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一剑飘尘  于 2016-3-29 06:00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通用分类:子女教育|已有11评论

孩子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剑飘尘


周末的时候,给儿子电话。他很急促,没有讲一分钟,就说:“爸爸,挂了吧,我很忙”。

我就奇怪:“忙到什么样呢,连一个电话都不打。而且还是周末。”

电话的另一头,就是他一堆诉苦,说选了三个专业(电脑、商务、中文,我也是醉了),而且许多科目考90分都不是A,所以周末也要学习。

坦白说,我是为他感到骄傲的,所以这里也算晒他的优秀吗?但是我这种骄傲,与他是否优秀都没有任何的关系。从他开始牙牙学语,我就会骄傲地展示给所有认识的人:他的点滴进步,即使有些进步实在是人生中最正常不过的事。比如他会走路了,我也会很得意地跟亲戚朋友说:看,他竟然现在就开始自己走路了呢。他母亲就批评我,说别人家的孩子比他走路还早呢,我这种得意,会被人耻笑。

问题在于:我骄傲的是他会走路了!与别人家孩子会不会走路,有什么关系呢?别人因此耻笑我,也是他们的不对!他们不愿意为自己孩子会走路了骄傲,凭什么我就不可以呢?我骄傲我儿子,是因为我爱他,难道因为别人的耻笑,就不再表达对他的爱吗?

我一直觉得,表达对于孩子的爱,是至关重要的。前段时间,硅谷有一个孩子自杀了的家长现身说法,为的是提供给其他家长一些参考。坦白说,我不会像许多中国家长那样,恭维这个家长的做法。看起来是很伟大,但是我总觉得缺少了自私的爱,就不值得珍惜了。爱我一定要专一,否则,就不是爱,而是你的善良而已。善良是可以分享给所有人的,爱不可以。这也是我理解不了西方左派的一个原因:他们动不动就对任何人表达爱意。知道吗?爱一个男人,是要跟他上床的;爱你的孩子,是要抚育他生活的;爱太太是要给她买钻石的。所谓大爱无疆,那得有宇宙一样的胸怀啊。就我们人类这点儿小身板,能把一个家装心里,也就撑得饱饱了。所以,以后再有人跟你说:我们要做慈善!可以!因为这是善,力所能及的施舍。但是有人跟你说:我们要爱中东难民。那你一定要看看:她是否在家里收容了难民。否则,你就对她说:啊对不起啊,我只能慈善一下,捐助一点衣服啥。最可怕的还不是这种直接跟你脸对脸劝说大爱的人,最怕的是希拉里这样的,自己离开白宫的时候,把白宫的餐具都往家里带,却在庙堂之上,要求对难民开放国界。这是在慷民众之慨,装逼大爱。我总觉得,她还是更应该多对克林顿显示一下爱。

好吧,还是说那个家长:他因为对其他同学的爱站了出来。他在劝说其他家长的演说中,说了许许多多陈年往事,当然是无数的悔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对孩子表达爱意。

嗯,这就是我说那种希拉里对克林顿应该表达的爱意:小爱、私爱、朝夕相处之爱、肌肤相触之爱。

许多人对于我一再批评中国文化不以为然。而这个硅谷家长的举措,其实是证明了中国文化流毒的一个实例:中国人自以为是最爱孩子的民族,但是他们其实并不知道爱是让对方舒服。并不是每个家长都把孩子逼上了绝路,但是有多少家长对于孩子的爱,不是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呢?

比如,望子成龙,冠冕堂皇地是希望孩子有好的未来。但是,如果孩子现在都不快乐,有好的未来又有什么用呢?何况,这好的未来,也不过是一份比较好的经济收入罢了。不要说孩子成人以后,买不回来学生时代的快乐,连他成人以后的快乐都买不来。如果,再深入分析的话,望子成龙里有多少是出于家长自己的面子的呢?当然,我这样一说,许多人都会否认。没有问题,哲学其实不是讨论你们个体的认知的,哲学是讨论普遍现象的、讨论深入内心的思想的。哪怕所有的华裔都否认是出于面子而逼迫孩子爬藤,我也有信心说:华人的哲学就是面子哲学,包括对孩子的望子成龙的心态。

要面子和表达对于孩子的骄傲是不同的。

有朋友跟我讲过硅谷一个有趣事情,这个朋友的朋友圈,曾经有一个父亲,平时在朋友圈里非常活跃,孩子考上了哈佛,但是在孩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以后,这个父亲只在朋友圈里放了一瓶香槟酒图片而已。我这朋友就很奇怪:他又不喜欢F1方程式赛车,放这样的照片干什么呢?后来大家一问,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为什么不公然地在朋友圈庆贺呢?怕别人看到觉得自己太高调。我知道有人会赞成这种低调,但是难道这种低调,考虑的不是也是自己的面子吗?考虑自己在其他人心中的形象。你这个形象,难道比对孩子的爱,还重要吗?明明是抑制不住地喜悦,非得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竟然若无其事了,却还放一张香槟的照片。

