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巴子,他們值得所有人敬重(之二) / 寶島遊記(十五之二) [2015/03]
- 揭秘:卸妆以后,一个真实的上海美容界名人“莲太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五) [2015/07]
- 枇杷树一年能结几次果 ? 我的花圃(八) [2015/05]
- 漂泊异乡几十年,人生的归宿在哪里 [2015/11]
- 卷土重来地沟油 追踪地沟油(之一) [2015/11]
- 名人莲太出门忘带钱,落难了还碰见一个卑劣男(少儿不宜)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二)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忽悠的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三) [2015/07]
- 走进中国(序) [2015/07]
- 尴尬的一幕:在高墩上不但接受安检,还检验是否男子汉 [2015/10]
- 旅游归来,我掉进了成都的的黑夜中,狼狈不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四)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导购的 [2015/09]
- 诚实人的买和卖 我的花圃(十) [2015/05]
- 颇具中国特色的欺诈:有人要硬塞一个病老头给我 [2015/09]
- 须知:在中国旅游,入了散团你就沦落为二等游客 [2015/08]
- 在中国旅游,吃一亏长一智,该说不字就说不 [2015/09]
- 奶妈素芬,您在哪里 我的花圃(七) [2015/05]
- 岂有此理,这位导游怎么敢撒这样无中生有的谎 [2015/09]
- 傍着美丽凡人都心动 我的花圃(三) [2015/04]
我们从航海纪念碑沿着特茹河河堤走向贝伦塔(葡萄牙语:Santa Maria de Belém)。这二百米左右的步行消耗不了我们什么体力,却悄悄地拐走了我们很多时间。这里就像步行街,但是路边没有商店,也不设摊位。小摊小贩们站在人群中,他们的生意就抓在手里,挂在身上,低声地飘在嘴里。他们几乎是逼停每个从他们面前走过的人。导游举着三角小旗,走在我们中间。他用中国话大声说,这些都是吉普赛人,当心自己的口袋。他公然把吉普赛人当作另类,语气里满是不屑。
吉普赛人在大多数国家被看成低端人口。在不同的国家他们还有着不同的族名。法国人称其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其为弗朗明戈人,俄罗斯人称其为茨冈人。我们中国人口里的吉普赛人是借用了英国人的称谓。直到1979年这个可怜的、流浪的民族才被联合国正式承认是一个民族,並给了这个民族一个统一的名称:罗姆人(Romani)。吉普赛语中,“罗姆”的原意是“人”的意思。这个民族是从公元1000年起驾着马车拖家带口地从伊朗走出来的。如今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据估计,全世界现有大约1200万吉普赛人。他们大部分在欧洲,在欧洲的吉普赛人多达1000万。所以在两牙游里我想一定还会遇到吉普赛人。
导游保护自己的团员, 他的尽职无可非议。但他这样瞧不起吉普赛人,着实在我心里漾出了异议和对吉普赛人深深的同情。说实话,我心中的吉普赛人並不这么差。这是个喜好用脚说话的、豪放的民族。当世界-你,在用小家败气的轻视度量他们的时候,他们却用大步脱俗的脚步仗量着世界-你的胸怀,推算你的命运。当世界-你用痛苦亲吻他们脸颊的时候,他们回报以欢快激越的弗朗明戈舞,让你明白这个民族不愿意承受你的痛苦。
今天,他们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立体、丰满,绝对的原创。这是我第一次与他们相见。在我的人生中,每个第一次来临,我都会眼睛一亮,饶有兴趣地迎接。这次,当然。我把双肩包由背后移到胸前。这是导游一再关照的,说是在人多的地方,把包背在背后,那么包里的所有东西就一定不再是你的。导游就这么时时把“所有”和“一定”这些绝对的词语挂在嘴上唬人。一些大妈们也真被唬住了,小心翼翼地跟着导游,生怕东西被偷走,或人被抢走。
