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巴子,他們值得所有人敬重(之二) / 寶島遊記(十五之二) [2015/03]
- 揭秘:卸妆以后,一个真实的上海美容界名人“莲太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五) [2015/07]
- 枇杷树一年能结几次果 ? 我的花圃(八) [2015/05]
- 漂泊异乡几十年,人生的归宿在哪里 [2015/11]
- 卷土重来地沟油 追踪地沟油(之一) [2015/11]
- 名人莲太出门忘带钱,落难了还碰见一个卑劣男(少儿不宜)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二)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忽悠的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三) [2015/07]
- 走进中国(序) [2015/07]
- 尴尬的一幕:在高墩上不但接受安检,还检验是否男子汉 [2015/10]
- 旅游归来,我掉进了成都的的黑夜中,狼狈不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四)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导购的 [2015/09]
- 诚实人的买和卖 我的花圃(十) [2015/05]
- 颇具中国特色的欺诈:有人要硬塞一个病老头给我 [2015/09]
- 须知:在中国旅游,入了散团你就沦落为二等游客 [2015/08]
- 在中国旅游,吃一亏长一智,该说不字就说不 [2015/09]
- 奶妈素芬,您在哪里 我的花圃(七) [2015/05]
- 岂有此理,这位导游怎么敢撒这样无中生有的谎 [2015/09]
- 傍着美丽凡人都心动 我的花圃(三) [2015/04]
与大佛亲近了约一个多小时,我从大佛左边的小路回到了山顶。此时,山顶上的空地已人满为患。在灵云寺边,在海师洞前,在沿着山崖修筑的迴廊里,游客们或围拢着导游,或追随着导游,或玩乐着导游,热闹非凡。导游们或抓着小喇叭在找人,或摇着三角旗在叫人,或东奔西跑张罗着下一个节目,声浪此起彼伏。我好不容易找到了导游小朱和小卓,定下心来,听她们讲解。
小朱和小卓这对姐妹花导游,小朱主讲,小卓辅助。站在人群中我开始研究起她们。早上陈导说能在这里讲大佛的导游必须受过专门的佛学培训。进来以后,我的疑惑一直在心中沉浮。周围这么许多导游,他们带旅游团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经受过佛学训练?这完全不可能。游客到乐山来,只是慕名来瞻仰大佛,不是想来当尼姑和尚的,怎么一定需要懂佛学的人来讲解呢?这完全是忽悠。当我发现自己被忽悠了,心里马上对小朱和小卓的尊敬打了折扣。射出去的视线带着质疑,很快就发现了问题。小朱脖上挂下不是导游证,是讲解员证。我知道导游证是全国统一核发的,个人是需要通过资格考试才能获得的。而讲解员证,就难说了。阿猫阿狗都可以办个学习班,发个什么证之类,那简直太容易了。在这个总裁,总督,总经理,委员长的证状随便批发的国家里,取一张讲解员证,比弯腰拾一张马路上的废纸更不费力。看她们脖子下自以为是挂着的讲解员证,我基本上可以断定她们是无证导游。这可引起了我的警觉。我开始仔细观察脖子上长着的脸。小朱的脸稍长,上嘴唇翘得很高,鼻子微塌,因此这两处的制高点不分上下。她的脸腮上肉少,却多斑雀。斑雀有深有浅,跳动不定,令人捉摸不透。再看她旁边的小卓。脸色沉沉的,没有一絲微笑的痕迹。可能佛经念多了,也可能佛堂进多了,满脸映着佛家的幽黄。深度的近视眼挂在她的小脸上,有点可笑,也有点诡谲。这两位无证导游头颈下挂着的纸牌和头颈上安着的脑袋都不让人省心。再想到那位忽悠专家陈导,我心里惶惑,接着发怵。比起四天三夜九寨沟游的导游们,现在这几个不知差了多少级别。我好象到了另一个国家,遇到另一拨人,一拨我需要时刻当心的人。
