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巴子,他們值得所有人敬重(之二) / 寶島遊記(十五之二) [2015/03]
- 揭秘:卸妆以后,一个真实的上海美容界名人“莲太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五) [2015/07]
- 枇杷树一年能结几次果 ? 我的花圃(八) [2015/05]
- 漂泊异乡几十年,人生的归宿在哪里 [2015/11]
- 卷土重来地沟油 追踪地沟油(之一) [2015/11]
- 名人莲太出门忘带钱,落难了还碰见一个卑劣男(少儿不宜)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二)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忽悠的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三) [2015/07]
- 走进中国(序) [2015/07]
- 尴尬的一幕:在高墩上不但接受安检,还检验是否男子汉 [2015/10]
- 旅游归来,我掉进了成都的的黑夜中,狼狈不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四)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导购的 [2015/09]
- 诚实人的买和卖 我的花圃(十) [2015/05]
- 颇具中国特色的欺诈:有人要硬塞一个病老头给我 [2015/09]
- 须知:在中国旅游,入了散团你就沦落为二等游客 [2015/08]
- 在中国旅游,吃一亏长一智,该说不字就说不 [2015/09]
- 奶妈素芬,您在哪里 我的花圃(七) [2015/05]
- 岂有此理,这位导游怎么敢撒这样无中生有的谎 [2015/09]
- 傍着美丽凡人都心动 我的花圃(三) [2015/04]
八天七夜的九寨沟、黄龙沟、峨眉山之游结束了。今天,我将乘早上七点四十五分的东航5402航班回上海。我从小就养成一种好坏兼备的习惯:办什么事情都喜欢给自己设一个提前量。写明了办登机手续二小时就够了,我偏偏还要再加半个小时。司机吹胡子瞪眼,说我瞎折腾。的确,人家想到机场候机的时间越少越好。尤其是这么个早上,哪个不愿与自己的梦多温存一会,与自己的床多缠绵一下?可是我没老婆可抱,也没小三侍奉,梦和床都是冷的,我不稀罕。我硬要司机早上五点十五之前把我送到双流机场。我宁可让时间跟着我小跑步,也不要我喘着气去赶时间。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航空西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是中国通往西亚乃至欧州的主要中转站。据称双流机场的建筑规模和设施在世界范围内据领先地位。2012年机场完成了一次扩建,投入运行已近三年。报上网上连篇累牍关于双流机场的溢美之词不绝于目。一个星期前我到成都时,由于忙着找导游寻司机,在双流机场,眼里没有掠过什么惊鸿,心里也没有片刻惊讶。因此,在回程的时候,我多给了自己一点时间,想见识一下这座号称西南地区最佳的中国机场。
我来自于美国旧金山。美国的机埸大都老旧了,在世界机场的大家庭中已属祖父辈的。经常有国内的客人到纽约到落杉矶到旧金山进入机场大厅,听到他们惊呼的不是“好”字,而是说,怎么好象到了第三世界。这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的直截了当就是一句,想不到这么落后。他们有点看不起世界头号强国的机场。这听得我真有点汗颜。
尽管一夜没睡几个小时,但是我心里充满着对一个陌生机场的好奇,精神还是很亢奋的。机场是一个国家的门户,也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我曾踏足过四五十个国家,游览过数不清的城市。到一个城市,机场给我打开旅游之门,离开一个城市,又是机场为我关上这扇门。因此每个机场都必然在我的旅游日记上留下一笔。久而久之,我炼就了辨识一座机场的本领。我只要在一座机场踏足十分钟,就能略知这个国家或这个城市的经济水准、文化层次、百姓素养和管理能力等等。顺便我还会用眼丈量这座机场的长处,用心挑剔这座机场的不足。考察和研究机场成了我出门在外的一种兴趣和爱好。
五点多钟的成都,黎明尚未给城市的轮廓抹上曙色,而原来勾勒出机场艳丽的彩灯也都被抛进了朦胧的天空中,它们全熄灭了。双流机场的正前方有一个大停车场上。此时,停车场的右面已塞满了车辆。大巴、中巴、轿车,吉普,休闲车差不多同一时间相约在这里,吐出成百上千个搭早班飞机的乘客。我们7人座的马自达也在这里停下。车上各不相识的五位游客被抛进了已然成形的人流。大家象一页小舟随风而逝,飘向机场候机大厅。
我像是被人流挟持着,感觉有点昏晕。真奇怪,我既不晕车也不晕船,但是在这里我却晕人。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机场曾经给过我这样奇特的感觉。我发现有点不对,觉得哪里出了状况。我挣扎着,逃出人流,紧抓住门外挡手推车的铁杆,以免被人流卷进大门。我不断地深呼吸,想摆脱心里的紧张。怎么回事?乘客怎么都朝向这里,涌进这扇门?