虽然我是不主张爬藤的,但是孩子能够被哈佛这样的学校录取,这个结果与爬藤无关,这是他获得的一份证明。无论他是被逼着爬藤的还是自己天赋异禀,这个结果都是一样的:值得庆贺。作为父亲,当然应该为他骄傲。几年以后,你再看看自己的朋友圈的这一天,如果是晒了哈佛录取通知书的照片,你一定会再次充满甜蜜感。但是,你能够在几年后,还想起那一天,你留给别人的形象是不是伟大光荣正确吗?QTNND,别人对于我的看法,能够给我快乐吗?即使能够给我快乐,也给不了我孩子的快乐啊。

还有一个事情,中国大陆的一个读者,突然一天晚上,紧急呼叫我:原来他孩子在美国读书,在跟他抱怨人生无意义以后,就联系不上了。当时正是大陆一个很有名的高中生自杀后的第二天,所以这个读者非常着急,找到我。我当晚就联系他的孩子。还好,这个孩子平时读我的文章,所以对于我还是有一点点尊敬,就回复我了。显然,孩子有点儿忧郁症的症状。

说到忧郁症,我就不由得要嘲笑一些华裔。中国大陆的,还好。因为中国大陆文化对于心理疾病不是很重视。一些美国的家长,跟着美国文化学习,估计拼了老命,也没有学会人家的快乐文化,倒是学会了“忧郁症”文化。硅谷那么多孩子自杀,许多这类家长张嘴就是:忧郁症。似乎忧郁症就必然自杀一样。我没有时间去做调研了,希望谁能够找到一些数据。在我看来,忧郁症绝对不会比癌症的自杀率更高。以后是不是还应该给每个孩子检测:他们是不是得了癌症呢?

不要把忧郁症当作借口。少年维特自杀了,可以说是忧郁症。但是实际上,如果能够获得绿蒂的爱,就是癌症,也能够治愈了。所以,看不清孩子自杀的症结在于缺少足够的爱,而是责怪忧郁症,这完全是食洋不化。

这一点,我也从我这个读者孩子身上,获得验证:这个读者把孩子送到美国以后,就根本不再关心孩子的生活状况,给孩子的感受就像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他们之间缺乏深刻的交流。相反,这个孩子和我聊了很多。

所以,我觉得中国文化中缺少对于爱的理解。

我们总是觉得爱就是希望对方好。其实,爱是应该让对方快乐。无限主义:无限快乐!我们和别人比,永远比不过他人的成就。我们和自己比,永远可以看到不足。但是,我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个体:自己的,才是世界的!离开我,这个世界无论存在与否,有什么意义呢。

从小到大,我都是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于孩子的骄傲,这与他是否取得了成绩、取得成绩是否足够大,都没有关系。我只是发自内心地爱他罢了。

所以,这个周末他跟我的谈话,让我紧张:既然他已经很紧张,何不少选一个专业呢?再说,为什么还一定要让每一门课都得A呢?

我就跟他说:爸爸大学的时候成绩很烂,现在日子过得也不差啊。每门课都要得A,真是太奇怪了。

想不到,他回答我:为什么不得A呢?既然选了课。

听他这么一说,我就突然明白,这孩子是得了完美主义的毛病了。

对于完美主义,我一点儿也不陌生。虽然大学的时候,我对于学业要求根本不高。恰恰相反,我是能够考60分,就绝对不考61分的,那多浪费啊!当然,到了考60分万岁的地步,也就必然没有那种能力掌握地刚刚巧,所以,就免不了会有补考。

看起来,我并不是完美主义者,其实不尽然。大学的功课不好,只是因为这不是我喜欢的专业罢了。在我们那个时代,考上大学已经是千难万难的事情,考上名牌大学,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填报专业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由着学校安排。而进入大学,改专业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想想,在一个少年17、8岁左右,就决定他一辈子的专业,实在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如果说今天,人们已经知道教育本身并不是仅仅为了上大学,但是许多人还是认为教育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实际上,在我看来,教育是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大学教育,应该找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读。如果决定不了什么专业有意思,那么就不如什么专业也不要读,就是读书就好。

