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巴子,他們值得所有人敬重(之二) / 寶島遊記(十五之二) [2015/03]
- 揭秘:卸妆以后,一个真实的上海美容界名人“莲太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五) [2015/07]
- 枇杷树一年能结几次果 ? 我的花圃(八) [2015/05]
- 漂泊异乡几十年,人生的归宿在哪里 [2015/11]
- 卷土重来地沟油 追踪地沟油(之一) [2015/11]
- 名人莲太出门忘带钱,落难了还碰见一个卑劣男(少儿不宜)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二)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忽悠的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三) [2015/07]
- 走进中国(序) [2015/07]
- 尴尬的一幕:在高墩上不但接受安检,还检验是否男子汉 [2015/10]
- 旅游归来,我掉进了成都的的黑夜中,狼狈不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四)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导购的 [2015/09]
- 诚实人的买和卖 我的花圃(十) [2015/05]
- 颇具中国特色的欺诈:有人要硬塞一个病老头给我 [2015/09]
- 须知:在中国旅游,入了散团你就沦落为二等游客 [2015/08]
- 在中国旅游,吃一亏长一智,该说不字就说不 [2015/09]
- 奶妈素芬,您在哪里 我的花圃(七) [2015/05]
- 岂有此理,这位导游怎么敢撒这样无中生有的谎 [2015/09]
- 傍着美丽凡人都心动 我的花圃(三) [2015/04]
在中国,我无论去哪里,都愿意和年轻人在一起。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吃喝玩乐,一起游山玩水,一起朝发夕至。尽管我年令比他们大些,但是我们之间没有代沟,没有国界。我开朗的性格和年轻的心理年龄使我在年轻人中特别自然融洽,如鱼得水。我是带着全开放的视野,怀着全接受的心态,来到这些年轻人中间。我交了许多年轻的朋友。如果有人问我这次回国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一定会说:是我对中国年轻人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给他们点赞。向中国以外的世界推荐他们。这便是我写“素描年轻一代”系列的初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世人的耳目频频地被中国富二代官二代的丑事恶行塞满。海内外的叹息因此彼伏此起,中国的前途将垮在年轻一代的言论不绝于耳。但是,当我走进中国,我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全然不是这样。在中国年轻人的群体中,富二代官二代是绝对的少数。如果用百分比统计的话,他们的数量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在中国青年人奔向世界,奔向明天的大潮中,如果这些二代们不能与这个大潮相随,他们必将被淘汰。因此,可以说富二代和官二代充其量只能是媒体的庞物和新闻的吸睛点而已。随着时代的变迁,世界潮流的浩荡东去,毫无疑问,富二代和官二代这两个词终将被从词典上抹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因此,要了解中国的年轻一代,要拿中国的年轻一代说事,必须要看中国年轻一代的绝大多数。可以说这绝大多数都生活在社会的低层。他们默默地支撑着整个社会。没有人为他们摇旗呐喊,没有人为他们喝彩加油。他们很少在报纸上露脸,也很少在新闻中发声。世界对他们的了解少之又少。我既然走进了中国,又喜欢与年轻人为伍,平时还好舞文弄墨。这样素描他们的念头便油然而生。我不想为庙堂添金,也无意为人物画银,只愿让那些默默无闻的年轻人露个脸发个声。
我想方设法地沉降到他们生活工作娱乐的这个层面,象刘姥姥进入大观园那样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我参加了一个旅游团,游览了九寨沟。我认识了唐山的小李夫妇、上海的小莲夫妇、河北承德的王小姐、导游藏族姑娘阿朵和阿泽、清洁工羌族小伙子康林和卖饮料的安徽姑娘小陈。他们有的走出大学校门不久,还带着涉世不深的腼腆;有的已厌于职场的喧嚣,正在忙碌自己的事业;有的在单位尽管是后起之秀,但也挑着大梁;有的用他们的知识和才华为秀丽的风景解说,有的用他们的努力和勤劳为壮美的山水清扫...,他们全部在社会的基层摸打跌摔,经受生活的磨砺。
我们之间的互相认识从简短的问候,到热烈的交谈,再到交换各自的微信号,最后以朋友相称。我仔细阅读青年们的微信,他们的哲理思考,他们的诗意情绪,让我倾听到他们内心的呼唤,触摸到他们脉膊的跳动。我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这些微信中,体验着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慷慨着他们壮怀激越的青春豪情。那些洋洋大观的短叙长篇,那些浩浩荡荡的意短情长使我目不暇接,使我夜不能寐。激动之余,循着他们的微信,我随物赋形,以形写意,开始了素描。
当一个知名博主把“不到中国不知中国有多那个”,撒进舆论圈,激起千重浪的时候,但愿我接下来将要公布于众的这些素描能象微风,能象春雨,能象穿越云层的阳光,给寒冷的舆论吹进一点暖意和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