我有心要更深层次地了解吉普赛人,就不再跟着导游。我怕导游的这种“所有”和“一定”干扰我这宝贵的第一次。我手里捏着一张二十欧元,准备买任何我要或不要的东西。换句话说,我是打算用这张蓝颜色的纸币去买今天的第一次。这时一个穿着蓝色T侐,头发㧧理得油光发亮的中年吉普赛人,走到我面前。他手里晃着十几副太阳镜,说了一句我听不懂的话,但我明白他的意思:太阳眼镜要不要?我心理似乎还没准备好,忸怩了一下。哪想,还没等我说要还是不要,这个中年人看我面有难色,就不再勉强我,转身去截其他游客。等我心理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年轻的吉普赛姑娘走到我面前。她穿着鲜艳的彩裙,很保守,只有手和脸露着她黝黑的皮肤。她兜售的是遮阳帽。可能是她身上和手上的颜色太过纷繁,把我的眼睛耀得眼花缭乱。我稍一分心,停顿了一下,姑娘就不再多问,迅速在我面前滑过。我有点奇怪,他们怎么会这样做生意的。我遇到过很多当街拦截路人的小贩。这些小贩的死乞烂缠,软磨硬泡,曾令我烦不胜烦。可是,这些吉普赛人的买卖却很干脆。要还是不要?要,付钱;不要,走人。干脆利落,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眼看着导游走远,二十元钱已在我手里握热,可是它该往哪里放,还没着落。这时,一个头上戴着各种稀奇古怪头饰的吉普赛女郎走到我面前。她胖乎乎的脸和一直溜的身材把她的年龄藏得很深。她卖的是一种做工並不十分考究的、紫红色的、圆形女用手袋。她把手袋一个挨一个摊在我眼前。她嘴闭着,眼瞅着我,一眨都不眨地等着“要”与“不要”的眼神从我眼眶里跳出来。我不能再踌躇了,任意地抓起一个手袋点点头。她脸上原本就塗抹着一层天然的笑,看我一点头,她脸上所有的皱纹都溅出了笑意。她竖起一个手指,用眼睛问。我又一次点点头,然后付给她二十元。她摇摇头,在我面前张开右手五指,拍拍裤子口袋,摇摇手。我明白她的意思:手袋五元钱一个。二十元钱,她没钱找。她一面向我做着手势,一面四处张望。我也没零钱,想不买,算了。但是看着她做成一笔生意的高兴样子,我不忍扫她的兴。我眉头刚一皱就马上平了,习惯性地顺从心里的想法,要四个,凑满二十元钱。尽管我实际上连一个都不想要。正在我筹划怎么用姿体语言把我的意思表达出来的时候,女郎举起抓着纸币的右手,左手指指我面前的地,然后不由分说把我拨在一边,向我身后哇哩哇啦喊了一声,便向我身后走。我顺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眼前的水泥地上只躺着几片桔子皮,没什么可看的。我立即转身看她,她脚步够快,我一个眨眼,她人就闪沒了。我纳闷极了。难道孙子兵法中的声东击西,这些吉普赛人也学会了?我想起了导游的话,搔搔头,叹了口气。这算是偷?不算。像是盗,也不对。骗子?凭我阅人的经验,也不像。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把她归到哪一类。
悻悻然,只得去追导游。等我追上导游,把刚才的经历与他一说,导游拍拍膝盖回道:叫你们当心吧,偏不听。于是导游又一次来了个高屋建瓴的归纳:这种烂地方,都是烂人。我不好意思讲出自己的初衷,只能连声附和。一边走,一边再一次聆听他的“所有”和“一定”。正在这两个词慢慢爬进我心窝的时候,我向后摆动的右手,被人逮住了,我一个吃惊,慌忙把手缩到前边。这简直是在变戏法。我右手往后摆是空掌,回到前边,手掌里多出了二张纸,一张粉红,一张浅灰。定睛一看,是15欧元纸币。我又一个吃惊,回过身,那个吉普赛女郎笑得像一朵花的脸跃进了我眼眶。她细长眉,杏仁眼,鼻梁精巧,嘴唇宽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她,素脸淳朴,相貌端庄。她用嘴用手甚至用脚,使出浑身解数想表达她的意思。我忽然想起一个成语,“指手画脚”。当然她不是像成语词典里解释的那样“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她是在千方百计让我明白一个吉普赛人的买卖和坦诚。导游一直在旁边看着,他可能听懂这位女郎在说什么,但他不急着翻译。他只是在癡癡地盯着女郎,想弄清楚眼前的事属于什么性质。他没时间翻译女郎说的话,他心里可能正忙得慌。他一定在问自己,这怎么可能?好一会,他才释然。他向我解释道:刚才她要你在原地等,她去找零钱。可是你没等她,害得她四处找你。导游看来和我一样激动起来,我用微笑向女郎连声说“Thank you,” 而导游则是鞠了一个90度的躬。他可能明白了,在这烂地方,还有着一点不烂的人。(待续)
(解惑之旅-两牙遊遊记 8月26日 晴)( 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