,能够自觉融入上海,推进了上海文明的进步,自己也成了真正的上海人。上海人称这种人是:憨大(愚蠢)。
某君大学毕业,留在上海,当了领导,但他缺乏大上海的大格局,更不懂上海的商业文明,制定高指标、严要求打压员工,创造政绩,提高自己的威望。上海老领导建议:指标不要定得太高,让员工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要给员工以希望,这样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某君不听,为把员工压得喘不过气来而得意洋洋。这样的领导,上海人叫:拎不清。
某公司老总,父亲在老家县城当局长,他特别相信权力,以权压人,不讲规矩,随意加班加点,侵占员工的法定假日。人事任免以“熟人,听话”为标准,单位“内卷”十分严重,公司里人人自危,有工作能力,有客户资源的上海人,都走了。上海人称他:土皇帝,巴子。
上海新开的一家“咖啡店”,招收员工,明目张胆地规定不要上海人,网友分析,因为老板害怕上海人讲规矩,不听话,不会拍马屁,而外地的打工者听话,好管,这是什么思维逻辑?上海人说:打自己耳光。
这样的故事,发生在上海,而且正在发生……
显而易见,这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政绩工程,权力意识,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猖獗,这是农耕文化与封建意识杂交而成的“畸形文化”。
这三种人,在上海有一定的话语权,影响很大。
上海人的法治观念,独立平等,边界意识,父辈们传承下来凭本事吃饭的文化群体性格,以及上海人的某些“腔调”,正在消逝……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