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巴子,他們值得所有人敬重(之二) / 寶島遊記(十五之二) [2015/03]
- 揭秘:卸妆以后,一个真实的上海美容界名人“莲太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五) [2015/07]
- 枇杷树一年能结几次果 ? 我的花圃(八) [2015/05]
- 漂泊异乡几十年,人生的归宿在哪里 [2015/11]
- 卷土重来地沟油 追踪地沟油(之一) [2015/11]
- 名人莲太出门忘带钱,落难了还碰见一个卑劣男(少儿不宜)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二)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忽悠的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三) [2015/07]
- 走进中国(序) [2015/07]
- 尴尬的一幕:在高墩上不但接受安检,还检验是否男子汉 [2015/10]
- 旅游归来,我掉进了成都的的黑夜中,狼狈不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四)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导购的 [2015/09]
- 诚实人的买和卖 我的花圃(十) [2015/05]
- 颇具中国特色的欺诈:有人要硬塞一个病老头给我 [2015/09]
- 须知:在中国旅游,入了散团你就沦落为二等游客 [2015/08]
- 在中国旅游,吃一亏长一智,该说不字就说不 [2015/09]
- 奶妈素芬,您在哪里 我的花圃(七) [2015/05]
- 岂有此理,这位导游怎么敢撒这样无中生有的谎 [2015/09]
- 傍着美丽凡人都心动 我的花圃(三) [2015/04]
從簡易地圖看,憑我們二條腿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到達士林官邸的。我們必須借用四條腿的。打的或搭車。五人打的需要兩輛,太不放便。前幾次成功的問路經驗搧起了我們撘車的熱情。多了解台灣社會撘車絕對是好主意。。於是決定撘車。從問路到問乘什麼車,這有點難度,因為在現代化的都市並不是所有人都習慣搭乘公共交通的。而且只有本地人才會知道公共交通各條線路的繁复。西門町週圍是個住宅區,在街上走的行人,有許多看起來象是台灣人。但是否是本地人,無法區別,只能靠運氣了。
正在躊躇之間,一對青年男女行色匆匆地從我旁邊經過。於是我開口就問“小兄弟,能問個路嗎?”那女孩先停下來,轉過身,語速很快但仍帶善意地問“請問你要去什麼地方?”看她們急著趕路,我不願多加幹擾,一邊目光巡遊,想找個替補,一邊隨便說:“去士林官邸。”沒有回答的聲音。我以為他們走了,等我把環視這街角小廣場的視線收回来时,這對小青年還站在我面前。男的,平頂頭,約一米八的身材,短袖短褲,線條明快,整潔利落。他看著表,輕身對女孩說,電影快開場了。女的,中等身材,小馬辮,淡黃短衫被一條很別致的綠色腰帶束住。齊膝彩裙,身材輕盈,圓脸俊俏。她低著頭很仔細地在查閱手機。我另外四位同伴見狀馬上湊過來,十只瞪大的眼睛齊齊地盯著女孩,象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準備著迎接面前這位女孩嘴裡跳出來的每一句話。
女孩沒說話。她讓男的拿着手機,開始抄寫手機上的內容。我不經意從手機的背面看到手機主人的地址,原來他們來自於高雄。女孩行筆飛速,目光流水般在手機屏幕上轉動,一邊好像在數著什麼。女孩抿住的嘴鎖住了所有的話。我猜想大概又碰上了普道話不地道的講閔南語者。不到五分鐘的時間,一張紙條遞給了我。字跡略草,但充滿靈氣。一行字躍入我的眼簾:捷運板南線西門站,一站到台北站,換淡水信義線,乘六站到士林站下。官邸五點close。路在紙上,簡明扼要。我抬起頭,看到二張青春黝黑的臉正閃發出活潑的光芒。我的“謝”字還來不及出口,只聽一聲標準的普通話:“阿叔,街道對面就是捷運車站。祝阿叔好運。再見。”我的眼睛一亮,這倒不是因為我升格成阿叔的喜悅,也不是問到路的豁然開朗,而是從紙條的字裡行間,從女孩的率直爽快的談吐中,我深切地感受到那種純樸,那種厚道,那種助人為樂的熱心。我有點激動。我頓在那,努力尋找最好的詞語来感謝這對小青年。這時,她們已经轉身。女孩小馬辮在我眼前晃了幾下,就很快地消失在人群中。
紙條不但告訴了我們乘什麼車,乘幾站,而且還提示現在離官邸關門的時間只有四十五分鐘。在這段時間裡,我們要乘一次車,然後轉車,再乘六站。只要錯一個環节,就要掉鏈子,錯過一睹偉人私人空間的機會。唯恐有誤,我们頻繁地問。簡直是不可思議,還真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壓其煩地回答我們不同的問題。我們就象接力棒,被好心腸的台灣百姓一站一棒地送到目的地。我們的問題從問路,到問車,到問方向,到問錢幣,到問買票。我們這一行人象到了另一個星球,似乎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要問,連牛小姐這位見人說話就臉紅的小青年也加入了我們問的行列。問,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路看到了目標,也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台灣平頭百姓,貼近了台灣氤氳地氣,感受着台灣蓬勃脈動。我真切地看到了台灣社會的謙恭禮讓和蘊涵在台灣老百姓言語舉止中的情操美德。
我們一點也沒出差錯,在官邸關門前十分钟趕到。官邸是一幢灰色的二層樓房。它幾乎淹沒在花海綠波之中。先生真是找了個好去處。官邸本身並不醒目,讓我們目不暇接的是在寬暢的庭園裡那些玲瓏假山,參天古木,別致樓閣,艷美花卉。中西親切融合,古今交相輝映。先生丟了大陸,遷至台北以後在此地居住達二十六年之久。屋內依次陣列著會客室,起居室,書房和用膳室等。生活用品,娛樂器具,書畫古董,在在展示着蔣家冷酷威嚴背後的家庭溫馨。我沒有窺探名人私密的奢好,參觀士林官邸只是給我的好奇心一份慰藉。過眼雲煙,感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