我疑惑的目光开始扫视周围。我很快发现了双流机场客流导向设计的失误。一般机场都忌讳让乘客密集成群,汇聚成河。因为到机场来的都是要赶飞机的,在密度较高的人群里,乘客拿着大包小包无论怎么赶,也快不了,除非他长了翅膀会飞。这误机事小,酿成人与人的践踏事大。美国纽约JFK机场,法国戴高乐机場,世界上所有的大机场都有几十扇甚至上百扇门同时打开,笑迎乘客。它们的候机大厅门前从来不见人潮汹涌,能见到的只是乘客轻松的脚步。即使在中国,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也是如此这般的。而双流机场的设计者不知是别出心裁呢,还是所有现代机场的设计信息都被他浪费了。他是在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机场设计原理在新世纪里捣鼓出貌似新颖的老套机场。
那是脑壳里灌满了浆糊后才想得出来的设计。设计师在机场的正前方放了个能容忍一千多辆车子的大停车场。所有送客的车辆都在这里集中。乘客下车,象水一样积少成多,见缝而泻,终于小溪成河,涌起潮流。在停车场和机场候机厅之间有一条车行道,那位自作聪明的设计者自以为是地在车行道上设置了人行横道线。结果,坏就坏在最右侧的这条横道线上。它把右侧停车场上所有的人都收拢了过来,然后又象地标那样把这些人都引向那扇紧挨着的候机厅大门。此刻,涌到横道线这一头的人潮已经有了惯性,下了人行道,更有了加速度。一时间,拖儿带女的人们,拎着背着拖着提着他们的大包小包背包手提包,闹出喊声叫声哭声和行李箱底的轮盘撞击地面的“嚓嚓”声,“唏里划拉”地越过横行道。这场景瞬间在我眼里定了格。这真有点象逃难的人群,尽管他们的后边没有战火轰隆,但他们的头上有一根凶猛的“赶时间”的鞭子在凌厉地抽打,发出“嗖嗖”的鞭哨声,似乎每个人都被这鞭哨惊吓得灵魄出窍埋着头痴痴地往门里塞。这条横道线几乎要越出它的职责范围,它一路几乎要跨进对面那扇宽不足三米的大门。此刻这扇自动关闭的大门已没有办法执行关闭的指令,它象远古时代的巨兽正张开乌黑的大口,把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一概吞入肚内。
我现在就在这扇大门的边上,看着一个个心慌意乱的面孔在我眼前倏然闪过消失在门内。不对啊,这么大的机场怎么就这么一扇门呢?我问着自己,想寻找出答案。我于是面向大停车场,环顾四周。右边,我马上看到十米以外有更多更多的门象被冷落的姑娘在那儿一字排开,在乞求着人们的垂爱。那里没有车,甚至连活着的人都要戴付眼镜去找。没有车当然也没有人。我呸了一下自己,骂了声蠢后,去找行驶中的车辆。左边,我的视线越过黑压压的人头,看到了车流被源源不断滚动在斑马线上的人流挡住了。没有一辆车赶从人流中杀出一条血路。中国的开车者也只有在这里乖乖地培养起自己开车的好习惯:不按喇叭和车等人。因为这里的人潮太汹涌太浩荡了,它会把喇叭声撕扯了,它会把车辆掀翻了。所以,清晨六点不到的双流机场,当其他所有的候机大厅门外都异常冷清的时候,唯有最右边的这扇门外是异常地热闹。
这是人流车流导向显而易见的设计错误。怎么就没有人发现?在第一线工作的那些交通警察或协警或地面管制人员或上班来的机场工作人员难道都没有发现这个混乱的现状?难道机场扩建投入运行二年多来,我是第一个发现了这个错误的人?这也太搞笑了。我首先自己把这两个难道否定了。我相信一定有人向机场管理当局反映了这里清晨的人堵和车堵。难道这些头头脑脑们听到反映,两年多来就不能起点早到这里来看看?或者其中的勤奋者早就到这里看过,两年了他们一筹莫展想不出一点办法来纠正这个设计上的错误。难道要让这混乱就这样被晾在太阳底下成为无解而永远持续下去?太多的难道从我胸中涌起,堵住了我咽喉,就象我面前的人堵和车堵一样,我感到有点窒息,有点恍惚。那成百上千道慌里慌张赶路人的脸色绝对不美好,这不美好的脸色差不多把双流机场所有的优点和长处都没收了。我仿佛听见有人在给皇帝的新装唱赞歌,我仿佛自己也象那个小孩一样,呆呆地看着,傻傻地问道:为啥俺木有见到一点好?
我低头看了一下表,巳是五点三十分了。十五分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我卷起我的思想,转身跃进人潮,涌进候车大厅。哇塞,黑压压的一片全集中在这儿。我知道考验我智慧,勇气和胆量的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