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最出名的五首诗!看看他的诗才有多高? [2017/08]
- 最全纽约-曼哈顿血拼地图 [2015/02]
- 坐经济舱飞长途怎么能舒适?十个方法改善"窘境" [2015/02]
- 偷拍我只服BBC!!! [2017/01]
- 高空看世界:卫星图像展示神奇景观 [2015/02]
- 普通人如何能够到达南极 并带一只企鹅回来 [2015/01]
- 千万不能让吃货写诗 [2015/01]
- 美联航将华裔乘客暴打拖下飞机 为给自己员工让座? [2017/04]
- 美国全职妈妈一年的劳动值7万美元! [2015/04]
- 这就是你以为的北京美食?! [2015/06]
- 15张照片告诉你坐飞机应该靠窗 [2015/01]
- 在美国自驾 这些美食不可错过 [2016/07]
- 中国传统文化,民族骄傲! [2017/05]
- 中国最眩目的十大奇美江湾 [2015/05]
- 正月十五啦! 汤圆和元宵还分得清吗? [2017/02]
- 什么叫一桌上亿的宴席,各位来看看! [2016/08]
- 盘点国内十二种粽子 可有你最爱? [2015/06]
- 中国这么大 总有让你惊艳一生的美景 [2015/07]
- 功夫茶之茶具 [2015/05]
- 你可知道现在老美男士流行的身材是Dad Bod [2015/05]
- 茶界大谎言:让你倒了一次又一次的头道茶 [2015/06]
- 推荐20个可能改变你一生的旅行方式 [2015/05]
- “千古第一等人”王阳明,十个小故事一生受用 ZT [2017/03]
- 唐宋追星也疯狂 [2015/06]
- 世人皆谓 最是知己便是茶 [2015/07]
- 陶渊明最另类的喝酒趣闻 ZT [2015/08]
- 中国最知名的十大面条你都吃过吗? [2015/12]
- 茶闲话三则 [2015/01]
提起书法作品,很多人会不由的想到被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为什么会有这种条件反射?道理很简单,因为这幅作品实在太漂亮太漂亮了!你想想看,敢称“天下第一”的作品,那肯定是独一无二的绝版。就算你把王羲之再叫来,他也会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那是我酒后的之后的即兴作品,实在写不出第二幅了!
《兰亭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章法布白,浑然一体,用笔、结字更见书法变化之妙。可以说,《兰亭序》是一幅无法超越的绝代佳作,不但书法大家们将其当临摹字帖用,就连历代的唐太宗、乾隆这些天子们,都是它的铁杆粉丝。如果真迹放到现在,随便拍卖个上亿元,根本不算个事儿。
王羲之画像
《兰亭序》是王羲之用茧纸、鼠须笔与朋友优游之余的得意之笔。关于这幅作品的来历,史料是这么记载的:据说在东晋时期,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当地人有一个风俗,就是在每年农历得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种做法在当地叫做“修褉”。话说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余位,到兰亭的河边“修褉”。由于都是文人,大家就一面饮酒,一面作诗。最后,大家作完了诗,又把诗集合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因为王羲之为人豪爽,又担任“饮酒作诗会”名誉会长,所以大家都一致公推他来为《兰亭集》作一篇序文。此时的王羲之已醉了,他趁着酒意灵感大发,拿起鼠须笔,在蚕茧纸上,挥起笔来。笔兴随酒兴而生,笔力、笔韵随酒力、酒韵而成。这篇序文,就是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序》。
流觞曲水,饮酒作诗
据说,王羲之在第二天酒醒后,发现《兰亭序》里有涂抹、修改的痕迹,于是就想把这份“草稿”重新再整抄一幅。可这个时候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无论他如何用心地写了一幅又一幅,始终没有这幅“草稿”漂亮。他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在这幅作品在拿去出版印刷后,他又留了一手,把这幅作品要了回来,并把它作为王家的传家之宝。王羲之死后,《兰亭序》传给儿子,最后又传给其第七世孙“智永”和尚收藏。据说智永年百岁乃终,死前又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后来又被李世民据为已有,最终下落成谜。
智永画像
据说,“智永”之所以出家当和尚,就是因为他太痴迷书法,为了抛却尘世的烦扰,潜心研习书法才归依佛门。为了将先祖王羲之的书法重新发扬光大。他每日深居简出,在永欣寺书阁专心习字。
经过不断的思索,最终找到了《兰亭序》最精彩的一个字——“永”。他认为,这个字体现了先祖王羲之书法的精华所在,只要写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写好。于是智永和尚用几年的时间专门攻写“永”字,书法功底日渐高升。
实事上,智永和尚在书法上很有悟性,据说其先祖王羲之也曾有多年反复书写“永”字的经历,所以在《兰亭序》这幅作品中,这个字的书写特别能看出他的实力。当然,他有没有传授子孙们练习“永”字的书写诀窍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智永和尚凭着不懈的努力,其书法功底越来越高,名气也越来越大。后来,求其真迹者很多,登门求教的也极多,以至他户外之屦常满,连门槛都踩坏了,智永又只好用铁皮来加固门槛,时人称之为“铁门槛”。对于智永的作品,历代书画名家、文人都极为推崇。比如苏轼在《东坡题跋》就评价说:“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由此足见其书法影响力。
后来,智永和尚又对这个“永”字体进行提炼,创作了书法界至今仍在沿用“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这八个笔划。可以说,“永”字包含“横竖勾,点撇捺”,几乎方块字的笔画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了。“永字八法”流传至今已二千余年,成为历代习书者的学习宝典。
一支简单的毛笔,一组朴素的文房四宝,如果能发现其中人乐趣,就能令人沉浸其间,应定生慧,涵养性情,享受书法艺术的深沉与静美,这就是传统书法艺术赠予我们的无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