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最出名的五首诗!看看他的诗才有多高? [2017/08]
- 最全纽约-曼哈顿血拼地图 [2015/02]
- 坐经济舱飞长途怎么能舒适?十个方法改善"窘境" [2015/02]
- 偷拍我只服BBC!!! [2017/01]
- 高空看世界:卫星图像展示神奇景观 [2015/02]
- 普通人如何能够到达南极 并带一只企鹅回来 [2015/01]
- 千万不能让吃货写诗 [2015/01]
- 美联航将华裔乘客暴打拖下飞机 为给自己员工让座? [2017/04]
- 美国全职妈妈一年的劳动值7万美元! [2015/04]
- 这就是你以为的北京美食?! [2015/06]
- 15张照片告诉你坐飞机应该靠窗 [2015/01]
- 中国传统文化,民族骄傲! [2017/05]
- 在美国自驾 这些美食不可错过 [2016/07]
- 中国最眩目的十大奇美江湾 [2015/05]
- 正月十五啦! 汤圆和元宵还分得清吗? [2017/02]
- 什么叫一桌上亿的宴席,各位来看看! [2016/08]
- 盘点国内十二种粽子 可有你最爱? [2015/06]
- 中国这么大 总有让你惊艳一生的美景 [2015/07]
- 功夫茶之茶具 [2015/05]
- 你可知道现在老美男士流行的身材是Dad Bod [2015/05]
- 茶界大谎言:让你倒了一次又一次的头道茶 [2015/06]
- 推荐20个可能改变你一生的旅行方式 [2015/05]
- “千古第一等人”王阳明,十个小故事一生受用 ZT [2017/03]
- 唐宋追星也疯狂 [2015/06]
- 世人皆谓 最是知己便是茶 [2015/07]
- 陶渊明最另类的喝酒趣闻 ZT [2015/08]
- 中国最知名的十大面条你都吃过吗? [2015/12]
- 茶闲话三则 [2015/01]
自古以来,文人喜欢茶。因为茶能提神益思,激发文人的激情和灵感。茶是文人生活中一件韵事,一大乐趣,一种高雅的活动。
品茗为文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增进了心性修养,历代文人墨客知茶、爱茶、嗜茶,借茶写人、叙物、抒情,有不少传世之作便是在这悠悠茶香中酝酿出来的。他们不仅留下许许多多茶方面的经典名篇,而且流传着不少与茶有关的佳话。
1、最早的茶诗:《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心为茶荈剧,吹虚对鼎。”
这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娇女诗》里的诗句。诗人从日常生活中剪裁几个场景,精心描绘了两个小女儿天真稚气、活泼可爱的种种情态,准确形象地勾画出她们娇憨活泼的性格,字里行间闪烁着慈父忍俊不禁的笑意,笔墨间流露着家庭生活特有的情味。
“心为茶荈剧,吹虚对鼎。”写的是两个女孩,由于迫不急待地要品茶,就急着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希望借此给水加热,早点闻香品茶。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娇女诗》是历史上最早的一首茶诗。
2、斗茶之趣
唐宋以后,文人雅士喜欢搞一些有趣的品茶活动。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
斗茶作为一种时尚,在宋代最为流行。大家一起比赛,看谁制作的茶汤更加好看更加好喝。
什么样的茶汤才叫好看?首先看颜色,白色为上,黄绿为下,红色茶汤居末。之所以有这种标准,是因为宋朝人喜欢喝白茶,宋徽宗是历史上第一位发现白茶并记录下来的文化人。茶汤好不好,还要看纹理,宋朝人点茶,只要手法得当,水温适宜,茶汤表面会有一层白色泡沫,而泡沫上面必然会形成纹理,有的像山峰,有的像星空,有的像云雾,纹理越逼真,茶汤就越好看。
宋朝点茶人还发明了一种绝活———“茶百戏”,用筷子、勺子或小刷子(茶筅)迅速划过浓浓的茶水,在茶碗表面留下一朵花、一幅画、一个笑脸甚至一句诗。
宋徽宗擅长点茶,他雅兴大发时会当着群臣进行茶艺表演,用小茶筅在碗里面啪叽啪叽一顿搅,水面立即呈现出一幅工笔画:夜风吹拂、疏星朗月,要多逼真有多逼真。
斗茶一般选择清明时节,各人拿出最好的茶叶参赛,亲自煮茶,互相比试汤色、汤花,以决输赢。
3、点茶之法
点茶是唐宋代时期煮茶方法。那时的茶叶都是饼茶,称为“龙团凤饼”。点茶的特点是煎水不煎茶。将烤炙并碾过罗过的茶末用“则”量好投入盏内,注入少量沸水将茶末调成糊状,称之为“调膏”;倾瓶注水入盏,同时用竹夹之类搅动,称之“击拂”。 让茶糊和水完全交融就可以饮用了。
点茶也是一种侍茶游戏。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而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苏东坡《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中国点茶是日本茶道的祖师爷,直到南宋末期才远渡重洋,传到了日本,尔后慢慢被发扬光大,成为日本茶道。
到了明朝,朱元璋下诏“废团茶,兴散茶”。喝茶就直接冲泡散茶,一直沿续到今天。
4、司马光与苏东坡以茶取乐
相传有一天,司马光约了十余人,同聚一堂斗茶取乐。大家带上收藏的最好茶叶、最珍贵的茶具等赴会,先看茶样,再闻茶香,后尝茶味。按照当时社会的风尚,认为茶类中白茶品质最佳,司马光、苏东坡的茶都是白茶,评比结果名列前茅,但苏东坡带来煮茶的是上雪水,水质好,茶味纯,因此苏东坡的白茶占了上风。苏东坡心中高兴,不免流露出得意之状。
司马光心中不服,便想出个难题压压苏东坡的气焰,于是笑问东坡:“茶欲白,墨欲墨;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两物?”众人听了拍手叫绝,认为这题出得好,这下可把苏东坡难住了。
谁知苏东坡微笑着,在室内踱了几步,稍加思索后,从容不迫地欣然反问:“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众皆信服。妙哉奇才!茶墨有缘,兼而爱之,茶益人思,墨兴茶风,相得益彰,一语道破,真是妙人妙言。自此,茶墨结缘,传为美谈。
阅读详情: https://www.backchina.com/forum/20160420/info-1372268-1-1.html#ixzz46QGLIB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