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乐水(4)加拿大国宝:最稀有的斑彩宝石 [2015/06]
- 疫情期间华人超市购物发现的五大恶心陋习 [2020/05]
- 实地探访加拿大多伦多大麻商店 [2015/12]
- 疫情期间一个人到荒郊野岭露营 [2020/04]
- 加拿大魁北克美女被封"身材最完美"女模 [2015/12]
- 加拿大传说长得像恶魔一样的狼 [2020/05]
- 加拿大枫叶犹如油画般地大美 [2016/10]
- 圣诞节 加拿大也有穷人需要帮助 [2015/12]
- 加拿大热爱生活的能工巧匠 [2015/12]
- 加国美女艾薇儿荣登全球最性感女星榜 [2015/12]
- 影像故事:Rig和他的华钓在线 [2015/12]
- 南京往事回味(14):民国保险箱发财梦 [2015/12]
- 看点:在加拿大关押的二战德国战俘 [2016/01]
- 南京往事回味(5):正在流失的市井小吃 [2015/02]
- CCNews实拍:加拿大的母亲河圣劳伦斯 [2015/08]
- 南京往事回味(6):过年趣事 [2015/02]
- 乐山乐水(2):加国首个城市内国家公园诞生 [2015/04]
- 南京往事回味(7):发生在玄武湖的悲剧 [2015/02]
- 南京往事回味(1):开篇词 [2015/01]
- 南京往事回味(15)激情燃烧的岁月偷听“敌台” [2017/11]
- 南京往事回味(11) :小人书收藏曾经的记忆 [2015/04]
- 南京往事回味(2):儿时留在“白云亭”的阴影 [2015/01]
南京小吃非常有名可谓历史史悠久,品种繁多,自六朝时期流传至今,多达80多个品种。名点小吃有荤有素,甜咸俱有,形态各异,其中代表是秦淮河夫子庙地区,其风味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群之一。 夫子庙的点心小吃许是缘于当年的秦淮画舫,手工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
这些秦淮风味小吃都是当今旅游商业化包装的产物,真正的南京市井小吃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三十年前的南京街头有许多普通南京人钟意的传统小吃,它为清晨或夜晚的街头增添许多市井的画面,那是家乡的味道。
蒸儿糕
那时的南京人有早起买菜的习惯,天刚蒙蒙亮。家里的老人就挎着大竹篮子去街头买菜,路边有农民进城售卖的新鲜蔬菜瓜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面,南京早晨的蒸儿糕是南京人传统食品。
卖蒸儿糕人一副挑子,一头装得磨好米粉和柴火;一头是专制的风火炉。加热的蒸汽通过特制的炉灶汇集到顶端的出口,卖蒸儿糕的木罐就安放在顶端。现场高温加工、蒸熟,热腾腾的冒着蒸汽。蒸筒下是泥土做的小风炉,炉膛里燃烧着那劈好的一段段的木柴,炉中熠熠小火始终不熄。米粉放在小盆里,用洁白湿润的纱布盖着,卖糕人都是用蚌壳来铲米粉,装满米粉的木罐,用铲潇洒地刷刮一下,盖上帽上灶。蒸糕速度很快,呼呼的热气蒸熟不到一分钟。大米粉为食材的蒸儿糕雪白松软,还冒着热气的蒸儿糕就颤颤地站到了自己的手上。
买完菜的老人们都喜欢购买这种非常松软的蒸儿糕带回家给尚未起床的儿孙们当早餐。过去的南京没有额外的营养早餐,小孩除了喝奶,差不多都是爱吃这种蒸儿糕。蒸儿糕主要成分就是大米粉,营养价值较高易于消化吸收,带有一丝丝的甜味口感清新。米粉淡淡的香甜。淡香不腻的口味深受平民百姓喜爱。