不过她们彬彬有礼,佛门知识也讲得头头是道。尤其是在讲到信仰这方面,我觉得也颇有道理。小朱说,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就象一张灯,让你晚上看到光明。信仰就象一艘船,载你到理想的彼岸。小朱问大家,你们的信仰是什么?大千世界,各有所信。有的信佛,有的信钱,有的信自己。那么小朱姓什么呢?看来她信佛。信佛的人能坏吗?当然不会。我心里替她作了回答,对她们有了最初的好感。有证无证管我们什么鸟事,谁都要讨生活的。我心里还在为她们辨解。这时小朱正在讲着今生和来世的故事。看她讲得绘声绘影地,我真认为她不但信佛,还是佛学专家。想到对她的怀疑,我觉得自己很可笑,心里往上蹿着惭愧。
站久了,走久了,大家都累了,小朱把我们引进了一个有许多石碑的院子,院子的左边部分是个茶室。我们二十多人进了茶室,围成二大桌。服务员递来茶牌,询问要喝什么茶。小小的茶牌立刻刺痛了众人的眼睛,停住了所有的说话。这茶价格不菲:佛芽,四十元一杯,佛针三十元一杯,佛眉和佛球各二十元一杯。茶牌下边还很不客气地注明:最低消费每位二十元。全部的茶名冠以佛字,价格就比山脚下的茶室贵了五至十倍。有的团员吐了吐吞头说,不渴。有的团员闭上眼睛说,困了。有的团员拿着自己的矿泉水瓶明知故问道,我可以喝自己的水吗?我看看全团二十多位成员占据了二个大长桌,动作凝固在那儿,摆明了仅把此宝地当作休息处。这时小朱开口了,她说:这茶是有点贵,大家喝一杯给我一个脸,不喝也无所谓的。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最多也是一杯二元钱的回扣。本人不靠回扣,是拿工资吃饭的。这一席话说得痛快直爽。她毫不隐瞒地把导游们惯常遮遮掩掩的回扣端到了桌面上。她诚实的话打动了我。我想这一上午她没有做逸出常规的事,中规中矩的。仅一杯茶而已,也应该让她赚点。而且我是美国来的,也应该给小费。于是我要了一杯佛芽。有了带头的,团员中也不乏有乐意赞助的,也有真想尝尝带有仙气的佛茶是否茗起来与一般的茶不同。大家开始解囊。拿出点小钱哄哄导游,说不定什么地方导游会还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小朱冰冷的面孔开始有了暖意。每个人点茶,她都道声谢谢,看上去很满足的样子。大概也只有十来个人点了茶,回扣也不过二三十元钱。还要二个导游平分,这点钱就可以把她们打发了,中国导游的钱也真难赚。我暗暗地同情起她们。
小朱继续讲佛的故事。讲到正精彩处,她刹住了,用眼光招拢大家,然后煞有介事地说,明天你们要去的峨眉山正在办着一个很大的佛教道场。来自全球各地的高僧活佛正云集在峨眉山的金顶。你们能够遇见这样的佛事真是三生有幸。大家惊诧地张着嘴,魂儿跟着小朱的话飞,差点飞出了躯壳。好消息总是跟着幸运走,大家把心灵的门窗开得大大地,准备着接纳小朱送来的惊喜。小朱说,这样大的道场在峨眉山近百年来仅有过三次。身临盛事,何不借光。小朱颇有为大家着想的意味,她动员大家拿出自己珍爱的物品给高僧开光。并提高嗓门非常诱人地说,千万别错过这百年难遇的机会。
所谓开光,就是让高僧对个人物品,默祷,念经,洒水,用萃綠的树枝轻掸。这样,这物品从此就有了灵性,粘上了佛气。戴在身上菩萨就会加持保佑。女的拿戒指,拿项链,拿玉镯,男的拿笔,拿公文包,甚至拿一辆车子去给高僧开光。小朱越讲越兴奋,原本苍白的脸上红润起来。她要大家准备好明天可以给高僧开光的物品。
但是,大家都是来旅游的,出门在外带的东西越少越好,而珍贵的东西也大都留在家里,谁想到会摊上这样的好事。很多团员手里空空,拿不出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开光。
小朱好象早有预料,她说接下来她要带去的地方就是专为大家准备的。她介绍灵云寺在这里开了一个礼品店,由寺里的尼姑当这里的营业员。由于是寺庙开的店,这里售的货绝对是真货,尼姑们售货也从不讨价还价。小朱说,大家花点小钱,给自己给家人带来一世的平安,何乐而不为。而且这寺庙办的店绝对货真价实。小朱的这一席话把大家的心讲活了。如果说刚才喝茶前团员们象一块僵硬的面团没有丝毫消费的动静,小朱的话就象发粉掺进了面团,现在这块面团被反复搓揉,不断加温,终于给发开了,涨膨膨的,鼓满着众人追求幸运的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