之所以说我是完美主义者,因为我对于自己在意的文学领域,就完全不同。不仅把大量时间都花在阅读相关的哲学、文史书籍,而且也陆陆续续写许多文章。那个时候,就开始写长篇小说了。至今我还记得,大四的时候,和一帮狐朋狗友住在研究生宿舍。当时,我在写一部长篇小说,稿纸就放在床头。有一天一个叫宋伟杰的学弟来宿舍,看了几页,就惊叹我写作的天赋。后来,他考上了人大比较文学研究生,现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大学做文学教授。所以,通过他的这份推崇,也可以想见我写作的天赋。但是,即使如此,我却不满意自己的文字。整个大学时代,竟然没有向任何的出版社、杂志投稿过。后来在中国工作以后,也是如此。无他,因为自己的完美主义的情结:每每写出了几万字,回头一看,总是不满意。要么是文笔的问题,要么是逻辑的问题,然后就是放弃一边。

而这些半途而废的文稿,经过多少次搬家,早已经不知道哪里去了。现在想想,实在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年轻人有完美主义的情结,是一件好事情,也是坏事情。好的方面,可以促使自己努力,完善人生。但是,从我自己经验看,坏的方面更多一些,会失去自信,失去继续下去的勇气。人是不可能做出完美的事情的。即使德国、日本生产的机器,在我们眼里已经完美的不得了,实际上还是有工程误差的存在的。人生短暂,全力做好一件事情,其实不必在乎是否做到了完美。努力才更重要,而如果在努力中能够体会到快乐、再快乐着集中精力完成它,这才是真正的完美:努力的完美。

所以,我经常对年轻人说:不要追求完美的结果,因为那一定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要追求完美的过程:快乐做事。这也是我的无限主义人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达成无限的人生,抓住分分秒秒享受生命的过程最重要。不要去考核事情的结果,不要怕做事情不完美,不要觉得自己有许多的缺点!不!我们都不是上帝,也不是耶稣。我们只要不是默罕默德就很好了:我们不干预他人的幸福,在快乐中做自己喜欢而且有能力的事情。这就是无限主义的完美。我相信,每个人都做到无限快乐,这个世界就一定是最美好的。

写了这么多,突然想到自己的孩子:下个星期应该如何跟他沟通呢?这是个问题。

2016 03 28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1

拍砖

支持
6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2 回复 泥马 2016-3-29 06:33
表达对儿子的关爱和骄傲是自然表露,别人怎么看不重要。一般来说,学三个专业确实很不寻常。大部分学生只学一个专业,有一部分再选一个minor, 选两个minors的不多。所以,你儿子的一个Major+2个Minors确实是与众不同,如能坚持到底确实值得骄傲。俺儿子undergraduate一个Minor都没学,只够学好一个Major,俺也觉得他尽力了就挺好。

另外,大学一般分数和字母级别划分是固定的,90分确实不是A,而应该是A-,因为90-92分数段是A-。
4 回复 一剑飘尘 2016-3-29 07:19
泥马: 表达对儿子的关爱和骄傲是自然表露,别人怎么看不重要。一般来说,学三个专业确实很不寻常。大部分学生只学一个专业,有一部分再选一个minor, 选两个minors的不
我这个父亲不称职,对他学校情况知道很少。三个专业,好像里面有minor,我是反对他选这么多课程的,现在有点担心呢,怕他压力太大。孩子大了,不听父母的了。一则以喜 一则以忧。这个星期天应该如何和他谈心呢?头痛。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情况。


阅读详情: http://www.backchina.com/blog/350318/article-247558.html#ixzz44F6g0eCo
4 回复 泥马 2016-3-29 16:53
一剑飘尘: 我这个父亲不称职,对他学校情况知道很少。三个专业,好像里面有minor,我是反对他选这么多课程的,现在有点担心呢,怕他压力太大。孩子大了,不听父母的了。一
不用太担心,孩子成人后减少和家长联系也是独立性的一个特征,家长也得逐渐适应孩子成人后独立自主的变化。特别是大学的学习选课之类的,家长更不必过多介入,因为孩子学生对学业负担和压力程度的感受最直接最清楚,最好由他们自主决定如何选课和增减课程以及如何做大学期间的time management,家长一般不用干预,除非出现极端情况,比如出现压力引起的健康问题或选课与未来就业方向有明显偏差问题等。

选择和declare minor基本上是与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校的课程rigorousness and challenging的程度有关。假如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Major绰绰有余,选修minor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嘛。课程rigorousness因每个学校或专业而不同,一般专业排名全美名列前茅的大学的专业课程难度高挑战性强,能学好本专业Major就已经很好了。但这个决定要由学生本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没有good or bad, 只有suitable and unsuitable.