旺鸡蛋
旺鸡蛋,又名鸡仔蛋、毛鸡蛋,是一种南京特有的风味小吃。过去的南京人把孵化失败的鸡蛋清水煮熟,一般剥壳蘸炒熟的精盐食用。
旺鸡蛋是南京人,尤其是南京女孩喜欢的一样街头小吃。她们对于旺鸡蛋的狂烈热爱,在外地人看来很难以理解。旺鸡蛋的原材料价格非常低廉,其实就是没有捂出来的死鸡鸡蛋,有的蛋里小鸡已经成形,有的还是鸡蛋状。所以,能不能吃到整鸡就全凭运气了。
下午开始,卖旺鸡蛋的小贩就在学校或工厂区的门口架一个小煤炉,上面搁一铝制脸盆,盆里煮着上下漂浮的旺鸡蛋。放学的学生和放工的工人们围坐在炉子旁边,凭自己的经验挑选“整鸡”。先颠颠重量,在拿起旺鸡蛋摇一摇,这样才能大概判断这里到底是“鸡”还是“蛋”。这时的南京小姑娘,千千玉手敲开剥壳、沾盐、有滋有味正式开吃。她们全然不顾什么鸡毛、鸡肠、鸡血之类的胚胎组织,非常精细一口一口吃,享受其中的美味。有的时候,边吃还边把鸡身上的毛拽掉。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因为个儿小,一般人都能吃上五六个。
南京人之所以喜欢吃这如此怪异的小食,据说是因为非常鲜美,而且很补身子。至于南京女孩们对旺鸡蛋情有独钟,则对它的美味无法抵挡。开春时节南京的大街小巷,旺鸡蛋可说是遍地开花。外地人看得心惊肉跳,南京姑娘吃得怡然自得。
小馄饨摊
每年入冬进九以后的南京街道寒风刺骨,街头行人稀疏越发显得冷静。记得晚上10点以后回家的路上,南京化工学院后门和南京邮电学院结合部有人气的档口一定会有挑担小馄饨摊。这些安徽人带到南京来发扬光大的小馄饨摊味道鲜美,寒冷的冬季夜晚没有比它更美味的食物啦。
这种自制的馄饨摊档是由挑担或手推车组合,加若干个小桌子、小板凳、柴火、水桶和锅碗瓢盆组合起来的,小小馄饨摊铺得开收的快。一般卖馄饨的都是夫妻档,生意是通宵做的,再晚回家的路人都可以在街角等到这些摊当。
小馄饨摊都是等到有客人,现包现下。浓浓地骨头汤在挑担的一边柴炉上炖着,香味扑鼻。小贩用一个薄薄的竹片在鲜肉陷里轻轻一瓢,沾在左手的混沌皮上就拿捏成薄皮混沌。据说南京人讲究包馄饨喜欢用手工槽头肉在案板细细剁成,绝非现成的机器制作的绞肉陷,吃起来非常香。加上小贩包馄饨的手法极快,拿捏娴熟。小馄饨在滚水里只是简单地飘几下,放上猪油、味精、盐、葱花,倒上猪骨浓汤。小馄饨摊的馄饨从包到下、出锅也不会超过5分钟,绝不会把馄饨皮捂烂再给你吃,这也是小馄饨摊味道口感不一般的诀窍。南京人有“喝”馄饨的习惯。为啥南京不说“吃”馄饨,因为皮薄肉少汤多是这种街边馄饨的特点,根本不用咬嚼,一把白瓷汤勺连馄饨带汤全部下肚,那个味美无法言表。
“啊要辣油啊?”南京人听到这句话一定会觉得很亲切,下好了馄饨,小贩会很自然地用南京话问你:“啊要辣油啊?”意思是,您的馄饨里要放辣油吗?这后来也衍生出南京大学门口卖馄饨老太的南京话,被美国留学生解读成:“I love you.”。外国学生直夸南京老太真是开放,喝碗馄饨就说爱。
南京本土的饶舌组合“D-Evil”曾经创作过一首歌就叫《喝馄饨》。“还要辣油啊?还要辣油啊?如果你要辣油你就讲一声。我再讲一遍,哎,如果你要辣油,你就讲一声。每天晚上六点半,我就来到马台街,推着我的老王馄饨摊,把钱赚,哎,把钱赚……”如果你能听懂南京白话,就知道这是一首很欢乐,很市井,很有南京的生活气息的大白话饶舌。
多少年过去啦,这种南京市井小吃很难寻到。你也许运气好时可能在街边小巷偶遇这中传统小食,但现代人已没有那种耐性去经营这种浓浓的家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