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人生“涛贝勒”——小七爷载涛

作者:八旗遗少  于 2014-12-30 16:57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清史白话|通用分类:文史杂谈

爱新觉罗·载涛(1887-1970),和硕醇贤亲王奕譞第七子,光绪帝同父异母弟,宣统帝溥仪叔父。四九城里尊称他为“小七爷”,是为了跟他老爸“老七爷”醇贤亲王奕譞区别开来。载涛作为光绪帝胞弟、宣统帝叔父,在爱新觉罗家族中享有重要地位;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热情为家族成员办事,因而被大家尊称为家族“族长”。涛贝勒一生有里儿有面儿,是晚清贵族中我最欣赏的一个人物。

大事记

1897年,慈禧太后发口谕:着载涛过继给嘉庆皇帝嫡孙固山贝子奕谟(1850-1905,加贝勒衔,惠端亲王绵愉第六子,绵愉为嘉庆帝第五子)为嗣。

1902年,慈禧太后又发口谕:着载涛改过继给钟郡王奕詥(1844-1868,道光帝第八子,谥曰“端”,死后无子,先以恭忠亲王奕訢子载滢为后并降爵为贝勒,载滢1889年加郡王衔、1900年坐事革爵归宗,后以载涛为后),袭贝勒;1908年,加郡王衔。

老佛爷的两道谕旨,让载涛一人成了两位宗叔之嗣,成了醇亲王府、谟贝勒府、钟郡王府三个府邸的宠儿。据悉,慈禧太后之所以改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实为贝子奕谟与慈禧政见不合,导致慈禧故意为之。可悲的是,奕谟老两口先是承蒙圣恩老来得子,却在5年后眼看着儿子进了钟郡王府,气愤伤心之下前后脚离开了人世。

1910年,载涛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并派任赴英国专使大臣,年纪轻轻便一跃成为朝廷肱骨之臣,与其他皇亲贵族苦苦支撑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

1931年,国民政府聘为国难会议会员。

1937年,任北京满族联合会会长。

大清覆亡后,载涛一家生计日渐拮据,他曾在北京德胜门外卖过破烂,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但宁肯贫困潦倒,也不当汉奸,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侄子溥仪曾以伪满洲国皇帝的名义多次召他赴长春当官,大汉奸、“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也许以高薪请他任职,均被拒绝;1934年,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登门请载涛去长春扶助溥仪“执政”,并掏出手枪相要挟,载涛大义凛然,严词拒绝;1935年,溥仪从长春赴遵化县马兰峪扫墓,日本特务动员载涛去迎接溥仪,并一起到沈阳北陵扫墓,载涛不仅自己坚决不去,还说服在北平的遗老遗少都不去迎接溥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载涛被毛泽东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载涛爱马,骑马功夫了得,对马研究颇深),还历任总后勤部民政局顾问、国家民委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周恩来介绍与毛泽东见面,不久接到去抚顺战犯管理所看望侄子溥仪的任务。当溥仪见到离别了多年的七叔,一下子愣住了,顷刻间大步跑过来紧紧抱住载涛,脱口叫了声七叔,便呜呜痛哭了起来。

1970年,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物轶事

慈禧太后很疼爱涛贝勒,知道他喜欢听戏,便钦点杨小楼的师傅张长保教载涛京戏。没想到,这位涛贝勒爷不但嗓子好、悟性高,一教就会,举一反三,而且是真想学、肯用工,还秉性随和、天生好脾气,跟其他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纨绔子弟截然相反。长保先生很是得意,经常带这位学生与谭鑫培、钱金福、王瑶卿等一干京戏名家照面儿,涛七爷跟四九城的角儿们成了亦师亦友的铁哥们儿。1922年,侄子溥仪大婚后不久,迎来太妃寿辰,溥仪想表孝心,决定在宫内开园子以示庆贺。由于大清早已不复存在,来的角儿都不够硬,没腕儿,太妃甚为不悦,“怎么没有梅兰芳的戏?”。太妃一挑眼,小内务府无计可施。涛七爷古道热肠,凭着跟京城里腕儿们的铁磁关系,不仅请来了梅兰芳,杨小楼、马连良、余叔岩、尚小云等众名家也聚齐儿了,涛七爷一时间风光无限。按照梅兰芳的话说,“您涛七爷的面子,得给”。

