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巴子,他們值得所有人敬重(之二) / 寶島遊記(十五之二) [2015/03]
- 揭秘:卸妆以后,一个真实的上海美容界名人“莲太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五) [2015/07]
- 枇杷树一年能结几次果 ? 我的花圃(八) [2015/05]
- 漂泊异乡几十年,人生的归宿在哪里 [2015/11]
- 卷土重来地沟油 追踪地沟油(之一) [2015/11]
- 名人莲太出门忘带钱,落难了还碰见一个卑劣男(少儿不宜)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二)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忽悠的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三) [2015/07]
- 走进中国(序) [2015/07]
- 尴尬的一幕:在高墩上不但接受安检,还检验是否男子汉 [2015/10]
- 旅游归来,我掉进了成都的的黑夜中,狼狈不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四)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导购的 [2015/09]
- 诚实人的买和卖 我的花圃(十) [2015/05]
- 颇具中国特色的欺诈:有人要硬塞一个病老头给我 [2015/09]
- 须知:在中国旅游,入了散团你就沦落为二等游客 [2015/08]
- 在中国旅游,吃一亏长一智,该说不字就说不 [2015/09]
- 奶妈素芬,您在哪里 我的花圃(七) [2015/05]
- 岂有此理,这位导游怎么敢撒这样无中生有的谎 [2015/09]
- 傍着美丽凡人都心动 我的花圃(三) [2015/04]
枇杷树一年能结几次果?来自我家乡的读者朋友一定会一边心里蛰我,“侬特这白痴”。一边脱口而出说,当然是一次。因为从来只听说过春华秋实,一锤子的买卖。难不成有果树会在四季中开二次花,结两次果的。朋友,我不是在这儿要激发您脑筋急转弯。而是真实地告诉您,我家的枇杷树四季开两次花结两次果。
长在我家后院的这棵枇杷树,去年夏末开的花,初冬就结了果。当时花开不多,结果也少。黄澄澄的枇杷,剝去皮,吃在嘴里又甜又鲜,味道极好。我分给我的好朋友几串,留下的只能够吊家里人的胃口,让大家望枇杷树兴叹。我家的枇杷树很有人情味,去年没有让我们吃得过瘾,今年她准备加倍奉还。今年从二月份开始,尽管冬天还在考验着人们抵御寒冷的意志,但她已蠢蠢欲动起来,一夜之间,欣欣然地满树开花。淡粉色的小花活泼地跳动在冬日的暖阳中使我们吃惊万分,同时也把高兴送到我们的心窝里。枇杷树三月份开始结出綠色的小果实,四月份小果实逐渐长壮,长成椭圆形。到了五月初果实逐渐变黄。到了五月中旬,黄灿灿的枇杷已经一串串从枝头上垂下来,一颗颗掉进我们馋涎欲滴的嘴巴里。成熟的枇杷多汁,味甜,略酸,鲜美。食用后,满嘴清香,连讲出的话都是又香又甜的。
枇杷树一般是在冬末春初开花,入夏前就可结果。但是,在众多果树中,唯有枇杷被共认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也就是枇杷树能在初秋和初春开花。如果栽培得当,初秋开的花,立冬前结果,是完全有可能的。由于我们旧金山地区即使冬天气温也保持在华氏50度左右,这个温度适宜枇杷树花粉萌发,结出果实。因此枇杷树四季开两次花,结二次果,在我们这个地区具备了必要的气候条件。