从你说的情况,你儿子那样的选课也许有他的道理,因为计算机课程现在几乎是高质量大学通才教育的必修课程,比如斯坦福大学即使是文科专业学生也要求修一定计算机课程具备编程能力,以适应当代职场的需求增强学生的毕业受聘率。所以,学商科修计算机课程应该是合乎逻辑的选择,只要学生具备这样的学习能力。中文应该算是外语选修,对于母语为中文的学生相对比较“水”,不会造成多大学业压力。所以,虽然其选修专业数量超常,但如果他学习能力很强,应该能应付。即使他日后觉得负担过重,也可以放弃作为Minor(有一定专业课程学分要求),而仅作breadth的选修课程拿学分就可以了。这些都可以成为父子聊天的话题,听听儿子的想法和感受,对父亲增进对儿子的了解和减少担忧可能会有帮助。
3 回复 一剑飘尘 2016-3-29 22:00
泥马: 不用太担心,孩子成人后减少和家长联系也是独立性的一个特征,家长也得逐渐适应孩子成人后独立自主的变化。特别是大学的学习选课之类的,家长更不必过多介入,因
太感谢了!真是惭愧,没有了解这么多!谢谢谢谢
3 回复 Sc2885375 2016-3-31 00:32
我只同子女討論我懂的,不了解的不谈。我觉得读大學与读中小学是很不同的,中小学教什麼,我心里有数,而我根本就不知大學的具体课程如何,怎么谈?子女读大学就离家,读研究院更去了外國。所以我甚少与子女谈具体学科的问題,反而是生活的情況谈得多些,例如刚提醒要凖时报稅。有时从宏观角度給將來人生規劃給一些意見,但怎樣操作,还是他们自己決定。
4 回复 Sc2885375 2016-3-31 00:43
除了出色的学业成績,熱門的专业和研究院都要求考生有課外活動的參與和表现,以及人際關係...這些都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很欣賞「为什么不得A呢?既然选了课」。懶也四年,勤也四年,而時間是人最有限和宝贵的资源。所以如果子女有本事,我是贊成读名校的。
4 回复 泥马 2016-3-31 05:34
Sc2885375: 除了出色的学业成績,熱門的专业和研究院都要求考生有課外活動的參與和表现,以及人際關係...這些都要靠他们自己的努力。很欣賞「为什么不得A呢?既然选了课」。
富有切身体验的经验之谈。对孩子的课程和专业问题,常常超出了父母的 学历或知识范围,特别是名校研究院里,往往某些专业课程是处于世界科技前沿的,听儿女介绍讲述加深理解比父母干预对于沟通交流更有效。

如果是以继续读grad school为目标,很赞成“除了出色的学业成績,熱門的专业和研究院都要求考生有課外活動的參與和表现,以及人際關係”。如有补充的是加上实验室跟随著名教授研究team的intern或RA经历和leadership领导力的奖项认可。

[为什么不得A呢?既然选了课」,这是一个值得展开的有意思问题。首先,它与个人规划有直接关系,如果是计划读grad school, GPA的意义就相当突出重要;反之如果毕业就工作,职场hire的是人,而不是GPA,所以GPA在一定基准水平以上即可(比如3.5或要求低些3.0),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其次,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果要都保持A那需要集中精力于Major,以便从时间和精力投入上保障GPA 4.0。这更多是与grad school计划挂钩的选择。除少数学霸级天赋学生外,一般难以在Major之外宣布Minor(s)而又都能保证A。
3 回复 看得开 2016-3-31 12:25
你的儿子把从青春期步入成年的过程全放在这三个专业里实在太可怕了。 大学时期,这是人生中的一段自由时光,既没有家庭负担,也没有事业上的牵绊。在这段时间,年轻人可以不顾后果、无拘无束地接触他人,并向他们学习。这些人包括写下伟大作品的作家;教人严谨治学的教授;还有能够分享有益成果的同学。大学的使命是认知上的。年轻人应该知道如何清楚地写作和用数据进行推理。他们应该习得具体的知识:地球的历史、人体的工作原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等等。你的儿子忙着跨过三个专业竞赛的一个个障碍,没时间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是如此疯狂地尝试着,却错过了能改变人生的际遇。
3 回复 Sc2885375 2016-4-1 10:47
其实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教育与亞洲和英國制度大不相同。這里的本科是基础教育,基本上是通识教育,将Major译为专业並非准确,很多热门专业是至少完成了头二年学习,通过了能力測驗,才可以申請,有些MBA要求申請人至少有几年本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才能申請...所以有些文学院毕业的可以考入医学院习医。这在亞洲和英國是不可想象的。
4 回复 Sc2885375 2016-4-1 10:56
追求完美在很多专业並非坏亊,编㝍电脑程式、做医療手术等就是要追求完美的;當然能不能做到做好就因人而異了。
3 回复 泥马 2016-4-1 22:08
看得开: 你的儿子把从青春期步入成年的过程全放在这三个专业里实在太可怕了。 大学时期,这是人生中的一段自由时光,既没有家庭负担,也没有事业上的牵绊。在这段
一种很有想法的度过大学时光的方法。时间就是那么多,如何管理时间安排好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以便在这段金色年华中获得人生最大收益确实值得三思。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一剑飘尘最受欢迎的博文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3-23 20: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