涛贝勒奉旨进钟郡王府,颁布的一号令便是置办行头,所有京戏的物件一应俱全。小七爷自己扮上孙猴子,让府上的丫环扮仙女,下人扮众仙,演开了《安天会》。丫环、下人哭笑不得,是会演也给演、不会演也给演,还必须认认真真的演,因为这边一开锣,厨房就停火,演不好没饭吃。

60年代初,全国政协举办京剧联欢会,涛七爷登台彩唱《芦花荡》,饰演张飞。上妆师没把头末勒紧,涛七爷上台后麻利劲儿不减当年,一甩髯头盔甩出去了。观众不在意,贝勒爷回家就病了。一位了解七爷的人知道怎么回事,回机关跟领导一汇报,决定再开京剧联欢会,专请贝勒爷再演《芦花荡》。政协的工作人员把这消息告诉载涛,这位爷翻身下床,病好了!复演那天,涛七爷高高兴兴上台、欢欢喜喜下台,舒坦!痛快!

涛贝勒绝顶聪明,不但京戏在行,烹饪也拿手,红案、白案,中餐、西餐全灵。民国年间,有一次贝勒爷与几位票友到京城八大楼之一的东兴楼下馆子,菜一上桌,载涛便指着“爆双脆”说,“菜不对,把掌勺的叫来”。掌勺的自己尝了尝,脸一红嘟囔道“肚头老了”。有意思的是,涛七爷来了兴趣,走进后厨当着掌勺的面儿自己做了次示范,菜一出勺跟刚才那盘截然不同。掌勺的一尝,伸出了大拇指,“真棒!”。载涛洋洋得意,“今儿便宜给你们了”。

家庭关系

长子未起名(1905-1905),夭折。

次子溥佳(1908-1979),曾在紫禁城毓庆宫给溥仪伴读英文,继随溥仪在伪满任宫内府头等侍卫官,1932年派往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后返回伪满任皇宫内府侍卫处处长,伪满垮台前返回北京闲居,后来赴内蒙古投奔姐姐和姐夫,新中国成立后就地参加工作,任自治区政协参事室参事。溥佳长子早夭,次子毓岑(1928-),现名金子忠,曾是溥杰私人秘书。

三子溥侒(1911-1944),曾任华北绥靖总署兵器科长。溥侒之子毓cheng(上边一个承,下边一个山)(1944-),现名金靖宇,曾任全国政协联络局副局长、全国政协老干部局局长,全国政协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下边第二幅照片为毓cheng与溥杰)

四子溥伸(1915-1928),早殇。

五子溥僖(1924-1983),现名金岱宾,新中国成立后曾为北京市运输公司汽车司机。

六子溥仕(1940-),现名金从政(老爷子身体状况很好,我曾看过采访他的一起节目),曾任北京市第八十五中学语文教师。

长女未起名(1904-1904),夭折。

次女韫慧(1906-1969),现名金允诚,1925年与阿拉善王爷达理扎雅(1906-1968,阿拉善第九世札萨克亲王塔旺布克札勒之子,阿拉善旗第九代十世札萨克和硕亲王,年幼跟随父母居住北平,1931年经国民政府批准承袭亲王,1934年返旗亲政,1938年驻宁夏国民党军阀马鸿逵将其移住银川进行软禁,后又调往兰州,先后软禁8年之久,1946年得到自由并回到阿拉善旗继续执政,1949年宣布脱离国民政府并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过巴彦淖尔盟盟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1968年在阿拉善定远营逝世)结婚,在教育、卫生、妇女、儿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1932年创办阿拉善和硕特旗定远营小学,1937年创办阿拉善和硕特旗立定远营女子小学并自任校长,为阿拉善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留下了不少诗歌、绘画作品,受到文学艺术界高度评价,在文苑中熠熠生辉。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7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5 15:1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