枇杷树是很好管理的树种之一。为增強树势,通风透光,平时要进行修剪(如何修剪又是一篇文章,恕我另文述谈。)果实采收后一周内,必须进行大剂量施肥(以腐殖性肥料为主)。施肥后及时浇水,以利根系吸收养份,促使树梢萌发新枝。五年树龄以上的枇杷树已对病虫害具备较强的抵抗能力。我家的枇杷已有十年的树龄,因此我除了施肥,浇水,剪枝以外,更多的是阅花则喜,观果则馋,欣赏的多。
但是,有时候一时疏忽,她也会被伤害。今年三月份,枇杷开始结果了。大家很高兴,但是过不多久,便发现有的果实上出现黑斑。随着果实长大,黑斑也变大。有黑斑的枇杷是不能食用的。这是我第一次遇见这样的情况,有点犯难。查询有关资料,找不到答案,只得把这些有黑斑的枇杷采下几颗,拿去请教我的老师。老师再请教他的老师,几位老师会诊下来,得出的结论是,这黑斑是fungus(菌)引起的,属菌斑。菌斑形成原因是潮湿。土地长时间湿润以及树身枝叶过密,树的主杆缺少通风透气会加速菌素的繁殖和扩散。今年冬天旧金山很少下雨,我也只是一个星期浇水一次,非常节省用水。而且整个加州正在喊缺水,我这棵枇杷树怎么可能会因潮湿染病。我还是有点疑惑。但是老师讲得有理有据,不容我置辨。我火急火燎,几十里地开车回家,直扑后院,就为证实老师所讲的。目光里多了一份理性以后,再看枇杷树,是觉得她有点无精打采。树枝部分,我偷了懒,沒有勤剪,现在显得有点密。打开篱笆门,走到树底下一看,傻了眼,不知谁把冬天掉下的枇杷叶和其它树的叶子全盖在枇杷树下的泥土上,足足有二英吋厚。翻开这些枯叶杂枝,黑色的土地,的确潮湿得很。不仅如此,土地表面还很明显地粘附着一些灰白色的霉菌,散发出一阵阵霉的臭味。
这时儿子也跟着到了后院,看我在埋怨这些盖在枇杷树下的枯叶,他倒很老实说,是他上个月把这些枯叶堆积在树下的。说完还振振有词地教我一句古诗,“落紅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气不从一处出,回答说,五十年之前老爸就背了这诗。我反问道,是谁写的。儿子谦虚起来,垂下他芝加哥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高昂着的头颅,静等下文。我告诉他,此诗作者龚自珍,是他“己亥杂诗.其五”里的名句。儿子知道中国古代诗词这方面,他不是我的对手,便转换话题问道,那落红和落叶不同吗?它们不能化作春泥吗?我说,那春泥是养人的,可以拥挤在人的周围。我们现在要的春泥是养树的。所有的落红落绿必须移开,另找地方,腐烂成泥土后才能搬回来。接着我剩势进行机会教育,把我的座右铭传授给他:在书本上学会的东西,必须在生活中再学一次。儿子还不明白问,学什么。我就把刚从苗圃里的老师那儿学来的知识转售给他。然后指着枇杷树下刚扒出来的霉菌和潮湿的土地说,它们毒害了枇杷树。它们是罪魁祸首。我故意用一些艰涩的词刺激他。儿子四岁来美,汉语並不灵光。尽管二十多年从没间断过汉语的学习,但毕竟汉语已不是他的第一语言。今天他能用龚自珍的诗来与老爸对峙,我心里窃喜,也不再兴问罪之师。让他一边咀嚼我那些难懂的词,一边同我一起移去所有盖在枇杷树根部的枯叶。我把土地翻松,再剪去一些枝条,还我的枇杷树一个干松的土地和通风透亮的树身。父子齐心终于平定了菌斑之乱。
果然,几天以后菌斑得到了控制。枇杷树又在阳光中展现出英姿,抖抖的。五月份,黄灿灿的果实在盼望中纷至沓来。好家伙,满满得一树枇杷,真惹人喜笑颜开。亲朋好友自然是要送的。倍可亲村内的父老乡亲我也想送。但是我们的村落太大了,它复盖着五湖四海,天南地北。无法让大家尝尝我家的批杷,我只能写成此篇,以言传意,以言传香,以言传美。如果各位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咱们在书中学到的,再在生活中学一次吧。种棵枇杷树,三五年之后,您也就能尝到鲜美的枇杷了。
早上采的枇杷,供家里人今天享用。
把镜头拉近,让您仔细看。
切一颗枇杷,打开,馋您一下。
菌斑之乱
儿子把树叶堆在树下,当春泥。
此春泥非彼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