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巴子,他們值得所有人敬重(之二) / 寶島遊記(十五之二) [2015/03]
- 揭秘:卸妆以后,一个真实的上海美容界名人“莲太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五) [2015/07]
- 枇杷树一年能结几次果 ? 我的花圃(八) [2015/05]
- 漂泊异乡几十年,人生的归宿在哪里 [2015/11]
- 卷土重来地沟油 追踪地沟油(之一) [2015/11]
- 名人莲太出门忘带钱,落难了还碰见一个卑劣男(少儿不宜)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二)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忽悠的 [2015/08]
- 走进中国(一) 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三) [2015/07]
- 走进中国(序) [2015/07]
- 尴尬的一幕:在高墩上不但接受安检,还检验是否男子汉 [2015/10]
- 旅游归来,我掉进了成都的的黑夜中,狼狈不堪 [2015/08]
- 走进中国(一)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之四) [2015/07]
- 纪实:在中国旅游,我是怎样被导游导购的 [2015/09]
- 诚实人的买和卖 我的花圃(十) [2015/05]
- 颇具中国特色的欺诈:有人要硬塞一个病老头给我 [2015/09]
- 须知:在中国旅游,入了散团你就沦落为二等游客 [2015/08]
- 在中国旅游,吃一亏长一智,该说不字就说不 [2015/09]
- 奶妈素芬,您在哪里 我的花圃(七) [2015/05]
- 岂有此理,这位导游怎么敢撒这样无中生有的谎 [2015/09]
- 傍着美丽凡人都心动 我的花圃(三) [2015/04]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塞维利亚大教堂。大教堂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它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天主教教堂。(排名第一的是梵蒂岗圣彼特大教堂。排名第二的是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我旅游的足迹遍布世界五大州。每到一个地方,参观教堂、庙宇、精舍是不可或缺的旅游项目。我知道导游们的心是善的,他们怕我肚子饿着,先供应精神食粮,怕我人间走乏,先安抚我的心灵。当然,我也知道,千百年来咱们这个人类,唯有膜拜在主的脚下,才会得到护佑、繁殖、衍生。所以芸芸众生即使自己生机还窘态百出,也要慷慨解囊,倾其所有,建造出最雄伟的建筑供奉天上的主。
我把游山玩水的心态丢到身后,捧着一颗虔诚的心走向塞维利亚大教堂。这是一个有红衣主教驻节的大教堂。世界上每个大教堂为争取信众和声誉都会用最辉煌的语言标榜自己。教堂尽管是圣人之地,但神职人员毕竟食着人间烟火,他们也不免沿袭尘世的习俗。尤其是天主教。这个教讲排场比奢华长久以来就令世人咋舌。世界上有各种教会,教堂也有千千万万座,大概也只有天主教教堂有排名次这一说。人间的楼宇可以用高度来排名。地球上的江河可用长度来排名。天主教教堂用什么排名?用实用面积排名?否。用教堂的高度排名?否。用教堂的历史排名?否。按照梵蒂冈教廷规则,所有天主教教堂要想进入教廷排名次的序列,必须先要确定这个教堂的规模。天主教教堂的规模是用教堂的进深来确定的。这个进深有别于词典对房屋进深的解释。教廷的繁文缛节中专门有一章讲教堂的规模,其中对天主教教堂的进深作了慎重的规范。这个进深指的是从教堂大门的门槛到教堂做礼拜的祭坛这段距离。那么有了这个规定,用尺一量,进深就可以度量出来了,这不很容易吗?但是,这是圣的地方,是不能用我们凡夫俗子的眼光和工具去度量的。它的度量必须有教廷的最高领导来执行。教廷的最高领导便是教皇。度量的器具也不是我们惯用的米尺, 而是用教皇的身躯。塞维利亚大教堂进深105米。这个进深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1982年访问塞维利亚时,以62岁之躯,亲自匍匐在地,手脚并用,50厘米,50厘米,非常严谨,非常隆重,非常神圣地度量出来的。世界上所有进入梵蒂岗教廷名册的大教堂,其进深如有标示必定经过历代教皇一匍一匐计量出来的。看来当教皇真不容易也够辛苦的。我暗自调侃自己:让你在地上爬一百米,你干吗?我连着摇头,好像真有人要选我干这份差事似的。我即刻灭了自己的非分之想,调整好心态,毕恭毕敬地把这块圣地装进眼眶。
塞维利亚大教堂建筑外观属歌特式。尖顶执着地刺向蓝天,最高的那个塔尖达111.5米。大教堂的正门面对国王圣女广场。教堂共有三扇大门:正门为王子之门,其余分别为洗礼之门,亚松森门。塞维利亚大教堂建于1519年。我旅游有个习惯,一到景点,总喜欢先往高的地方跑。高屋建瓴,一览无余,是我旅游的一大习惯。因此,我一家伙先登上70米高处的一座塔楼。恰好此时塔楼顶上钟声悠然响起,宛如无比美妙的礼乐从天堂传来,宛如主的恩典在午后的阳光中泽被人间。我纵目远望 ,心情豁然开朗。大教堂建在旧城区。红瓦白墙的摩尔民居尽收眼底。
塞维利亚大教堂是在原有的伊斯兰清真寺基础上改建的。尽管改建后的大教堂外貌是歌特式的,但是走进教堂,雕塑着精细图案的穹型顶棚,一个套着一个,仍让我看到了浓浓的回教风格。天主教喜炫耀。这种品性写在它教堂的每一角落。富丽堂皇的装饰,触目皆是。当年文艺复兴时代的辉煌,即使在五六百年后的今天,依旧能在这里感受到。大教堂由五座哥特式殿堂组成,包括王室座堂、主礼拜堂、大教堂博物馆(Museodela Catedral) 等。殿堂之间以交叉的宽广的回廊相连。教堂内的王室座堂(Capilla Real)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作品,建筑物精致的几何造型及其拱形圆顶的表面都布满了繁复的纹样装饰。在王室座堂的祭坛正中,安放了一座代表塞维利亚地方保护神国王圣母(Virgen de los Reyes)的木刻雕像。雕像前有三个王室成员的骨灰盒。中间一个华贵的银制骨灰盒放着费尔南多三世(Fernando III el Santo)(1217~1252年在位)国王的遗骨,两旁两个分别是皇后和儿子阿方索十世(Alfonso X el Sabio)(1252~1284年在位)的骨灰盒。我走在教堂内,如同置身皇宫,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确切的说大教堂更像一座艺术的宫殿,是信仰与艺术的经典,堪称西班牙一绝。
走着,看着,惊着,叹着,我竟然在大教堂的最里面,又一次发现了歌伦布的遗迹。哦,这次,他不是餐风露宿在街头和广场,而是舒适地躺在一个四人抬的铜棺里。我沒有见到躺在铜棺里的哥伦布,也无从查考铜棺里是否有哥伦布的遗骨,但是在四位抬棺者肃然的神情中,在这组铜铸塑像悠深的光芒中,我似乎仍能感受到哥伦布的威严和气场。导游介绍这四位抬棺者,有名有姓,他们是西班牙当时显赫的四大王子。哥伦布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殆于西班牙。西班牙人在他们最神圣最荣耀的大教堂内,由当时大名鼎鼎的四位王子为哥伦布抬棺,足见西班牙人对哥伦布用情之切,感恩之深。
解惑之旅-两牙游 旅游日记 八月二十七日 晴) (之四)