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最出名的五首诗!看看他的诗才有多高? [2017/08]
- 最全纽约-曼哈顿血拼地图 [2015/02]
- 坐经济舱飞长途怎么能舒适?十个方法改善"窘境" [2015/02]
- 偷拍我只服BBC!!! [2017/01]
- 高空看世界:卫星图像展示神奇景观 [2015/02]
- 普通人如何能够到达南极 并带一只企鹅回来 [2015/01]
- 千万不能让吃货写诗 [2015/01]
- 美联航将华裔乘客暴打拖下飞机 为给自己员工让座? [2017/04]
- 美国全职妈妈一年的劳动值7万美元! [2015/04]
- 这就是你以为的北京美食?! [2015/06]
- 15张照片告诉你坐飞机应该靠窗 [2015/01]
- 在美国自驾 这些美食不可错过 [2016/07]
- 中国传统文化,民族骄傲! [2017/05]
- 中国最眩目的十大奇美江湾 [2015/05]
- 正月十五啦! 汤圆和元宵还分得清吗? [2017/02]
- 什么叫一桌上亿的宴席,各位来看看! [2016/08]
- 盘点国内十二种粽子 可有你最爱? [2015/06]
- 中国这么大 总有让你惊艳一生的美景 [2015/07]
- 功夫茶之茶具 [2015/05]
- 你可知道现在老美男士流行的身材是Dad Bod [2015/05]
- 茶界大谎言:让你倒了一次又一次的头道茶 [2015/06]
- 推荐20个可能改变你一生的旅行方式 [2015/05]
- “千古第一等人”王阳明,十个小故事一生受用 ZT [2017/03]
- 唐宋追星也疯狂 [2015/06]
- 世人皆谓 最是知己便是茶 [2015/07]
- 陶渊明最另类的喝酒趣闻 ZT [2015/08]
- 中国最知名的十大面条你都吃过吗? [2015/12]
- 茶闲话三则 [2015/01]
网络图片
中国菜的色、香、味俱佳,是世界公认的,除此之外,中国菜的“名”,在大饱口福之后,也令人回味无穷。
翻开许多国家的菜谱,似乎他们对菜式的命名都是平铺直叙,就连艺术水准很高的法国,菜式的取名也是平淡无奇。
中国菜的取名就大为不同,多彩多姿,不但用写实主义的手法,也用浪漫主义的笔调;不但有政治、历史、地理的背景,也有神话、民俗、传说的情趣。中国菜的取名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商品的标签,而是在实体中混合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结晶品,甚至在它的背后,还可以抽取出千丝万缕可歌可泣、今愁古恨的情愫和诗篇。
当然,中国菜用写实手法来命名的仍然占多数,“柠檬鸡片”、“滑溜里脊”、“葱烤排骨”、“干煎黄鱼”等,都属于这一类。
以写意手法命名的,则有“龙虎会”、“凤爪龙衣”、“狮子头”、“佛跳墙”、“夏赏荷香”(鲜莲鸭羹)、“燕子归巢”、“全家福”等等,这一类命名也多不胜枚举。
以人物命名的菜式,如“东坡肉”、“宋嫂鱼羹”、“宫保鸡丁”、“李鸿章杂烩”、“麻婆豆腐”、“左公鸡”、“组庵鱼翅”(湖南美食家谭延闿家厨所烹调的菜式,谭延闿别号组庵)等。
以神话、传说、民俗命名的,如“鸿门宴”(蟹黄燕窝)、“哪吒童鸡”、“鲤鱼跳龙门”、“桃园三结义”、“莼羹鲈烩”等等。
当然,这些诗情画意的命名,西方人士很难理解和欣赏。因为罕有生花妙笔能将这些东方情趣和意境,译成异邦的文字,传达到一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外籍人士的脑中,而引起他们的共鸣。日本人在这方面就占了不少便宜。据说东京银座“亚寿多”大酒楼的日本大师傅在欣赏中国菜式色、香、味三绝之余,对中国菜的取名也大为倾倒。
为了使中国菜名的情趣流传到海外,翻译的工作实在是很重要的。
写实菜名的翻译,比较容易。“葱爆牛肉”译为“SealliosBlastedBeefSlices”或“Stir——FiredBeefWithGreenOnions”“回锅肉”译为“Twice——CookedPork”等等,都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写意的菜名,就要多费一些斟酌的工夫。“狮子头”,有人直译为“Lionhead”,但是必须说明这是大肉圆,否则会令洋人大吃一惊,以为中国人的确是无所不吃,连“庞然大物”狮子的头颅也搬上餐桌。如译为“StewedporkBallinCasserole”意思是到了家,但又失去了原文的趣味。
至于一些以人物命名的菜,也不是很容易翻译的。“麻婆豆腐”在有的英文菜谱中,被很忠实地译为“Pock——MarkedGrandma’sBeanCurd”,但是,如果老外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麻脸的老祖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恐怕就要费一番口舌了。因此,有的餐馆的菜单中,干脆译为“MapoCurd”,不过,也都是只传达简单的概念,没有再现原文的风韵。
另外,在美国的中餐馆,是广东人打头阵的。因此,有些菜式,是按广东方言翻译的。例如,“蘑菇鸡片”,译为MoogooGaipan”这种音译,不是人人可以理解的。就连广东省以外的中国人,恐怕也猜不透“蘑菇盖盘”为何物。笔者曾见过一味四川小吃,叫做“志公寺五香豆腐干”,如果也照“蘑菇盖盘”这种音译方式,恐怕老外即便背诵一天,也不一定能记住这一长串的“外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